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综合性大学举办高等工程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特别在地方性院校中表现尤其明显,许多高校都在进行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趋势是“拓宽口径、加强基础”。本文对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和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介绍并比较分析,结合宁波大学工科综合基础教学强化班的办学实践,对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并对工科综合基础教学强化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精神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识教育是带有普遍性意义的人生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它与专业教育相对而言。香港中文大学指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之视野,培养其抽象与综合思考之能力,使其在瞬息变化之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通识教育为大学整体教育之重要部分。”本文主要以香港推行的通识教育为基础,讨论通识教育对模塑大学教育精神的作用。一、通识教育的源起与大学教育的历史使命通识教育源于西方大学的博雅教育(Liberalartseducation),注重人文精神熏陶,强化人文社会科学在高等教育中…  相似文献   

3.
高琼 《考试周刊》2014,(58):109-110
本文从深化大学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论述了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与大学体育的关系。明确指出大学体育教学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必然途径,在体育教学中推行通识教育,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有机相结合,相互渗透,共同施教,努力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管理专业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专业大类,提升高职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能力,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我们在开展教改的实践中提出了“课内打知识基础、课外强素质能力”的教学思路,总结形成了“课内课外结合,学习实践并重”的教育培养模式,对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构建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学校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为实现高职教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浅论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内涵,以及计算机基础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认为通识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为目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高等理科教育》2011,(1):2-F0002
2005年9月,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成立,全面推行通识教育。11月,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成立。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施本科自主招生录取改革,不分专业自主选拔录取学生300名,实现通识教育的培养和人才选拔的对接,并首批推出5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至今已建有150多门。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发源地,经过三次通识教育运动,逐渐奠定和形成了美国高校推行通识教育的坚实基础和传统。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承担者,也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社区学院推行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之一,其实施特点表现在如下方面: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中心,重视基础学科和实用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的法律保障及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其对我国的启示是: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理顺通识教育管理体制,创建多元化的通识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状况,我们从中发现:中国高校通识教育更重视素质教育、课内教育,以及“公共必修”,人文通识课程以概论课为主;而美国高校通识教育更注重能力教育、课外教育,以及“分类必修”,人文通识课程以研读经典为主。中国大学要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等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采用适应时代脉搏的新策略:教学目的指向学识、能力、人格;课程设置兼顾民族与世界、传统与当代四元素;课程开展注重“三结合”;教育手段灵活、多样、现代。唯有如此,才能科学高效地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为培养高职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熟练的操作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采取了提高教师能力、制定科学的授课大纲以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创建有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物理主要是指为非物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以“大学物理学”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为主干的普通物理基础课。近年来我们以“国家工科物理课程教学基地”建设为契机 ,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 ,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努力构建有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一、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学物理教学新路子教改中 ,我们以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切入口 ,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1 .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压缩课内学时 ,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改革考试方法。改变以往问题尽量解决于课堂的教学方式 ,…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AI)、大数据和元宇宙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与各类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性突破。如何与时俱进地培养大学生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素养,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提出了一套AI赋能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新体系,从学生的能力目标出发,创建了融合计算与智能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知识体系,设计了面向“四新”专业的“宽、专、融”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编程贯通、大模型驱动的“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案,构建了包括“认知、设计、创新”的三梯度实践教学体系,重构了贯通计算与智能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基础教材。  相似文献   

12.
分析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高专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指出应结合教学环境,开发通识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通识素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朝天小学旨在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整体改革始于1985年.1987年,在市整体改革总目标“减轻负担,生动活泼,全面发展”指导下,探索德育一体化,学科教学改革整体化,课外活动系列化和教学管理科学化的规律和途径,基本形成以教学为中心,课内外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全面发展打基础的同时,能力得到综合培养,兴趣得到多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科教育教学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高等学校建设的基石。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性和代表性专业,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改革为例,探索了“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改革思路。提出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上打破单一封闭的专业定位,探讨和建构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结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培养目标,形成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发展战略目标,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首尔大学、延世大学均聚焦本科教育,实施了系统的管理和培养模式改革,在课程设置、学制、教学规程、学分制、课程与教学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在韩国首开先河的培养模式创新举措;建构了重基础和实践性的本科课程结构及严格的学业质量标准和毕业要求;实施了以培养本科生基本素养、研究和创新能力为本的特色课程计划;制定了明确的本科生培养目标与能力标准,大力推行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专业能力是综合职业能力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基础,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产学研结合及推行“双证书”制等途径进行培养。而体现职业特色的教学方案、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则是重要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生活常识和文化常识,以适应现实生活需要的必备的知识及修养的教育。通识教育强调人的均衡发展、全面和谐发展。高职院校应通过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推行通识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影响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推行通识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合格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8.
在通识教育引领下,贵阳学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推动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路是:1.把握好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原则;2.构建实施以“科际整合”为导向的“1 3”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3.创设新的基础学院的理念与功能;4.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建设;5.加强通识课程教学管理,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9.
“读说式教学法”的宗旨是根据本校的特点,结合本地改革实际,着重培养绝大多数学生的读说听写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已明确规定了“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课内学知识,课外去实践”的教学方向,要求十分重视课内与课外知识的结合,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读说式教学”实验是与这一精神紧密联系的。它既注重学生对课内知识的掌握,又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注重加强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拓宽、打通学科基础为重点的通识教育,着眼于学生通识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围绕"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师资储备和学生素质,积极探索通识教育的新思路、新内涵和一些新做法,初步呈现了具有人大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