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门方言的指示词语义特征是距离定位,分为近指、中指和远指;句法特征主要是三种:指示代名词、指示形容词和指示副词;语用特征为情境指、回指、篇章指、认同指和助指;语法化表现为话题标记和定冠词。  相似文献   

2.
尼罗河西岸的吉萨高地上,胡夫金字塔被人们称为“一个地球伟大文明的遗嘱”。在金字塔的深处还隐藏着一个神秘通道,这个神秘的通道自被发现的一百多年来,一直吸引着探寻者的目光,人们期盼由此打开金字塔的奥秘之门……  相似文献   

3.
在汉文史料中,"唐古特"一词最初指党项羌族及其所建立的西夏政权,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了清初。在西夏灭亡三百多年后的文献中,"唐古特"开始指青藏地区以及藏族。前人的论著大多注重讨论其民族特性,鲜少有学者对这一指称源流变化进行专门论述,所以本文试对"唐古特"一词的指称演变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4.
清代词论中存在大量"以骚评词"的现象,文章试图从明代学者李陈玉提到的"诠释"二字展开,从读者之悟与作者之意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这一现象。其中涉及清代词人对温庭筠、姜白石等唐宋词人的批评以及清代张惠言、陈廷焯、冯煦等人以骚评词的实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隐含到呈现"是汉语词汇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现象。"峰"呈现为"山峰"是"从隐含到呈现"的一组典型例证。"山峰"一词最早见于晋代文献中,唐代至明代的使用频率较低,清代时使用频率增高。"山峰"一词呈现出来的原因有二:一是词义泛化,二是词义抽象化。  相似文献   

6.
“权舆”一词,在先秦文献中就已出现,后世学者对它的解释及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一是连绵词;二是同义复合词;三是偏义复词.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三种观点的疏漏之处进行了分析,较为赞同第二种观点,并从新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7.
王森文,山东渚城人,清初山东名士王成祉之次子.嘉庆十二年任兴安府安康知县.与郑廉合作,纂修了<安康县志>20卷.嘉庆十五年王森文调任汉中府略阳县知县,公务之余,对石门石刻悉心探究,最后写成了<石门碑薛>一书.此书是保存至今的第一部石门石刻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周显王五年秦魏石门之战发生的地点,唐张守节、清顾祖禹认为在陕西三原(或旬邑)石门山,现代学者杨宽、林剑鸣则认为在山西运城石门.笔者从当时的战略形势看,魏国实力较强、处于攻势,与秦交战多在河西进行;而实力较弱的秦军渡河赴山西作战则面临诸多问题,难以施行,又缺乏史料记载证明;所以,这次战争应发生于陕西境内,战场以三原石门山可能性为大.  相似文献   

9.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封诊式》部分是当时官方记录辖区内案件发生和处理经过的一种官方证明文书。其中的"毒言"一词,日本学者工藤元男认为是楚地流行的巫术诅咒,类似于带有诅咒性质的恶毒的话语。但分析材料和查证文献后发现,此种解释欠妥,"毒言"实际上应指当时一种颇具危害的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马路"一词古已有之,关于"马路"一词的词源,目前有三种说法:一是认为"马路"是外来词;二是认为"马路"就是"车道";三是认为"马路"就是"供马行走的道路"。这三种说法都存在无法回避的缺陷。在古代汉语文献和现代汉语方言中,含有大量的"马×"或"马××"的词汇,其中的"马"都有"大"的意思。因此,"马路"中的"马"也应是"大"义,"马路"即"大路"。  相似文献   

