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常林 《大观周刊》2012,(16):254-255
为创建政治高校课堂,我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导拨心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课堂教学在活动中尽情体验;积极组织课堂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全体同学积极参与。政治课论辩教学在课堂活动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梅 《大观周刊》2012,(52):268-269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地悦纳自己并悦纳他人,乐于竞争,喜欢挑战,不断有创新的火花进发,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下面谈谈自己在进行新课程理念下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吉木斯 《大观周刊》2012,(3):206-20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流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语文的魅力课堂,应该为学生展示了一个情感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感悟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4.
蔡九清 《大观周刊》2011,(44):242-243
新课程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多实施课堂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科学课堂将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可取,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聂兆辉 《大观周刊》2011,(33):221-22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等多种方式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效益。  相似文献   

6.
蔺宏宾 《大观周刊》2012,(4):223-22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流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语文的魅力课堂,应该为学生展示了一个情感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感悟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7.
陈学芹 《大观周刊》2012,(8):301-30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可见,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去获取知识,形成习惯,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8.
姜小为 《大观周刊》2011,(23):226-226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一堂课是否成功有效,除了看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外,最主要的是要看学生学的如何,知识掌握得如何,能力发展怎样。而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学习,首先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作为教师,我们怎样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李景兰 《大观周刊》2012,(3):224-224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艾玲 《大观周刊》2012,(28):257-257
课程标准认为:为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现在的学生都是局限于课堂、书本学习无意增加了数学的枯燥乏味性,使学生讨厌数学。游戏和活动符合人的心理特点。因为人都有好玩的天性,尤其对中小学的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探究、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自主学习体验数学手工活动充满的探索与登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傅庆红 《大观周刊》2011,(23):228-228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话题。在教学中教师开始关注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学习者因素,重视如何改变以教师为主的现象,真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成为课堂实施过程的主人翁。本文试图从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性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整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两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英语中小学教学中创设最优化的课堂策略,以期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雄飞 《大观周刊》2012,(29):244-244
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吃透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改变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互动,合作交流;重视课堂评价,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3.
赵丽娟 《大观周刊》2013,(11):244-244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最新要求: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语文教师既要转变教学理念。也要构建全新的课堂模式。教师不仅要转变自身的角色,还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高效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学生.实现素质教育。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过程,强调学生的体验与参与,发掘课堂,文本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韩蕊芳 《大观周刊》2012,(44):297-297
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的组织形式,也是师生情感交流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生认知积极性的推动力,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增进师生感情,引发学生质疑,激发学习兴趣。因此,能否对课堂提问进行有效的设计与组织,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玉丹 《大观周刊》2013,(6):228-228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本的前言中,明确规定了要让学生在玩中学英语。而游戏作为深受小学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可以调节学生注意的分配,保证课堂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创造真实多变的教学环境,提供新奇有趣的操练形式,一直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李海涛 《大观周刊》2012,(43):296-296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新课堂教学中提得最亮的口号。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个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探究新知,不断进取,充满自信心和成就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做学习的主人,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才能促进数学成绩的全面提高。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左亚惠 《大观周刊》2013,(3):167-168
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朱凤然 《大观周刊》2012,(32):219-220
课堂评价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以研究学生发展为线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评价基准,着力研究如何实现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独立的认识主体、思维发展的主体和从事学习活动的主体的评价方法;设计充分体现学生各种能力价值的备课方案的评价方法;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寻求自我发展的评价方法。是数学课改的战略指导,也是素质教育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孙丽敏 《大观周刊》2012,(46):270-270
农技是一门趣味无穷的自然科学。在农技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为依托.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主动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从而让农技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20.
詹雁 《大观周刊》2012,(19):264-264
教学就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文化和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课堂教学,因此学生是否能完全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教育界人士一直以来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