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理查德.赖特在文学作品里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笔调揭露了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紧张的种族关系,认为种族隔离和种族界限是以人为的方式把处于共生关系的黑人和白人进行了活生生的社会切割,导致这两大种族之间的误解和仇恨。白人在教育、司法等方面对黑人实施双重标准,引起黑人对白人的更加反感和不信任。种族隔离和种族界限是黑人与白人相互仇视的根源,白人对黑人的仇恨和种族压迫引起部分黑人率先形成自己的第三种意识,激化了他们三重意识中的张力,从而促使更多的黑人加入到追求种族平等和社会公正的斗争中去。  相似文献   

2.
王阔 《神州学人》2002,(3):37-39
有益的启示 在美国两年的社会工作学经历使我学到一些国内触及不到的知识,略举一二。 对黑人的态度。在美国,“种族”是个敏感话题。我的同学多为白人,学习中他们主动检举自己对黑人的不良言行,积极树立正确的种族观,不断增强使命感,决心为改变种族歧视的不合理现象而努力。他们这种做法,使我感触颇深。 记得一次种族和文化差异讨论课上,老师谈了初来美国与两个白人竞争同一职位的经历。尽管他的学识、背景、能力均超过白人,但最终仍被拒绝了,因为他是波多黎各人。在美国,黑人的状况虽有改善,但歧视仍普遍存在。我认为,其错误…  相似文献   

3.
牛长松 《中国德育》2012,(10):25-27
1994年以前,南非实行白人至上的种族隔离制度,国民包括白人、黑人、有色人和亚裔四大种族,黑人又可分为几十种不同的部族。在这里,不同种族的人分别居住、分开教育、分开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裔美国黑人的黑人特征:简评《看不见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族歧视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并未消失,为了生存和生活,非裔美国黑人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奴性顺从、戴假面具和倡导分离。白人社会的高压扭曲了非裔美国黑人的人格、促成了他们独特的黑人特征。黑人、白人同是美国人,把黑人长期排斥在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种族歧视行为是反美国文明的,由此所引起的黑人民族主义敲响了美国社会的警钟:如果种族关系不改善,种族问题会导致种族之间的暴力冲突,危及美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拉尔夫.艾里森所揭示的黑人危机对已进入21世纪的美国仍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18世纪末的美国独立,对于当时生存在北美的三个种族具有不同意义。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它是一场保卫自己生存之地的生死斗争,美国独立意味着他们灭顶之灾的到来;对于黑人而言,这是一场争取人身自由的斗争,但美国独立只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不确定的前景;对于美利坚白人种族来说,进行独立斗争是为了在北美实现政治和社会理想。他们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但没有实现白人种族内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6.
“种族反写”揭示帝国的边缘借用了英语书写来颠覆英国书写的历史来书写本民族文学新篇章的过程。小说《耻》的作者借用了种族反写,将黑人和白人进行置换,白人不再拥有奴役和支配黑人的权利,黑人具有支配、剥削白人的冲动和能力,体现白人压迫黑人的历史已被颠覆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怪物》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从种族文化形象的角度解读这篇小说具有其独特的意义。通过对小说人物黑人亨利、白人医生特里斯格特,以及维纶威尔小镇上的白人社群分别代表的黑人种族他者形象,白人社群中主流文化之外的他者形象,以及白人社群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困惑的自我集体形象进行剖析,揭示了19世纪末美国文化动荡时期白人社群面临的身份困惑,表达了克莱恩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相似文献   

8.
美国为什么发生百万黑人大游行?10月16日,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来自全国各地百万黑人男子的盛大集会和游行,显示出黑人的“团结和力量”、反对种族歧视的果敢精神。这次大规模集会游行,是在美国种族关系恶化、黑人与白人矛盾加深的背景下举行的。由于美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9.
《喧哗与骚动》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最富创造性的作品之一,福克纳在该小说中第一次对种族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从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小说中白人角色和黑人角色的种族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指出新的时代背景下白人和黑人的主场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小说中的黑人拥有了主观能动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了白人的生活,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白人和黑人的主仆关系。这种变化昭示了南方种族关系的未来,寄托了作者对民主平等的种族关系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0.
老师对小朋友的影响是很巨大的。美国尽管有“种族熔炉”之称,但白人文化仍处处占上风,就说学校环境,在全国约120万名小学教师中,逾七成是白种女人。白人教师与白人学生的比例约为1:7,但其他种族的师生比例呢?且看以下数字: 黑人:1:25;西班牙裔人:1:63;亚洲人:1:46;印度人:1:32。统统都比白人高得多。而最短缺的,就是黑人男教师,  相似文献   

