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效思想,利用数形结合能使"数"和"形"统一起来。以形助数,以数辅形,可以使许多数学问题变得简易化。  相似文献   

2.
数形结合.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可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教师要尽量发掘数与形的本质联系,促使学生善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数形结合的思想贯穿初中数学教学的始终。数形结合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建立适当的代数模型(主要是方程、不等式或函数模型);b.建立几何模型(或函数图象)解决有关方程和函数的问题;c.与函数有关的代数、几何综合性问题;d.以图象形式呈现信息的应用性问题。采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准数与形的契合点。如果能将数与形巧妙地结合起来,有效地相互转化,一些看似无法入手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客观物体的两个方面,数(代数)侧重研究物体数量方面,具有精确性。形(几何)侧重研究物体形的方面,具有直观性。数形结合就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充分利用代数、几何各自的优势,数形互化,共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数形结合的素材,不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思想理论中,数形结合是这一理论的典型思想,是培养学生运用数与形的结合方法,达到清晰的解题思路,提高敏捷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领悟到数学的本质,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了兴趣。本文从数形结合的思想入手,重点阐述了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运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在学生已经养成一定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基础之上展开教学。在从小学到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数与形的结合问题从几何问题到函数问题等各个方面都一直有所涉及。所以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为讨论对象,从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思想应用的重要性、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高中解题的具体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数形结合思想主要是依据对应的数和形来实现数形之间的转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解题误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严谨的数学作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全面渗透策略,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使用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而数形结合则是在众多数学思想方法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数"和"形"的有效结合,即"数"对"形"的抽象概括和"形"对"数"的直观表现来更好地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连军 《科教文汇》2008,(28):130-130
数学以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作为其研究的对象,而数和形是互相联系,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把问题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结合起来考察,或者把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的性质问题,或者把图形的性质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这种处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数形结合作为数学教学工作最古老、最基本的数学研究方法,能够将数字与图形在一定条件之下相互转化、相互内化。本文将针对数形结合内涵以及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意义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于星兰 《科教文汇》2014,(31):125-126
从形与数概念的产生过程入手,研究了方形文化对中国上古数学文化的起源产生的影响。中国上古数学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抽象的形概念的认识以及对抽象的数概念的认识是抽象思维的产物;上古人类对方形的崇拜促进了方形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方形文化促进了形与数的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方形文化还通过对《周易》的影响,间接地促进了包括数学文化在内的中国古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还原思维原点感悟数学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芳 《科教文汇》2014,(11):176-176,184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一节好的数学课除了知识传授之外,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低段,在课堂中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还原思维原点,感悟数学本质。本文从激发兴趣,播下思维的“种子”;把握时机,建构思维的“阵地”;探究活动,收获数学思维的“果实”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意在数学课堂中激活学生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数学品质的形成,让学生的思维势必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13.
卢瑞雪  张新全 《科教文汇》2013,(30):149-150
学生“说题”活动,是近年来在我国中学阶段兴起的一种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学生“说题”的目的是改变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现状,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水平。学生“说题”活动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说题”的内涵与价值、“说题”的流程、学生“说题”内容的选择、学生“说题”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尽管在一些文献中均有涉及,但对此的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本文旨在从上述方面总结文献中的相关内容,并做出适当的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宜强  李桂红 《科教文汇》2012,(6):94-94,144
只要我们仔细深入探究,每一个中学数学问题都可以用不同方法解答,正所谓"殊途同归"。这种"一题多解法"对于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掌握"一题多解法"后,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15.
胡平 《科教文汇》2014,(35):145-146
“思维五步法”是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高职经济学尽管被广泛界定为理论课,但是由于其理论来源于经济生活,可以很好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提出问题.因此可有效地采用“思维五步法”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且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顺应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之需要。  相似文献   

16.
韦江彬 《大众科技》2013,(5):243-245
我国中职数学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问题颇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更强调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在教学理念中提倡"专业课为主、文化课为辅",因此中职数学相对于高中数学来说的内容差异较大。数学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应及时调整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并为专业课程服务。文章就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文化基础课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谈静芬 《科教文汇》2011,(3):78-78,115
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苏科版新教材倡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数学概念的引入、定理的得出、法则的归纳、规律的探寻等过程中,都恰当地引入了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做"数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18.
梁振荣 《科教文汇》2014,(6):165-166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数学学科的不断深入,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不强,缺乏创新能力等,其中问题意识淡薄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学好数学的第一步就是问题意识,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去探寻答案,有所提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去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中教学实际,就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吴润民 《科教文汇》2013,(22):52-53,55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为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而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数学的奥妙,数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缺少发现数学的眼光——数学思维,面对问题难以用数学的思想去分析解答。因此,分析影响数学思维的因素和身边的发生的数学事例存在着较大的必要性,其成果可以为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对数学的应用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玉梅 《科教文汇》2012,(15):112-112,117
在《纲要》精神的指引下,针对当前幼儿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残存的问题,本文拟从创新教学手段这个角度,以创设问题情境为突破口,阐述了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多途径创设问题情境,为幼儿学习提供支持,引导他们在探索发现、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数学的概念,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并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以体现《纲要》倡导的数学要生活化、游戏化和综合化等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