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赛前训练与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 赛前训练是比赛的专门准备与训练阶段,其时间长短、目标设置、训练结构与具体安排,受多年与全年训练的制约。 (一)比赛期与赛前训练阶段 1.比赛期 比赛期分为两个阶段,即比赛准备阶段和赛前训练阶段。比赛准备阶段主要是通过模拟比赛和各种非正式的比赛(表演赛、测验赛等),对训练水平和比赛  相似文献   

2.
运动训练的年度计划是根据竞赛日程和竞技状态的发展规律所确定的。根据田径竞赛日程的特点,运动员的冬季赛程是60米,整个比赛期持续5—6周,夏季比赛距离则是110米,比赛期长达3个丰月。这些特点决定跨栏运动员在训练中具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考察法等,分析我国外教组男子国家竞走队在2011年全国竞走大奖赛之前的训练计划。主要结论:在比赛期的训练中,要区别对待运动员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安排;大负荷量和大强度的训练一般遵循先量后强度的训练安排;比赛期的训练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竞技状态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教练员要严格要求运动员的技术,必须每时每刻进行相关的监督和提醒。  相似文献   

4.
王橹 《中华武术》2005,(12):47-48
通常运动员在冬训时,为了缓解比赛期的紧张与负担,同时为下一次的比赛期做准备,大部分的训练内容是以有氧耐力训练与肌肉耐力训练为主,技术性的训练则显著减少,同时还安排不同运动项目的休闲活动。把冬季训练称为年度训练的恢复期,也是比较适当的说法。同样把一般准备期包含在冬季训练的阶段中,也是相当适合的。也就是说,运动员的冬季训练虽然具备恢复与过渡的功能,仍然需要进行足够的有氧耐力与肌肉耐力训练,以及平时经常进行的柔韧训练、协调能力训练等,否则对于下一年比赛的准备与调整将会有显著的限制。由于冬季训练内容不同于比赛期,因此冬训期间的营养补充也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郭克军 《体育世界》2008,(8):110-111
赛前训练是比赛的专门准备与训练阶段,而比赛能力是指运动员在正规的比赛中,表现出的最高专项成绩或战胜对手的能力。赛前训练阶段是运动员在比赛期能够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阶段,对运动员比赛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赛前训练的任务是要把运动员已获得和已具备的运动竞技能力,通过赛前训练更好地表现出来,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最高竞技能力,保证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创造最高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6.
世界与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参赛情况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倩  水涛  吴东明  刘云峰  武文强 《体育科学》2003,23(3):84-87,96
本研究通过调查访问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中国和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安排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分析比较后得知,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每年的参赛次数比中国运动员多1至2倍,他们的全年比赛安排大致可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和赛练结合型3种。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期主要安排在夏季,而中国运动员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7.
当今国内外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十分注重三大方面的问题:技术、心理与营养恢复。特别是比赛期的运动营养恢复,更是十分重要。1、短跑运动员比赛期的训练、生理指标及身体能量代谢的特点(1)短跑运动员比赛期训练的特点是:高强度、运动器官极限运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讨论联赛赛制下篮球运动员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的周期训练,既丰富了篮球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指导教练员合理安排训练过程,促进运动员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提高参赛队伍竞技水平,从而提升篮球项目国际竞争力。篮球职业联赛队伍年度周期训练分为训练阶段和比赛期,训练阶段运用板块周期理论安排积累、转换和实现中周期以促进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比赛期建立比赛模型的发展小周期,以最大程度保持运动员高水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9.
运动营养     
运动营养包括训练期,比赛前期,比赛期和比赛后营养调整四部分。 训练期营养 对所有的运动员来说,除短期休假外,实际上每天都应该考虑营养的问题。运动员的营养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应该使之适应其社会种族的特点及个人的家庭饮食习惯。运动医生的职责就是在充分注意运动员的风俗习惯的同时,使其营养做到合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施瓦泽的年度训练周期特征进行分析,施瓦泽的年度训练带有明显的周期理论和板块训练理论的特征,充分利用比赛的杠杆作用,在比赛中检验训练的效果,积累经验。运动训练负荷安排特征,从比赛的准备期到比赛期,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呈现出由小到大逐渐提高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大周期训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准备期(基础训练期),比赛期(主要比赛期)和过渡期。根据苏联专家提出的理论,练习阶段的周期交替主要决定于竞技状态的发展规律,而给训练周期时间长短起某种影响的竞赛日程则属于周期划分的外部条件。由于运动项目的特点不同,周期划分的一般规律也互有差异。球类运动的比赛期就有着自己本身显著的特点。手球同其它球类项目一样,存在着一个甲级队、乙级队多轮次比赛的问题。每年8—9月,在全国锦标赛中,运动队要参加六轮比赛。每一轮的胜负不但给奖牌有重要影响,而且还牵扯到其它轮次比赛的权利问题。换句话说,在一个年周期里,运动员要参  相似文献   

