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麟老师在题为<"诗三百"辨>的文章(载<中学语文教学>2000.6)中对"诗三百"进行了考证,提出了"诗三百就是<诗>三百,而不是‘诗三百’,更不是<诗三百>"的结论,对长久以来认为"诗三百"就是<诗>的代称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令人耳目一新.但我觉得陶老师的论证对其结论的支配力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钱梦龙老师的"三主"教学、胡明道老师的学长式教学,都体现出对学生提问的关注.在钱老师<导读的艺术>一书中,有许多体现学生提问的教学课例,尤以其<故乡>教学为最[1].钱老师在教学中,采取先"问"后教,教基于"问"的教学形态,先确定七个"提问视角",沿着这些铺垫,学生提了600多个问题.课堂上,钱老师按这七个视角依次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归类解决.整堂课以学生的"问题"为线,以教师的"管理"为纲,以师生的相互"解问"为面.课堂中,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教师就如一个"提问管理员",学生的"提问"被有效地进行"管理",然后得到合理的解决,其中"管理"的效度,决定了"解决"的质量,决定了教学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杨大恒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4期发表了<"曾"字读音一辨>,认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王羲之<兰亭集序>给"曾不知老之将至"的"曾"注音为zeng有误,应读céng.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学>2010年第11期刊登了拙稿<写作点子何处寻>,该文初衷是想解决教学文稿写作"写什么"的问题.今天我想就"怎么写"谈一点个人的感受.初学撰写教学文稿的老师,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五个一".  相似文献   

5.
支玉恒老师曾在<人民教育>发表了题为<洗净课堂浮华>的论文,拜读之余,感慨万千.支老师一语中的,道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时弊.为何剔"弊"?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40余年,颇有些念想,写将出来,供各位同行把玩.  相似文献   

6.
也谈"江月"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4期刊载虞晔如老师的<(赤壁赋)教学实录>,她说:"<赤壁赋>是古典散文名篇,前人称其‘以江山风月作骨'.  相似文献   

7.
蔡美云 《现代语文》2005,(4):127-128
"蔡芸芝老师"是当代著名作家魏巍<我的老师>中的主人公,在作者笔下她是一位既热爱学生又懂得教育教学艺术真谛的"最使我难忘"的好老师,"我很‘依恋'她".课文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8.
笔者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执教的<白鹭>,感受其"对话"教学的独特魅力,获得巨大的美感和无限的享受.白鹭是美的,孙老师的课也很美.美在师生互动的"对话",美在"对话"中的情、"对话"中的趣、"对话"中的味.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8期刊登的董一菲老师的<采薇>教学,作为一节常态语文课,无疑是成功的.这节课告诉我们不仅仅像张玉新老师所言阅读课"也可以这样上",而是"必须这样上".  相似文献   

10.
贵刊2007年第11期安敏老师的<为什么他们都喜欢铁罐>一文,写的是她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出现的"学生大多数喜欢铁罐"这个意料之外的结果以及后续的"纠偏".安老师"一定要让学生说真话"的观点让人钦佩,其教学风格也是独特的.但我觉得安老师的困惑在实践中还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因为"大多数学生喜欢铁罐"的教学效果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一定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吴明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23):38-39
笔者读了<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年第12期庄盛文老师的文章"对‘单摆周期公式中的g′的再探讨"后,发现庄老师在"变形单摆"问题中就g′值的求解方法也值得再商榷.  相似文献   

12.
读了李大愚老师<为什么要"去华">(本刊2006年第12期,下称<为>)的文章,第一感受就是欣慰.有人在切切实实关心语文教学,在认认真真开展研讨,这是我一个多年从事语文教学教研的老兵所迫切渴望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在听张齐华老师上"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我脑中总是跳跃着几个字,那就是"教学的勇气",这可能是美国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更是张老师那种对教学执著追求的精神与智慧给我的感动.  相似文献   

14.
"教育科研论坛"诗歌朗诵会,近日在河南新密市隆重举行.诗歌朗诵会紧紧围绕"学习教育科研论坛"这个主题,通过各位学生、老师的精彩演绎,展示了河南高等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老师、校长和教育工作者学习<教育科研论坛>,推动教育教学发展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5.
<纳谏与止谤>(高中<语文>第三册)一文中有:"如果遇到一个暴君,责以亵渎之罪,也是责无旁贷的."山东省乐陵一中的杨老师认为其中的"责无旁贷""用错了".(见<"责无旁贷"用错了>,载<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8期,以下简称"杨文")那么,究竟有没有用错呢?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基本都能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关注文本对学生人文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7.
丁曰宏老师在<语文学习>2010年第5期发表文章<"知书达理"还是"知书达礼">,列出三条"理由",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知书达理"条目提出"应改为‘知书达礼"'的观点.笔者认同丁老师的第三条"理由",即"知书达理"条目与释义"自相矛盾";但难以接受其对"知书达理"词形的否定.  相似文献   

18.
在高师数学课程<数学方法论>的教学中进行"研究式协作学习"教学实验尝试,初步探索出一条"老师主导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讨论交流信息、协同研究发现新知规律"的教学新模式,并从教学典型课例的分析中引发出对高师数学课程的课堂教法改革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每年都读到建刚的书,从<作文魔法营>到<不做教书匠>,再到这本<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所得甚多.中国的小学里有很多认真的老师,有很多苦干的老师,建刚也是其中的一员.但建刚不同,依我看,建刚的那份"认真"与"苦干"是自觉自主的.他对语文教学有想法,有追求.  相似文献   

20.
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一直以"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风格深得广大师生的喜爱,如陈年佳酿时间愈久愈觉得醇香,视野越开阔就越感觉到于老师的课大气、厚实.现从于老师近日到砀山师范附小执教的<"番茄太阳">一课中采撷几个片段,感受他如何围绕语言训练这个中心展开教学,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并从中领略大师独特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