11.
王森文,山东渚城人,清初山东名士王成祉之次子。嘉庆十二年任兴安 府安康知县。与郑廉合作,纂修了《安康县志》20卷。嘉庆十五年王森文调任汉中府略阳县知县,公务之余,对石门石刻悉心探究,最后写成了《石门碑Yi》一书。此书是保存至今的第一部石门石刻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一词是一个常用名词,然自出现至今,却一直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众多学者对该词的解说莫衷一是。但如果历史全面地考察这一名词,对"资本主义"的界定实际上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说:从狭义上说,资本主义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形式或经济制度;而从广义上说,资本主义则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3.
"长头"辨     
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文献中有时可见"长头"一词,它实际上是5个同形词的重叠,共有"长的头部、长的前端部分""高个子""学识渊博的人""长头发""长久""经常""排行最大的""所赚的钱"等8种意义.这8种意义之间可以是一词多义的关系,如第一、二、三种意义以及第五、六种意义;也可以是多词多义的关系,如第一、四、五、七、八种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成语"这个词最早呈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朝代是东汉,最先的名称是"成言",历经历史变迁、时代变化,它的名称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一直到了唐宋时期,才真正有了"成语"的称呼和意义。"成语"的来源一直在各个学者眼中都有不同的类型。本文试从"成语"一词的起源、演变角度和成语的来源类型方面进行分析,来更好地认识成语,使用成语。  相似文献   

15.
在宋人著作中,本已认定《菩萨蛮》、《忆秦娥》二词为李白所作。但自从明代胡应麟提出异议,二词的著作权之争,数百年来一直没有休止。近年又重新提出了这一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北宋前期的产物。”有的选本将二词的作者以“无名氏”目之。为了澄清这一问题,本文试作一点新证。  相似文献   

16.
折腰体考述     
"折腰体"一词最早出现于唐诗选本《中兴间气集》中,但是编选者并未说明其具体含义。后代学者关于何谓"折腰体"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近体诗失粘;二是指句式违反近体诗正格。根据《中兴间气集》中所选录诗作的句式及格律等来判断,此处提及"折腰体"一词的含义应是就句式而言。  相似文献   

17.
惠洪通佛,博儒,善画。而最有名的是其诗作。黄庭坚评其诗"韵胜不减秦少游觌,气爽绝类徐师川"。本文以其诗集《石门文字禅》为研究对象,从其"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推重"句法"与"摘句褒贬"两个方面探讨其辩证统一的修辞观;从点化﹑翻案﹑对喻﹑博喻﹑成语﹑顶真﹑顶释﹑回环﹑序换﹑倒装﹑双齐﹑复叠﹑频词﹑拟人﹑连用﹑兼用和套用等辞格的运用,探究其修辞策略,领略其禅家"不离文字"的独特的修辞魅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文献的考察,"魌头"一词最早见于郑玄注《周礼》,现今巴蜀地区方言"魌头"一词便宜、轻松义实源于丧葬习俗。汉代及其以前的"方相""魌头"二词是异名同实。由南北朝至清代,官方礼仪文献中强调丧仪中"方相"与"魌头"四目与二目的区别,以此区分尊卑,客观上促进了"方相""魌头"成为专门的丧葬词汇。在民众生活中,迟至唐代,"方相"与"魌头"仍是统言为一,析言为二。元明以后,作为送葬之具的方相、魌头,逐渐被称作"显道神"或"开路神"。在巴蜀地区,"显道神""开路神"这一称呼沿用至近当代,"魌头"一词的所指成为丧仪中供众人捡食的"鬼胆子粑粑",而巴蜀地区的民众则称捡食"鬼胆子粑粑"为"捡魌头",由此"魌头"一词逐渐引申出便宜、轻松义。  相似文献   

19.
笔记、历史笔记与史料笔记,是三个不同的学术概念。“笔记”一词,最早见于南梁;“史料笔记”一词,是在近代以来的历史研究活动中出现的;而“历史笔记”一词,则见于近年一些学者的表述。不过,对这三个概念及内涵一直没有比较一致的认同。所以,对它们的科学厘定,于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笔记的文献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词学发展的历史上,社会文化、当地风物、词人心理及审美需求均影响着词风的变化。"豪放"与"婉约"两种词风,是词论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宋代到清代的词论家,对这两种词风各有偏好,但他们的词论也因派别之见而具有局限性。直到清代,才有学者摒弃派别之见,超脱"婉约""豪放"来研究词,这种做法,拓展了词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