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有效教学的实施,我校在"十二五"期间确立了《改革学生学习评价方法促进有效教学实施的研究》的课题。我们课题组教师根据新的教育形势和新的教育观念,在学生评价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有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变化和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标准鲜明地指出要把"创造适宜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作为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要求基础教学阶段,教师需要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一改过去的教学评价只注重学生分数而忽视学生能力、仅仅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教学和学习过成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需要更加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化学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基本教学评价观。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要以全新的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观为指导。根据元认知理论、构建理论等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既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倡,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理解,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应关注学生发展的进程,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因此,教师应发挥表扬的作用,使学生体会评价带来的快乐,从而愿意评价,喜欢评价,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学期的评价,以新课程倡导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宗旨,以促进教师教学和改善学生学习为基本理念,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在试卷的编制上力争  相似文献   

7.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评价融入课堂,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  相似文献   

8.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其中对学生知识技能发展情况的评价是我们比较熟悉,而且比较关注,而其他方面的评价,如过程性评价等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新课程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9.
承琳 《贵州教育》2008,(14):14-15
主题与背景   <新课标>提出,学科教学应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三维和谐,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  相似文献   

10.
林纪捷 《广西教育》2004,(3A):12-1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胆探索,勇于改革,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过去我们往往重视的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终端性评价,形式单一,没有充分发挥评价应有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与大家谈谈数学学习评价的问题。一、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课堂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技能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必然担负着“传递知识,训练技能”…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个方面,它的有效达成要依靠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课程观念.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建立"多元评价,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评价内容要多元化,参评主体要广泛化,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以过程评  相似文献   

14.
美术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以及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即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心理品质.新课程的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期望的是学生未来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用评价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课程标准>淡化终结性评价和考试甄别功能,强化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强调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将评价机制融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数学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实践证明,常见的做法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本学期的评价,以新课程倡导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宗旨,以促进教师教学和改善学生学习为基本理念,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在试卷的编制上力争体现以下关注点:  相似文献   

18.
中学化学课程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倡评价目标的多维度,使数学学习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评价目标应体现多维度1.注重情感过程的评价.教师应当关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情感过程的评价.如教学环境上,教师是否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学习兴趣上,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之中,学生是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自信心方面,教师能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否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注重对情感过程的评价,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的情感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2.注重知识技能评价与能力方法评价.首先,教师单纯的知识技能评价要适当.以往的数学测验(评价),一味地强调反复训练和机械模仿,使得学生缺乏创造性和探索性.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时,...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传统的教学评价是静态的、单一的、机械的和功利性的。这种评价标准主要是以预定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作为参照标准,忽视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相对发展,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发展性评价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总结出"评价内容等级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操作过程化→测试评估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