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被日本人民称为“司农耕神”、“医药神”的徐福,确有其人,他的故里就在赣榆县境内。这是徐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罗其湘的新发现。三月十四日,罗其湘收到赵朴初先生为徐福故里题写的村碑碑文。  相似文献   

2.
发表在《徐州日报》上的《徐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罗其湘潜心钻研发现徐福故址》,在江苏省一九八五年度好新闻评选中获得一等奖。这篇新闻的线索是记者雍启昌从徐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罗其湘等的学术论文《秦代东渡日本的故址之发现和考证》中发现的。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一九八四年四月十八日《光明日报》史学版上,对徐福故址作了详细考证,认为徐福东渡日本确有其人其事。新闻的作者反复阅读了这篇学术论  相似文献   

3.
冀振武 《出版史料》2005,(1):120-125
一、清代以前故实中日两国书籍的交流不仅历史悠久,其规模和领域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史上都是罕见的。据传秦代徐福东渡日本,带去的书籍中就有《百工技艺》一书。随着海上交通的逐渐发展,汉魏两朝和倭国(日本)的交往增多。公元57年(东汉建武中元二年)日本派使节来中国,汉光武帝赠以印绶,3世纪末,陈寿的《三国志·魏志》上详细记载了2世纪末至3世纪初的日本政治、经济和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增多,近几年来,秦始皇时奉命赴东海求取仙药不知去向的方士徐福,也被誉为古代中日友好的和平使者。一时自称是“徐福故里”或“当年求仙启航地”者,不止一处。即使在江苏省赣榆县建立了徐福祠。并举过纪念盛典之后,仍然有人在说“徐福出生地尚有新的发现”。徐福其人竟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例如《从徐福到黄遵宪》一书,从书名上看,即可知是把徐福作为古代中日关系史上的一号人物。徐福俨然是真正抵达了日本,而且好像真的为中日友好有过什么贡献。 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不奇怪。中日两国的许多传闻和某些记载流传颇广,日本人中有—派持肯定论者,不仅在和歌山县的熊野建立了徐福祠,而且还有徐福墓,徐福同行七人墓,又成立了徐福会,按时举行活动;佐贺县的金立神社也有不少有关徐福的陈设和传闻,甚至有的人自称是徐福后代……。但日本学者中也有坚执否定论者,尤其对所谓自徐福到日本后才建立了国家的论调,十分反感。这种日本民族外来说确实不符合历史事实。日本松下见林所著《异称日本传》中竟破口大骂,此为:  相似文献   

5.
罗春梅 《兰台世界》2013,(12):69-70
鉴真大师是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著名高僧,他不畏艰难,六次东渡终于实现了自己前往日本弘扬佛法的宏愿,在日本奠定了佛教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整肃了其风气,建立了统一的受戒制度,将日本佛教文化的发展推向了繁荣的顶峰.  相似文献   

6.
彝族信奉万物有灵的自然宗教,其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至今还保留有较多的原始风貌.居住在滇西的彝族,每年的二月初八要过"哑神节",跳"哑巴舞".这种彝族傩文化的代表——"哑巴舞"的活动,包含了宗教、历史、哲学、伦理、天文、地理、艺术、医药、农技等丰富内容,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出版”考(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本刊第3期拙文《‘出版’考》对出版一词的考证,其中关于外来语名词事,关于梁启超最早使用出版一词事,还须作些补充。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语言文学家对外来词的科学考证,其中包括出版等专业名词,明确认为是“从日本借来”的史实,本文也作一确切的历史说明。梁启超《自由书》一文,是1899年3月22日—1901年12月1日,发表于他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上的随感录64篇的汇集,这已在1898年8月“戊戍变法”失败东渡日本之后。1899年2月他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一个奇迹般发展的国度,其历史谈不上悠久,也很难说深远,但日本非常善于"嫁接"文明。《日本之道》共分五章,分别是神道、儒道、士道、禅道和它道,力求用一个"道"字,来反映日本的发展。本文摘自该书的序言。首先,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烈们默哀。不仅仅我们,还要耳提面命地告知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永远记住"七七卢沟桥事变",永远记住"南京大屠杀";向前溯之,还不能忘记甲午海战;再溯之,还要记住倭寇扰边。  相似文献   

9.
1902年初,章太炎第二次东渡日本.4月26日与秦力山等人在日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章太炎用典雅的文笔为纪念会起草宣言书,控诉清朝民族压迫政策和罪恶统治,大声疾呼:"愿吾滇人,无忘李定国.愿吾闽人,无忘郑成功.  相似文献   