12.
月经是每个女性特有的自然生理现象。随着医学科学的深入发展,人为地控制每个女性的月经规律成为可能。女运动员可以顺利地避免在比赛期间来月经,而以高昂的斗志、强健的体魄参加各种比赛。换句话说,科学可以让女运动员的月经期在比赛前到来,也可以推迟女运动员月经期到比赛期结束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世居高原运动员在平原比赛期间运动员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教练员科学安排比赛周期,进行运动监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宁体校6名世居高原青少年田径径赛运动员,分别对高原训练和平原比赛期进行了4次测试.结果经过高原训练后、在平原比赛期间,随着比赛时间的延长,基础心律和血压逐渐下降,红细胞生成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下降都较为明显,且血红蛋白的下降先于红细胞计数;血清睾酮持续升高,血清皮质醇有所降低,其比值明显升高;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血清肌酸激酶和血清尿素氮下降明显.结论:世居高原运动员到达平原7天后,运动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发生改变.所以世居高原运动员应把握好下高原的时间.以免下高原过早,使运动员的心功能下降和红细胞过多的消耗;世居高原耐力性运动员也应多进行平原训练,以促进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使肌肉获得较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在近年来的短跑训练中,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运动负荷的变化,逐渐由“突变型”向“稳定型”转换,全年负荷量的走向也基本趋向平稳(在此所指运动员负荷量主要是指专项运动员负荷量),其他影响整个负荷的诸因素如力量、耐力等也有较大的变化。一、适应新赛制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田径强国,根据国际田联的新赛制,全年安排三个比赛期,国内、省内的竞赛安排也随之接轨。第一比赛期,冬春季室内比赛;第二比赛期,国内锦标赛或选拔赛;第三比赛期,洲际和世界锦标赛、奥运会或国内冠军赛等。相对应的三个准备期比以往的“单峰型”或“双…  相似文献   

15.
比赛期是比赛和取得一定运动成绩的时期。为了迎接这一时期,青少年滑雪运动员(12——13岁)在长达8个月的准备期内,进行了大运动量的训练。这些孩子们的情绪是否饱满,是否愿意训练,都取决于他们参加比赛的情况,而比赛是应当给孩子们带来乐趣的。  相似文献   

16.
要使运动员在比赛期进入最佳竞技状态,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有人对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国际游泳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发现,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冠军选手游出了本人最好成绩,而其他五分之四的优秀选手却没能充分表现出本人最好成绩。运动员经过多年或一年的艰苦训练,其目的是为了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然而,许多优秀选手  相似文献   

17.
月经对女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至关重要。因此在比赛期间,如何避开月经周期。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82年以来,江苏省女排一队、田径队、击剑队为迎接重大比赛,使月经避开比赛期,我们用针刺或药物调整月经周期22人39人次进行2周期的调整,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成绩,除了必须有良好的身体、技术和战术训练作为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运动水平的有力保证。结合多年训练的实践经验,从引导运动员做好赛前和临赛的心理准备,帮助运动员学会自我控制,采用多种心理训练方法进行有效调节等方面,阐述了高校高水平速滑运动员在比赛期的心理准备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研究背景:关于自行车运动员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早有报道,但未做过对自行车运动员长时间训练和比赛期的跟踪。本研究进行为期26天比赛、训练期的跟踪研究。目 标:本研究意在发现优秀自行车运动员在比赛、训练、恢复期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的关系及能量摄入与身体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设计:实验室研究方 法:对澳大利亚国家自行车队的8名女运动员进行为期26天比赛、训练期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的评估。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5.1±4.0岁;体重为59.2±4.4公斤;体脂为13.6±4.5%。  26天比赛、训练安排是:9天的恢复期;9天的训练期;8天比…  相似文献   

20.
运动医疗站     
朱煜 《中华武术》2009,(3):54-55
一、您好!我有几名运动员在准备体育高考,冬训期间曾经使用过一些运动营养品,例如运动饮料、蛋白粉等,请问比赛期间需要在营养品方面做哪些调整呢? 答:你好。训练期间以及比赛期间营养品方案的制定总体来说比较类似,主要是根据项目特点、训练或者比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状况来制定营养补充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