11.
安吉罗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通过一系列黑人被歧视的剪影浓缩和反映了黑人在不同阶段里对种族压迫的种种抵抗。通过深入分析主人公玛雅的成长经历,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玛雅种族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揭示了白人种族主义的罪恶以及黑人民族为了实现种族平等所做的不懈斗争。  相似文献   

12.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该小说自问世起,便以其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结构,深刻的寓意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长期以来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小说中的人物是以家庭为单位呈现给读者的,书中虚写了一个白人家庭,实写了三个黑人家庭,通过描写三个黑人家庭对待白人文化的不同态度,及因此导致的各家庭成员不同的命运,体现了白人强势文化对黑人心灵的侵蚀,强调了重拾黑人家庭价值观,重建黑人种族身份自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从18世纪黑人对非洲有正式文字记载开始,黑人对非洲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一部分黑人特别是较富裕的中产阶级不愿再回到非洲而极力想与欧洲白人文化融合,另一部分极力反对奴隶制及后来的种族歧视而力图回到他们的理想王国—非洲。他们努力从从他们的发源之地找出他们得以在这个世界上与其他种族平等存在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4.
莫里森的作品表现了在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里黑人的喜怒哀乐 ,展示了黑人 ,特别是黑人女性在黑人信仰与白人价值观、传统黑人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 ,寻找自我、身份和文化根源的经历 ,向美国社会传达了黑人妇女争取平等、反对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宣叙》是托尼·莫里森发表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说,作为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实验性作品,该小说中对种族身份的模糊化处理使其独树一帜。试从解构主义的视角,探究《宣叙》中罗贝塔和麦吉的身份问题,以及其如何打破传统的"白人中心论",瓦解白人与黑人之间的二元对立,为解决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矛盾指明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黑人的种族的历史出发,分析了《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杰拉尔丁、波琳、皮克拉对蓝眼睛的渴望的本质是自我憎恨意识,同时阐明他们自我憎恨意识形成的过程及其表现。这两代女性的悲剧命运揭示了黑人女性在性别和种族的双重压迫下被白人的价值观同化的现实。进一步阐明她们的自我憎恨意识是因为其价值观的错位和本民族文化和价值传统的丢失。  相似文献   

17.
《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部非洲的社会现状,揭示了在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白人与白人、白人与黑人、以及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本质关系,揭示了造成小说女主人公玛丽悲剧性命运的社会原因。本文也就此文本谈谈玛丽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8.
论《紫色》的黑人妇女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女权主义和文化研究批评方法分析了《紫色》中的四个黑人妇女形象:西丽的新生、独立的女性莎格、具有抗争意识的内蒂和敢做敢为的索菲亚。黑人妇女不仅受着男性的压迫,同时作为黑人,她们同她们的种族还一起受着白人的压迫。所以,黑人妇女的解放是以黑人种族解放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9.
热带病是近代英帝国向热带地区扩张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之一。19世纪,由于西非地区白人殖民者的极高疾病死亡率,该地也被英国人冠以“白人坟墓”的称谓。起初,英国医学界奉行一种“适应病”理论来应对上述问题。然而,通过一系列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英国医学界逐渐认为白人在体质上无法适应“不健康”的西非热带环境,而西非黑人则对热带环境具有某种“种族免疫力”,他们不易患上那些对白人而言十分致命的热带病。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医学认识从殖民观念和殖民策略等层面影响了英帝国在西非的扩张,促使英国殖民者由以白人为主导的直接殖民模式,逐步转向依靠“土著代理人”的间接殖民模式,并塑造了最终形成的英属西非殖民地的种族结构和权力关系。此外,这种医学认识也将西非黑人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视为其生理和精神“缺陷”的副产品。这同样是一种对黑人身心特质的歧视性构建,是一种为英帝国扩张树立“合法性”的“权力叙事”。  相似文献   

20.
托尼·莫里森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切关注着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和身份危机。在黑人女性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该文对莫里森的首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进行了解读,并指出处于白人世界边缘状态的黑人女性一直以来受到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多重压迫,尽管她们努力地去迎合着白人的种种价值观,却始终被白人蔑视和忽略,从而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