10.
李辉 《兰台世界》2012,(22):44-45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1932年在长春建立"满洲国",日本关东军认为,统治"满洲国",不但要强化武力军备,还必须重视集众归一的国民宗教信仰,因此利用神道的影响力来赢得"满洲国"国民的崇敬,进而成为"新天地"的精神支柱。一、神道教在东北地区的传播1.神道教的主要特点。神道教起源于日本原始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是日本的民族宗教。5至6世纪  相似文献   

11.
遂昌古有于立春前一日,"官祀芒神,行鞭春礼,家设酒肴,祭祀土神"之俗.又于三月亥日,"祭祀先农,行耕籍礼".自明至清,历有传承.在汤显祖的"迎春"诗中,对特定的祭春文化有着直观的反映,鞭春的民俗事象,在诗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2.
鉴真大师是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著名高僧,他不畏艰难,六次东渡终于实现了自己前往日本弘扬佛法的宏愿,在日本奠定了佛教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整肃了其风气,建立了统一的受戒制度,将日本佛教文化的发展推向了繁荣的顶峰。  相似文献   

13.
研读日本经济史,发觉历史上日本完全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尽干眼前赔本的事.而现在的日本学者对当时先人的业绩仰慕不已,丝毫没有谴责浪费国家和人民财富之意.关于此事询问过一个老学究,得到的答复是:这是民族的责任,当时的中国逐渐沦为殖民地,日本绝不能也做殖民地."民族责任"是日本人深入骨髓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从旅游学视角来看,鉴真东渡日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客观上为中国、日本乃至中日间古代海路旅游地理开发作了贡献;二是把唐朝优质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传播到了日本,丰富了日本建筑、医馆、宗教等各项人文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5.
扑朔迷离的密约 《李宗仁回忆录》第三十九章里提到这样一桩历史迷案。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于9月东渡日本.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等人秘密会谈.会谈后达成四项主要的密约:(一)蒋介石承认日本在满洲有特殊权益;(二)蒋介石坚决反共到底;(三)日本支持蒋介石政权;(四)日本借予蒋介石四千万日元.以帮助蒋介石安定中国后,中日两国进行经济合作等等。蒋介石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达成密约后.即挟巨资回国.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16.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是近代爱国诗人、外交家、政治改革家、史学家。清光绪三年(1877)三月随清朝第一任驻日公使何如璋东渡日本,任使馆参赞。光绪五年初春,启蒙思想家王韬来日本,两人结识并且成为挚友。王韬在《扶桑游记》中记述:"光绪五年闰三月二十八日,往东京,晤参赞黄公度太守、翻译杨星垣户曹,晚饮于西洋酒楼,日本文士来集者六人。"两人密切交往,"游屐招邀无虚日,每酒酣耳热,谈天下事。"(钱仲联《黄遵宪年谱》)七月初王韬归国,次年在香港循环报馆刊印了黄遵宪所著  相似文献   

17.
<档案解密:日军侵华产物"大八过">一文(刊于<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1期,以下简称"原文")发表后,笔者为了慎重,在翻译成日文的过程中对原文又作了再次严谨的考证,蒙日本柴田诚教授提供了许多日本史料和新证.该文补正后,刊于日本"千叶历史学会"主编的<千叶史学>(第42号)上.  相似文献   

18.
金漆木雕——干漆夹苎法,这个工艺东晋南北朝就有了。到唐朝,台州开元寺思托和尚跟随鉴真东渡日本,把台州干漆夹苎法技艺带到日本。鉴真圆寂后,思托就是用干漆夹苎法制作鉴真坐像,这是日本历史上最珍贵的雕像。大量的文物、文字依据,说明干漆夹苎法技艺的历史地位非常高。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0月,湖北日报社代表团应日本福岛民报社的邀请,东渡扶桑进行了为期8天的访问.代表团对福岛县的经济、科技、文化、新闻事业等作了考察,卢吉安社长和小针美雄社长签署了两家报社友好交流协议,在东京都,代表团还拜会了日本新闻界的知名人士.通过访问,我们了解到日本报业发展的现状,对报业集团化发展的趋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东渡扶桑求学对中国新闻学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兵 《新闻界》2005,(6):16-18
中日之间自古代起就有频繁的文化交流。大而话之,中日文化交流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唐代。日本朝廷于公元630—894年间曾先后派来遣唐使13批,每批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学僧及随员多名,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和文物知识。这是华夏文化东渡。第二次是辛亥革命前后。日本由于明治维新成功,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政治革新,经济腾飞,学术大兴。中国许多有识之士东渡扶桑,刻意效法,期待在中国实行维新改革,推进洋务运动。这次交流以日本文化西移为特征。第三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这20多年。同前两次不同的是,这20多年来中日文化交流以交互性很强为特征,中日两国的文化互相学习,扬长补短。既有许多中国学人东渡日本,学习新科技新知识,也有不少日本学者西来中囤,研究切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