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静 《职大学报》2007,(3):37-40
在近代女性文学的影响下,在秋瑾女士的感召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20世纪初中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文学家,她们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凸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和性别意识,形成了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第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2.
池莉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代表了五四以来女性意识发展的一个新高度 ,其具体表现为女性经济意识、个性独立意识的进一步突出和强化。池莉的女性意识与新时期其他女性作家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构成了该时期女性意识多元共生的格局。池莉与新时期其他女性作家在不断强化自身女性意识的过程中 ,产生了一种与男性中心文化的对立情绪 ,从而对创作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性参与休闲体育的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女性休闲时间增多、休闲体育意识增强以及休闲活动内容多样化趋势,为女性休闲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女性休闲体育的发展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通过对女性休闲体育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中国女性休闲体育的实际,提出了应加强女性自我观念更新、性别角色转变;加大宣传力度和管理力度;同时应多渠道筹集经费,增加体育资金投入和场馆设备建设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姚馨丙 《职大学报》2005,2(1):43-45
女性意识包含作为女人的性别意识和作为人的社会意识两个层面。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中出现的"身体写作"张扬了女性性别意识,它以女性肢体话语的自由表达,丰富了女性文学的内涵,突破了男性中心文化的长期禁锢。但另一方面,"身体写作"中呈现出的勃发--放纵的女性欲望、反叛--媚悦的两性关系、自恋--封闭的生存状态,足以说明女性社会意识的迷失。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损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韵真正繁荣,也在一定意义上有碍于21世纪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呈现上淋漓尽致,在思想意识上也极具先进性,其中体现的女性观以及呈现出的女性意识便超出时代束缚,不仅在当时造成了巨大反响,对于当下社会的女性价值判断和纠正也极具参考价值。本文以《红楼梦》彰显的明清时期女性意识为主题进行探析,首先分析明清时期的世俗女性观,进而探析《红楼梦》彰显的女性意识以及明清时期的女性意识觉醒,同时指出其女性意识存在的遗憾之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小说创作主题体现为一种由外向内再向外的演变轨迹:由80年代初对新中国政治制度遮蔽下女性在社会、家庭生活中不平等现象的反思,向内转为80年代中后期对女性欲望主体性的肯定及女性生命主体意识强弱的反思,深化为90年代对女性性别主体性的展示;到世纪之交再次向外转为对传统历史民族文化结构中的女性意识的展示.这一演变轨迹反映出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在小说创作中的萌发、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7.
岑泽丽 《职大学报》2007,4(1):55-58
中国20世纪50~70年代女性文学是政治意识较强、女性意识淡化的文学,这种情况发展到“文革”女性文学时期推向极致,政治意识基本取代女性意识。“文革”女性文学是“十七年”女性文学的承继和进一步政治化的发展。这近三十年女性文学虽然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但仍难以掩饰其艺术光芒。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毛在中国大陆读者眼中,成为最富传奇色彩和性格魅力的台湾女作家。学者们纷纷从生命意识、流浪情怀等角度,解读那漂泊世间的女子和出落凡尘的灵魂。笔者立足女性视角,品析三毛作品中自然流露出的自由、独立、悲悯等女性意识,并探究三毛作品中传统与现代两种女性意识的交织,借此探究20世纪末中国女作家女性意识进退之间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艾米莉·狄金森作为美国历史著名的女权主义诗人,其诗中表达了女性意识的崛起,从女性意识的萌芽、女性意识的反抗、女性意识的成熟等三个阶段对诗人诗歌的女性意识进行有效划分,最终得出女权意识的认知历史轨迹,同时对当代女性自我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女性参与文学创作者古已有之、代有才人。词是定型、兴盛于宋代的一种诗体,"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精"(吴梅:《词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两宋时期参与到词的创作中的女性人数极多、阶层极广,尤其是因特殊的社会条件、历史环境和词的文体特殊性等原因,宋代女性的词作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和突出的家国意识,相对于中国古代其他时期女性文学而言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华北抗日根据地开辟前,丧偶妇女再嫁得不到社会舆论的支持,相关权益也得不到保障。华北抗日根据地开辟后,中国共产党政权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令、开展舆论宣传、援助丧偶妇女再嫁行为、惩处侵犯丧偶妇女再婚权益者等路径,保障丧偶妇女相关权益,改善丧偶妇女再婚状况。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习惯的影响,丧偶妇女再嫁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保障妇女权益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人汽车迅速增长。但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停车成为了一个困难的问题,究竞地下车位是小区的配套设施,应当归全体业主所有还是属于开发商,成为现在热议的一个话题。