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档案鉴定是档案工作中的难点,也是档案管理工作诸环节中最薄弱的。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开展的情况并不理想,馆藏多而不精成为档案机构普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我国档案学界一直在努力,有致力于介绍外国的先进理论与方法的,也有着眼于我国目前具体的档案鉴定工作的改良上的。但理论研究的如火如荼并没有带来档案鉴定实践的新面貌。因此,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国内外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的对比研究来思考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以期获得一些新的启示。1.档案鉴定工作的体制。档案鉴定工作的体制服从于档案工作的体制,而档案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国内外的档案学词典、标准、教材和论著中摘引了关于档案鉴定概念的多种表述,并对这些概念的实践基础和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指明传统的档案价值鉴定概念对于档案工作的定性、定位以及推进档案鉴定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有一定局限性。为适应现代文件与档案管理及档案鉴定实践发展需要,本文提出广义档案鉴定概念,为档案管理的全面鉴定和全程鉴定提供理论支撑,为进一步开展广义档案鉴定理论研究提供基本的认识前提。  相似文献   

3.
宋健 《兰台世界》2017,(3):46-49
档案的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关键所在,相较其他的档案工作,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开展得并不理想,造成了档案价值在实现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由此从档案的鉴定的原则和标准着手,就档案鉴定的程序与方法、档案鉴定工作组织机构与人员等方面进行中外比较,总结出中外档案鉴定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差异及其原因,进而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使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机制得到优化和完善,推动我国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孙绪奇 《兰台世界》2007,(6S):37-37
一、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必要性 档案价值的鉴定是档案工作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档案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面对浩如烟海的档案,由于鉴定工作理论的滞后,导致档案鉴定工作没有得到普遍的开展,大量未经鉴定或鉴定后未作销毁的档案占用了有限的库房,占用了许多装具、耗费了许多人力去管理,造成了人力的浪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研究热点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鉴定理论是指导档案工作者全面观察、正确分析档案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并科学决定档案存毁的重要理论。因此,重视和开展档案鉴定理论的研究,对档案鉴定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档案鉴定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档案鉴定理论是20世纪发展最快,且受到档案界普遍关注的档案学特色理论之一。同世界各国一样,我国档案鉴定理论在近20年间经过不断的探讨与实践.也取得了新的发展。在探讨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档案鉴定理论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和趋势,以及一些受到重点关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与思考,将有助于我们更透彻地理解档案鉴定理论,并为探索新的理论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由于鉴定工作理论的滞后,导致鉴定档案没有得到普遍的开展,在我国现在的各类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室中,还保存着大量未经鉴定或鉴定后未作销毁的档案,它们占用了有限的库房,使用了许多装具,耗费了人力去管理,对这些档案,要不要进行鉴定,大多数人主张必须鉴定,而潘积仁同志在《中国档案》2000年第2期上著文认为,对待鉴定工作应谨慎从事,实际上就是不忙鉴定,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应该尽快鉴定库存档案,销毁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现由缘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从民国档案鉴定研究概况、民国档案是否应该鉴定、影响民国档案鉴定开展的原因、关于民国档案鉴定标准与方法的研究等方面对20年来民国档案鉴定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 ,并根据作者的研究心得 ,对民国档案鉴定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修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提出了“馆藏档案分级管理”的新概念,它是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是强化档案管理的一项新举,对馆藏国民档案分级管理,必须首先对民国档案进行分级鉴定。该从国民档案分级鉴定运作的角度出发,指出许多国外先进的档案鉴定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国民档案分级鉴定有借鉴作用。并提出了国民档案分级鉴定的内容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0.
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价值鉴定是对档案的质量与价值进行鉴别判断的一项工作.开展这项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档案鉴定理论滞后,档案价值鉴定的方法与目前的档案工作实际相脱离是一个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多年以来,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但其实际操作运用却远未形成气候。众多研究文章把目光专注于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原则、标准、要求以及外国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研究,却忽视了一个深层次的耐人寻味的问题:为什么我国自唐朝以来就建立了粗犷朴素的档案鉴定理论,经过千余年的风风雨雨,到21世纪的今天,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开展还不尽如人意呢?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一直得不到档案部门的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研究热点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珠 《档案》2008,(4):61-64
近年来,我国关于档案鉴定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欧美档案鉴定理论及演变规律研究、我国档案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档案鉴定理论与方法研究、关于档案价值规律的研究以及民国档案鉴定研究等五个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拟就此作一评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档案开放鉴定没有得到重视和普遍开展,有历史、法制和工作理念等原因。建设公共档案馆,必须搞好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重视法律的修订完善和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档案鉴定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档案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它决定了档案件的保管期限与存毁命运。被西方档案学称为“档案学专业最具有挑战性的领域”,而在我国越来越多的档案学也把目光投注到这一领域,认为我国档案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则是档案鉴定,开展档案鉴定理论研究势在必行。本将粗略介绍外国档案鉴定理论与一些做法,与我国的进行比较,从中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作者多年鉴定档案的经验,概括阐述了军队档案鉴定工作中应该把握的十个要点,即:"四个重点、三个特征和三个典型",并简要探讨了十个要点的理论源流和部分的文件鉴定实例,将抽象的档案鉴定原则具体化,是档案鉴定人员准确掌握档案鉴定标准的参考标尺。  相似文献   

16.
李娇 《湖北档案》2010,(5):10-12
在我国,虽然档案鉴定工作的历史很悠远,但是档案鉴定理论的形成却是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档案工作开始学习苏联的经验,包括档案鉴定工作在内,所以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首先借鉴的是苏联的理论,并未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档案鉴定理论。因此在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价值鉴定研究一直是档案学研究中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新世纪以来,随着张斌同志的博士论文<档案价值论>和<档案学通讯>"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理论与实践"系列论文等一批富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的刊出,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理论问题研究的深入,使人们对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有了更全面、理性的认识.笔者在学习这些新成果的同时,也触发了一些思考,在此略陈管见,或许对档案价值鉴定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档案价值鉴定需要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的指导,档案价值理论及其鉴定理论的形成和完善必须扎根于档案价值鉴定实践的沃土。没有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指导的档案价值鉴定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不是来自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不可能得到理性认定。因此,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与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研究必须紧密结合,共同发展。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不完善,特别是档案价值鉴定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理论体系尚未形成,难以有效地指导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实践,这是档案工作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把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的…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与现代的比较看欧美档案鉴定理论之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现代职能鉴定理论为中心 ,从类比和对比的角度 ,分别对于欧美档案鉴定理论进行了分类式比较 ,进一步明确了历史上不同鉴定理论的内涵和异同之处。在此基础上 ,对欧美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作了回顾性反思 ,并着重对于职能鉴定的本质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企业档案鉴定作为档案基础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其学科的成熟程度与认识程度对于企业档案应用研究具有无与伦比的规范价值与指导意义。针对应用理论的研究是企业档案鉴定等基础理论良好发展的有机土壤,无论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抑或是站在用户的视角,企业档案鉴定及其相关工作都是新语境下企业档案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