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英汉语写作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提出了大学英语精读教学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词-句-段的教学模式,把语篇分析与精读教学结合起来,加强语篇教学,使学生从整体出发,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语篇结构、段落大意以及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结构,从而对他们进行英语语篇概念的输入,逐渐使他们构建英语写作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宏强 《海外英语》2013,(15):17-19
该项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记录了一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与一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一篇英语议论文有声思维写作的过程,对二语写作中的回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二语水平越高,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回避就越少;(2)二语写作中回避产生的情景有三类:用母语梳理不清的思想或话题;二语知识欠缺:复杂的概念或关系不能用二语表达明白。这一结果对深入研究二语习过程中的回避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文化背景的不同,思维方式势必存在差异。任何一种语言,不单单是在句子构造上,就语篇模式上也表现出运用此种语言民族的思维特点。可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在学习外语时无可回避地受到母语影响。Kap lan昔日提出了英语思维是直线型,但东方语言思维却是螺旋型的看法,同时指出二语学习人的英语写作呈现其母语思维特点。本文就大一新生的英语作文进行剖析,考证了Kap lan对于语篇模式与思维特征的看法,并且也对思维模式与二语写作中语篇模式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姚佩  李娜  张司邈 《考试周刊》2014,(68):88-89
本文从英语专业学生二语写作中的语篇特征,如强调作者思维的主体性、母语思维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影响入手,分析汉语思维方式对二语写作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克服母语思维干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Kaplan曾提出了英语思维呈直线型,而东方语言思维呈螺旋型的观点,并指出二语学习者英文写作体现母语思维特征.本丈对大一新生英语写作进行分析,验证了Kaplan关于语篇模式和思维模式的观点,指出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Halliday & Hasan的衔接理论为依据,结合前人对语篇衔接与写作的相关研究,分析了衔接与连贯及衔接与写作的辨证关系,探讨了英语写作中的语篇偏误,指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语篇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话语标志语是指在语篇中用来表示句际或语篇片断之间逻辑语义关系的词、短语或小句,它在书面语篇中常被用来搭建语篇结构,明示逻辑语义关系,并具有帮助读者构建连贯语篇的功能。话语标志语使用频率与英语写作质量之间并无明显关联,但这些标志语的正确使用会使语篇更加流畅。  相似文献   

8.
该项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记录了一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与一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一篇英语议论文有声思维写作的过程,对二语写作中的回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二语水平越高,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回避就越少;(2)二语写作中回避产生的情景有三类:用母语梳理不清的思想或话题;二语知识欠缺:复杂的概念或关系不能用二语表达明白。这一结果对深入研究二语习过程中的回避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语篇理论来构建在语篇框架下如何进行英文写作教学,进而使学生了解语法之外的不同语篇思维模式.提出了对英文写作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记录了两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与两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一篇英语议论文有声思维写作的过程,对二语写作中的回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二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回避频率影响不大。(2)二语水平导致写作回避出现的类属分布有明显差异:二语水平低者在"语言形式表达"上出现了大量的回避;而二语水平高者在"话题拓展"方面出现了占总数近一半的回避现象;二者在"解读题目"和"谋篇布局"方面出现的回避频次均很少。这一结果对深入研究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回避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汉思维模式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本文结合大学英语写作案例,分析了英汉两个方面的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写作中语篇组织的影响,并简要提出了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思维模式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文化背景渊源不同,思维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故语篇组织规则大相径庭。其主要体现在篇章布局、层次安排、脉络贯通等方面。了解英汉语言篇章组织结构的规则,有益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提高对英语语言段落组织特点的敏感性,避免英语写作中汉语思维方式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很容易受到汉语思维的干扰,写出英文表达汉语思维的作文。文章试图从思维的角度出发,对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词汇选择、句法结构和篇章组织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提出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负面影响,力图消除这种影响,增强写作教学的效果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西思维方式与大学生英语议论文段落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的角度,分析了对中国学生英语议论文段落结构的负迁移现象。提出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英汉语言文化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知识,引导学生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组织英语段落结构。尽量避免汉语文章结构对英语议论文写作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5.
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的角度,分析了对中国学生英语议论文段落结构的负迁移现象。提出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英汉语言文化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知识,引导学生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组织英语段落结构,尽量避免汉语文章结构对英语议论文写作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6.
EFL学习者在学术写作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写作文体非正式性、过分强调写作"成品"性自主性动机匮乏上。在此情况下,实施以"过程写作法"为中心的学术写作教学势在必行。"过程写作法"大致包括六个写作阶段,其反馈方式主要有三种(教师编辑、同伴编辑及自我编辑)。正确实施运用"过程写作法"可以提高EFL学习者的英语学术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小敏 《海外英语》2011,(10):382-383
思维和语言关系密切,思维支配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该文作者从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入手,分析了不同思维模式对英语写作中词语运用、句子结构、语篇构建三方面产生的影响,指出英语写作必须明确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以提高跨文化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梁华 《大连大学学报》2007,28(1):137-140
中西方在语言应用方面的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写作具有很大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具体表现。中西文化差异是影响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潜在因素。影响英语写作的主要文化因素包括“词语附加意义的差异因素”“思维特征与语言组织方式的差异因素”“话语模式的差异因素”等几方面。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增加西方文化知识教学内容,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增加写作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思维影响语言,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其在语言结构上存在着明显差异。通过对其思维模式差异及其语篇组织结构的对比分析,试图说明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熟悉英语语篇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英汉语言的结构不同,给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写作带来了负面影响。根据迁移理论,通过从五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层面上的异同进行比较,探讨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由于受母语干扰而容易产生的典型语法错误,希望对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