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1“焰色反应”释疑3则1)焰色反应是元素的一种物理性质.无论是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均能发生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2)不是所有元素都有特殊的焰色.只有碱金属元素以及钙、锶、钡、铜等少数金属元  相似文献   

2.
1 设计原理 焰色反应是碱金属和钙、锶、钡等的挥发性盐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一定颜色。本实验采用喷雾法,将碱金属和钙、锶、钡等的挥发性盐溶液喷雾于高温无色火焰上,蒸干水份,使其盐灼烧,产生焰色。  相似文献   

3.
在新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碱金属》的教学过程中 ,有一个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 2 -11) ,是碱金属钾、钠的焰色反应实验。课本中钾的焰色反应实验与钠的焰色反应实验一样 ,均采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的方法。由于产生的紫色火焰面积小 ,颜色淡 ,且需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看到较淡的火焰。故在演示时仅能让坐在前面几位的学生看到 ,而且与钠的焰色反应也很难加以分辨 ,所以达不到演示实验应有的效果。为解决以上问题 ,本人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一、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a .5 0mL针筒 b .酒精灯 c .橡皮膜d .细线 e…  相似文献   

4.
焰色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碱金属》一章中的重要实验,课本实验中采用铂丝蘸取待测液来做,每操作一次必须用稀盐酸洗净并烧至没有颜色为止,耗时比较长,并且有些离子的焰色现象很不明显,特别是钾的焰色反应现象很难直接观察到,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片。用以下三种“另类”方法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焰色反应实验存在操作繁琐、钾元素焰色不明显等缺点.经实验探究对该实验作了改进,发现采用琼脂制备的固体酒精作为火源直接灼烧金属盐的方法,可以排除酒精灯黄色外焰的影响;增大火焰与试样的接触面积,具有良好的焰色反应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碱金属的性质、焰色反应。教材一开始就指出本族元素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给出了碱金属物理性质表和原子结构表,接着根据原子结构特点对碱金属可能的化学性质做出预测。然后,通过钾、钠分别与水反应,钾在空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来验证所作理论推测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7.
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教材中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采用将铂丝蘸取少量硝酸钾或氯化钾等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的方法。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①铂丝蘸取的盐量少,灼烧时钾元素的特征焰色持续时间短;②溶液量少,火焰颜色不明显;③该实验操作复杂,实验前后铂丝都要进行清洗。  相似文献   

8.
焰色反应是中学化学一则非常重要也特别有趣的实验。通常的焰色反应是用含各种金属离子的溶液在酒精灯或酒精喷灯火焰上进行的。笔者试图用注射器将含多种金属离子的盐分别和面粉混合,直接喷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焰色反应,结果发现现象非常明显,操作十分安全,试剂用量也比较少,因此做起来非常方便、有趣。一、实验药品和仪器  相似文献   

9.
焰色反应是指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及其挥发性盐在无色氧化焰中灼烧时发出的特征颜色的反应.焰色反应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在定性分析中常用来检定某些元素的存在.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几个明显的问题.1.仪器损坏率大,污染严重焰色反应实验的主要仪器是铂丝蘸镍铬丝),由于铂丝(或镍铬丝)在氧化焰中反复灼烧,易从镶结的棒上脱落或折断.每次实验约损坏20%左右.在检定某种元素前,均需将铂丝蘸浓盐酸在氧化焰中反复灼烧至无色,方可进行实验.操作中由于浓盐酸的高挥发性,加之在氧化焰中反复灼烧,空气污染严重,对学生的身体…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课本中验证焰色反应的方法,是用铂丝蘸取各种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盐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此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择趣味实验“固体酒精”和“焰色反应”为活动主题,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并展示了与课本相比更具观赏性的焰色反应实验.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38页安排了焰色反应实验,该实验采用铂丝蘸取含金属元素的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以观察金属或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的颜色.  相似文献   

13.
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教材中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采用将铂丝蘸取少量硝酸钾或氯化钾等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的方法.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①铂丝蘸取的盐量少,灼烧时钾元素的特征焰色持续时间短;②溶液量少,火焰颜色不明显;③该实验操作复杂,实验前后铂丝都要进行清洗.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学生通常易将焰色反应与燃烧分属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混淆,从化学反应原理、反应现象等方面阐述了二者的本质区别.同时,设计了焰色反应的"魔灯"实验,探讨了焰色反应实验的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中的焰色反应实验存在现象不明显、操作繁琐等缺憾,在课堂教学中不便于学生进行观察.经查阅文献、分析借鉴已有的改进方法,基于STEAM理念,自主设计了喷雾瓶装置、彩色火焰打火机装置和焰色反应图谱装置,分别进行了焰色反应实验.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清晰,操作方便,实验效果好.同时对实验改进与教学实施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焰色反应”释疑三则。(1)焰色反应是元素的一种物理性质.无论是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均能发生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碱金属、碱土金属挥发性酸盐的焰色反应实验 ,诸多版本的教科书中列出的实验方法是用一支铂丝 (或镍铬丝 )经盐酸处理后 ,再蘸上金属离子挥发性酸盐溶液 ,在酒精灯的氧化焰中灼烧 ,根据火焰呈现的颜色 ,以对金属离子进行检验。实验教学中 ,用这个方法进行实验效果不尽人意 ,为此 ,笔者对本实验方法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和改进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用蘸有酒精的木炭代替原来的铂丝 (或镍铬丝 )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将干燥洁净的木炭条 (用活化处理的木炭则更好 )吸饱无水乙醇 (或 95 %的酒精溶液也可 ) ,再用坩埚钳夹住木炭条 ,用火柴点燃 ,…  相似文献   

18.
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谁是“焰色反应”的最先发现者?在西方所著的化学史中,都记载着是德国的化学家马格拉夫,马格拉夫(1709~1782)从小随父学习化学和药学,后毕业于哈勒大学,1758年,马格拉夫在一次实验中,将两种“碱”(苏打和锅灰碱)的粉末分别撒在酒精灯火焰上,结果他发现苏打(碳酸钠)把火焰染成黄色,而锅灰碱(碳酸钾)却把火焰染成紫色·然而,“焰色反应”的最先发现者,并非德国的马格拉夫,而是中国的陶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神秘的燃烧”这个教学情境融入到焰色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分析比较目前已有的关于焰色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方法,最终选择在乙醇燃烧法中融入“神秘的”燃烧教学情境,并从燃烧基材、无水乙醇与饱和盐溶液比例、滤纸的形状、滤纸的大小、滤纸的厚度、滤纸的类型、燃烧方式等方面探究该改进方法的最优条件,保证焰色现象明显的前提下,还能充分提高实验的神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标准下,使学生由被动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 一、主动学习.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 1、有兴趣兴趣是自信与勇气的源泉,是创造的基础,任何创造与发明往往都首先来自对问题的深厚兴趣,对某个问题感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高。有的化学课可利用与实际问题相关的录像或趣味性实验导入新课,如学习碱金属的焰色反应可用国庆焰火的录像来调动学生,通过学生对五彩缤纷的焰火使其对碱金属性质的探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