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分析及其在SOFC阴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ABO3)的结构特征和性质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表明,以合适的阳离子取代A、B位离子而形成含有氧空穴的钙钛矿结构是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演变为各种功能材料的基础。通过适当的掺杂,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可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SOFC中有广泛的应用。分别以LSM、LSCF等典型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为例,阐述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在SOFC阴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LaCoO3光催化降解水溶性染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CoO3 ,以荧光汞灯和太阳光为光源对各种不同的水溶性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 .结果表明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CoO3 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 ,根据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光声光谱分析得知 ,LaCoO3 的光催化活性主要与Co3 + 的d电子结构、Co—O结合能以及表面吸附氧有关  相似文献   

3.
用混合氧化物法制备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PbTiO3,提出较合适的制备条件。制得的PbTiO3纯度高,颗粒均匀,细度较好.在PbTiO3悬浮水溶液中染料的光催化脱色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4.
钙钛矿型氧化物由于其结构的稳定性和特殊的物化性能,日益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化学结构及其性能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近年来钙钛矿型氧化物在催化及其他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与钙钛矿ABO3型氧化物材料进行比较,阐述了双钙钛矿A2BB'O6型氧化物材料的某些电磁特性及掺杂效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钙钛矿氧化物La_(2-x)Sr_xCuO_4及LaSrCu_(1-y)W_yO_4,通过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测定仪(BET)等技术测试钙钛矿样品的晶体结构及比表面积.XRD测试结果表明,对于La_(2-x)Sr_xCuO_4类钙钛矿型氧化物,随着Sr掺杂量的增加,钙钛矿结构的物质杂峰会有所增多;此外,对于LaSrCu_(1-y)W_yO_4而言,W掺杂量对钙钛矿氧化物的晶型结构的影响较小.比表面实验表明,无论是A位元素部分调整还是B位元素部分取代,La_(2-x)Sr_xCuO_4及LaSrCu_(1-y)W_yO_4的比表面积都有明显的增加,但是当比例达到某一值后反而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rTiO3及其镁掺杂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应用TEM、XRD等手段,研究所得超细微粒催化剂的粒子大小、组成结构与OCM反应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高温、粒子细化、B位掺杂对OCM反应CH4的转化率、C2选择性都有提高。750℃时,SrTi0.9Me0.1O3对OCM反应的甲烷转化率为28.9%,C2选择性为60.0%。  相似文献   

8.
锰基钙钛矿氧化物由于具有高的自旋极化率,其多晶样品表现出显著的低场磁电阻效应.通过把第二相材料引入到钙钛矿材料的表面或晶界,可以对颗粒边界进行表面改性,进而提高其电输运以及磁电阻性能.本文介绍了几类第二相材料,如绝缘体氧化物、金属材料、磁性材料和铁电材料.讨论了电输运性能和磁电阻提高的可能机制,展望了此类复合系统材料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
钙钛矿锰氧化物R1-xAxMnO3具有丰富的物理现象,其在磁存储及传感技术等方面都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从介绍钙钛矿锰氧化物R1-xAxMnO3的电磁性质入手,对钙钛矿锰氧化物的电磁输运性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分析了锰氧化物电子型掺杂的研究重点,并展望了锰氧化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并结合我们自旋电子与纳米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多年对钙钛矿氧化物CMR(庞磁电阻)效应研究,综述了钙钛矿氧化物研究现状;阐述了钙钛矿氧化物庞磁电阻产生的机制:钙钛矿氧化物的磁电阻效应大多用双交换机理进行解释,虽然双交换机理能够定性地解释若干重要的实验结果,但定量地与实验相比较却碰到困难,单独由双交换机理计算所得的电阻率远低于实验值,而居里温度TC的理论值远高于实验值,指出必须考虑Jahn-Teller畸变,并指出研究Jahn-Teller畸变的途径.为研究钙钛矿氧化物的磁电阻效应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Tb4O7、Fe(NO3)3.9H2O、硝酸(1:1)为原料,在柠檬酸体系中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稀土复合氧化物TbFeO3;用XRD、TEM对产物的组成、颗粒、大小、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21 nm左右,且颗粒均匀。另外以TbFeO3为光催化剂,对多种水溶性染料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发现TbFeO3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实验表明,在无光照条件下,TbFeO3的脱色效果初期较明显,但效果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明显,并且随时间的推移,甚至有所下降。在光照条件下,TbFeO3的脱色效果初期短时间内就特别明显,最后接近100%.  相似文献   

