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近些年我国不断涌现出各种复杂的学校纠纷,使得处于学校纠纷中的方方面面陷入了一种混乱的状态,甚至于司法渠道在这类案件的处理上也出现了真空。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纠纷原因了解得不够透彻所致。学校纠纷主要呈现出多样复杂性、专业性和道德伦理性等特点。合理构建解决学校纠纷的救济渠道不仅是保护好学生合法权益的主要保障,也是抑制违法纠纷案件发生的良性渠道。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变迁,学校与学生基于教育与受教育活动而产生的各种学校纠纷,出现了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同时,纠纷当事人对纠纷解决方式的需求也是多样的。如何从总体上建立一个各种救济途径配置得当的救济体制以解决这些不同性质的纠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此,建立一种新的学校纠纷解决途  相似文献   

3.
家校纠纷是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个人教育利益的追求越来越主动明确,极端化的家校纠纷不断出现,家校纠纷已经出现了解决目标、过程和结果上的异化。其根源在于在学校安全的敏感化、学校秩序至上和教育公正感的缺失。治理家校纠纷,要把握导致家校纠纷的矛盾性质,践行学校的公共责任,建立学校治理的协商机制,增进家校沟通,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校园安全网络治理体系,降低家校纠纷异化风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因学校管理行为不当引起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很多纠纷,特别是因处分学生引起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日益增多,一些学生和家长对处分不服进行了申诉,有的还与学校甚至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了司法诉讼。这些纠纷的产生,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管理制度的滞后和管理者法律意识的淡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代学生家长法律意识、民主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州学生和学校之间因纠纷而引发的案例时有发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诸多思考与争议。面对学生与学校之间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以及如何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机制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对学生与学校之间纠纷的法律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学校和家长及时有效地解决纠纷,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法律方面的纠纷。从学校法律纠纷的性质看,主要有行政法律纠纷、民事法律纠纷和刑事法律纠纷。这3种法律纠纷各有不同的特征和独特的解决路径。依法有效地处理学校法律纠纷,维护学校、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员工的合法权益,既是学校的一项基本义务,也是学校管理法制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体间常见的法律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体间常见的法律纠纷主要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纠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以及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纠纷。文章列举了常见的纠纷类型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体间常见的法律纠纷主要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纠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以及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纠纷。文章列举了常见的纠纷类型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用法律说话     
正由学生伤害事故导致家校纠纷,这样的事例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面对这类纠纷,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声誉,还有可能破坏学校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定。教师如果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可以妥善处理此类纠纷,还可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管理者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经常会遇到教职工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及教职工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纠纷。对其中的一些矛盾,如能及时加以解决,则能避免事态的扩大;如不能够及时解决,则有可能引起更大的纠纷。一旦发生纠纷,则纠纷的一方或双方(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往往直接找到校长,请求校长解决问题。此时,当事人可能情绪激动,丧失理智。这种突发性事件,往往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以及校长的正常工作。如何解决这一学校管理中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在学校内建立规范的申诉制度,是解决此类纠纷的较好选择。所谓校内…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位纠纷的法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情景的复杂和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高校频频被推上被告席。总的来说,目前高校发生的学位纠纷主要有三类:由于学生的学术不当行为,依照学校规章制度而失去学位资格引发的纠纷;因学生没有达到学校的学术要求失去被授予学位资格而产生的纠纷和因学位论文评价没有通过而引发的纠纷。笔者从法理学的视角对高校的学位纠纷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设计,以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规避学位诉讼风险。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学校与学生之间纠纷呈多发趋势,学校传统的管理手段正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的形势,迫切需要高校切实增强运用法治思维,依法健全校内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的有效机制。本文在阐述和分析我国高校与学生间纠纷校内解决机制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具体分析建立校内纠纷解决机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基础上,提出应通过构建和完善学生事务公开制度、听证制度、申诉制度与调解等制度,完善高校与学生间纠纷的校内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3.
校长的风度     
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也是学校各种矛盾纠纷的最大承受者。在工作中,校长既要时刻操心学校的各项事务,又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各种矛盾纠纷的旋涡中。其实,合理地处理矛盾纠纷最能体现校长的能力和魅力,树立校长的威信。面对矛盾纠纷,校长要表现出一定的风度。这里的君子风度是指由校长的道德情操、人格修养等构成的一种职业气质,是校长人品、胸襟、学识的综合反映,是校长精神气质的自然流露。或者说,彬彬有礼的君子风度,内隐为校长的精神气质外显为校长的言行举止。在处理矛盾纠纷时,校长要有 一、彬彬有礼的君子风度清醒的头脑和…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教育纠纷进行及时化解和妥善疏导,以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当前教育纠纷解决路径的现状,应尝试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纠纷解决途径———教育仲裁。教育仲裁的特点是保证学校在对教学活动进行依法独立管理的前提下,既能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又能发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与指导权能。教育仲裁具有效益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能及时有效地化解教育纠纷面临的问题,必将成为教育法律纠纷解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育纠纷是学校行使教育管理权与教师或学生发生的争议。以是否侵害教师和学生的公民基本权利为标准,可以把教育纠纷分为影响公民基本权利的教育纠纷和影响教师和学生一般权利的教育纠纷。根据宪法的人权原则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应当把影响公民基本权利的教育纠纷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对仅影响教师和学生一般权利的教育纠纷,可通过教育法规定的申诉制度解决,这是维护教育领域的公平正义和正确解决教育纠纷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成人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毕业证的颁发、学校对学生的处理而产生的教育纠纷屡见不鲜,学生因此类纠纷将学校告上法庭的现象也时见报端.面对日渐增多的教育纠纷,规范成人高等学校办学形式,做到依法治教,已成为摆在每个高校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解决学校纠纷案件的主要法律救济途径。这三种法律救济途径存在着受理程序上的不完善,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因此,我们要建构一种公平、专业的学校纠纷救济体系,完善学校纠纷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教育纠纷由于教育与人们社会生活关系的日益密切而呈现上升趋势。围绕着学校所产生的各种教育法律关系更加错综复杂,涉及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教育纠纷案件大量地映入我们的视野。如何通过适当的法律救济途径来解决这类纠纷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教育领域内的行政纠纷和民事纠纷为研究对象,从解析教育法律关系出发,本着优化纠纷解决途径的目的,试对教育纠纷的相关救济途径作粗浅分析,以期对保障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教育法治化、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教育纠纷呈急剧上升趋势,"学闹"现象时有发生。"学闹"和一般教育纠纷不同,具有自身特征与表现形式,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危害。治理"学闹"现象,可建立学校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构建教育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立合理、公正、高效的第三方调解机制,实施和推广校方责任险,呼吁社会关注并正确引导之。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领域内不断出现的教育纠纷对教育法的可诉性提出了要求。本文从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实出发,认为提高教育法的可诉性,应当增强教育法的平抑功能和惩罚功能,明晰学校与学生、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提高教育立法的质量以及增强纠纷解决机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