但是我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过于简单,难以有效地解决我国车库车位的相关问题,所以,如何合理的规定小区车库车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空间公平是国家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时所依据的一种空间原则,它要确保不同生存空间的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要为不同生存空间的人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并使不同地域空间的主体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基本的公平标准。我国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空间不公平性主要表现为高校分布区位不平衡、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不均衡、发展机会的不公平、空间核心竞争力处于劣势、"国家——地方"的二元"等级化"的高校设置结构不平衡。平等、协调、可持续、补偿是高校实现空间公平发展的基本原则。实行阶段性区域倾斜的空间均衡政策、准确定位地方高校在高校整体竞争环境中的生态位、通过差异性和特色性发展战略弥补外延发展战略的历史不足、依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化劣势为优势是不同地方高校实现公平发展的有效策略。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和战略研究中,建构面向中国高等教育空间发展不平衡性的空间公平治理体系的解答范式,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要:体育权利是体育法学研究中的重点,通过应用逻辑分析以及数据调查等方法,从空间政治学的角度思考体育权利供给有助于改善保障状况。作为社会文化权的体育权利需要国家履行积极义务进行供给,具体又可为精神空间供给、制度空间供给和物理空间供给。加强宣传可以使权利观念在社会中更加普及,从而提高精神空间中体育权利的供给。为了加强体育权利在社会制度空间中的供给,必须提升、改善国家的体育立法,逐步加深司法对体育纠纷的介入解决程度。而在体育权利物理空间供给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体育权利供给的空间分类为国家提高体育权利保障水平提供了一种比较新的思考路径,也丰富了体育权利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排斥理论的农民工体育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体育权益缺失是当代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造成的主要根源是农民工在现实城市生活中遭受到的社会排斥。基于社会排斥理论,对农民工体育权益的内涵进行解读,从社会的经济、制度、文化、教育、空间等层面来分析农民工体育权益缺失问题,并提出反社会排斥与保障农民工体育权益的具体对策,旨在呼吁社会重视农民工体育,丰富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私人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冲突永恒地贯穿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国家权力来源于个人权利,并在终极意义上应当服务于个人权利。公共权力的活动空间在于社会公共事务而不可侵犯私人领域。否则,将对个人自由形成重大威胁,阻碍社会自主性因素的成长。转型中国公共权力建设需要确立"权利本位"、"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和根本原则,积极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完善权力运行监督与制约机制,培育成熟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7.
孔多塞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女权运动的重要推动者,根据"天赋人权"原则,他认为妇女应当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公民权,并就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压制女性权力的言论和行为提出控诉。同时,孔多塞也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使妇女真正解放,关键在于启蒙和教育,让他们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18.
以女性主义空间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访问以及参与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揭示了女性个体在参与休闲体育过程中的空间体验,并从居民小区、公园广场、商务休闲区三个主要的女性休闲体育活动空间,阐述了女性是如何通过休闲体育活动挑战了原有的空间性别秩序,解构了"公域"和"私域"二元对立的关系,冲击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刻板印象,凸显了女性特殊而多元的需求,从而在城市建构起了女性社会空间。与此同时,从社会结构、文化、群体(同伴)以及个体四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女性通过休闲体育活动建构社会空间的因素,并指出结构上的性别平等、多元文化环境、女性自我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女性拓展社会空间、争取平等空间权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部地区贵州桐梓县楚米镇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分析西部地区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保护农村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产冬季体育用品品牌打造在我国拥有较大发展空间,本文基于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我国冬季体育用品的品牌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产品知名度不够高,夏季与冬季体育用品品牌发展不平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偏低,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有待提高。同时,根据研究所得结论,从打造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国产冬季体育用品品牌的角度提出了品牌打造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