12.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over 30 years; however, existing electrode materials cannot satisfy the increasing requirements of high-energy density, stable cycling, and low cost. Here, we present a perovskite-type LaNiO_3 oxide(LNO) as a new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LNO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a sol–gel metho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NO calcin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LNO electrode shows a high rate capability and long cycling stability. In a C-rate test, a specific capacity of 77 mAh/g was exhibited at 6 C. LNO can also deliver a specific capacity of 92 mAh/g after 200 cycles at 1 C. This paper presents a type of binary metal oxide as a new anode material for high-performance LIBs.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钙钛矿型有机金属卤化物材料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掀起了研究热潮。钙钛矿型有机金属卤化物材料具有高的光吸收系数、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带隙可调、发光效率高等优异的性能,其独特的光致发光特性和电致发光特性使得其除了应用在光伏领域外,在光电探测器、发光二极管、激光器件等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针对纳米结构钙钛矿型材料的制备进行了介绍,对钙钛矿型有机卤化物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研究对解决能源危机以及治理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方法制备了(Ba1-xSrxTiO3,BST)(x=0,0.1,0.2,0.3,0.4)陶瓷材料,用X射线衍射方法和介电谱方法研究了所制备陶瓷材料的结构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Sr2+进入BaTiO3后与Ba2+形成了钙钛矿型连续固溶体;随着Sr2+含量的增加,峰位向高衍射角度移动,晶粒尺寸减小,说明Sr2+的掺入抑制了晶粒的生长;BST的系列样品随着温度的升高,介电常数增大,但是随着频率的增大介电常数减小,且峰值随着Sr2+含量的增加都向低温区移动,Sr2+的掺入,有明显的压峰效应,具有弥散相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决定离子键、共价键的因素比较多,两原子之间形成哪种类型化学键不仅与原子本身性质有关,还与形成的化合物中离子的价态有关。几乎所有无素都能直接或间接形成氧化物,氧化物可分为成盐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同时存在一类与一般氧化物不同的过氧化物、超氧化物、臭氧化物及复杂氧化物。  相似文献   

16.
主要综述了石墨烯的氧化、表面修饰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氧化石墨烯是通过Hummers法、Brodie法或Staudenmaier法氧化石墨,然后再经过热解膨胀或超声分散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修饰改性有非共价键修饰和共价键修饰.非共价键修饰是利用氧化石墨烯的共轭体系与其他共轭体系的小分子或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相亲性,来制备复合材料.共价键修饰则是利用氧化石墨烯中含有的大量羧基、羟基和环氧基等活性基团与有机链段进行反应,达到改性目的,以有利于制备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熔盐法合成无机粉体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熔盐法是一种制备无机粉体材料的新方法.本文简要说明了熔盐合成法的原理和特点,从合成颗粒状氧化物粉体、片状氧化物、针棒状氧化物等方面综述了该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熔盐合成法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用改良的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并对氧化石墨烯在溶液及玻璃表面进行了组装。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电阻率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氧化石墨烯及组装体系进行了表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组装后物质的表面进行了观察。FT-IR测试表明氧化石墨烯含有羟基、羧基、环氧以及羰基等含氧官能团。UV-Vis测试表明粒径和溶剂的pH对氧化石墨烯在液相中分散性的影响。TGA测试进一步证明了氧化石墨烯含有大量含氧官能团。SEM观察揭示了石墨烯组装体的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