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亨利.摩尔是现代英国著名的雕塑大师,其雕塑特点是有意为之的形体"空洞"。他的"空洞"艺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最终成为他雕塑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从而彻底打破了传统雕塑语言的陈述方式。他在雕塑中成功、巧妙、完美的运用"空洞",使他雕塑艺术具有极高的思想性。他将环境纳入到雕塑中,使艺术与环境相衬互补,给"空洞"艺术赋予雕塑生命气息,使雕塑充满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2.
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基础是他的"审美直观"理论,而其艺术思想是基于他的理性和审美直观学说之上的。在分析了叔本华"审美直观"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叔本华以"观审"说为基础的艺术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中的天才说,及其在西方艺术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叔本华是西方意志主义哲学的先驱,虽然他的"意志"同康德的"自在之物"很相似,但叔本华的"意志"是可以通过我们的直观认识的。叔本华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其实叔本华的哲学却与我们的感性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又带有浓厚的唯物主义色彩。叔本华为了证明自己的"意志"可以被认识,他又引用了柏拉图的"理念","理念"是"意志"的客观化,人类可以通过认识"理念"而认识世界,而在此认识过程中人类又必须的借助"理性"、概念。叔本华的"理性"只是达到"意志"的工具而已。叔本华认为,"意志"就是欲望,由于我们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所以我们的一生注定是痛苦的,由此引出了他的悲观主义态度,他还认为,"理念"是由艺术的表现而在经验生活中被给予的,理念是一种物质,是一种超经验的物质,而我们生活中所看到的关于具体事物的颜色、形状等,则是这种物质的表现方式,而艺术的对象即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叔本华"意志"的分析,来探讨一下他的几种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福柯的哲学思想,以"作者"的地位为起点评述他的"后"现代文学艺术观:没有人关心"作者",只有"作者的功能"在发挥影响。他把文艺作为权力表达的隐喻,把制作自身作为审美的原则,同时又不妄想超越现实,把瞬时、变化、偶然、断裂作为表达的主题。这正好印证了福柯的现代性理论:一种直面危机的自我批评的讽刺态度。  相似文献   

5.
论白先勇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先勇的文学批评具有善于把握作品总体风格特色、偏重作品艺术技巧、艺术表现的分析以及富于"创作室批评"特征的特点,有较强的主观性,在理论上、系统上有嫌不足之处。但他的那种追求直观感悟,注重文学艺术本体特征的批评思维方式,却也为我们树立了一种清新健康的文学批评观。而他的"创作室批评"特点则为我们寻求白先勇的文学理念和美学趣味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白先勇的文学批评本身就是其文学世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以对法国雕塑家罗丹的青铜雕塑《欧米哀尔》的解读,阐述了西方现代审美机制中"以美为美——以真为美——以丑为美"的逐级嬗变过程,透视出现代艺术中一种独特的美学观——"审丑"文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丑"从尴尬的他者文化身份向现代艺术中心的地位转变。  相似文献   

7.
格奥尔格是德国象征主义流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他把法国前期和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思想引入德国,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德国特色的象征主义诗论观点。他的象征主义诗论主要观点在于:尼采"超人"思想的诗化表现;"为艺术而艺术"的诗的形式;反自然主义,反商品化的"纯艺术"。  相似文献   

8.
祁晓松 《文教资料》2011,(22):74-75
陈子庄的艺术成就和艺术思想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可以说具有无与伦比的特殊意义,尤其是他的艺术思想对于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无疑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他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以一种清醒的眼光,站在现代中国画在现代社会的高度,对中国画传统进行批判的审视和扬弃,并由此形成一套自成体系的独立自由的艺术思想和理论。他主张艺术的真,提倡发自天心的机趣。他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自我"精神,他那特有的哲学理念,他颇具传奇的个人经历,以及所处的大变动的特殊历史时期造就了他,他在不断艺术创作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以一部死后可以它当枕头的长篇《白鹿原》奠定了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如果说他的小说创作的历程,是从逐渐摆脱外在精神控制力量的影响达到与现实保持一种"审美距离"的境界的话,那么他的散文的创作也经历了一个从外在"生活体验"到内在"生命体验"艺术视界。  相似文献   

10.
当代乡土诗人田禾在其诗集《野葵花》中写出了家乡的宁静、自然与清新,更写出了家乡人的艰辛、感伤、苦难与坚韧。在中国诗歌多元发展的今天,田禾的乡土诗以他浓郁的乡土风味、独特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形式展示了他的艺术气质与才华。本文是从"看与被看"、"离去——归来"的写作视角来分析诗作的情感,从"传统与现代"艺术形式的融合中欣赏其艺术审美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陆在易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很多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介绍陆在易先生艺术歌曲的创作历程,通过分析其具体作品,揭示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具有三个特色:"大爱情怀"题材选择;抒情吟唱的旋律特色;精雕细琢的伴奏织体。  相似文献   

12.
贝多芬是近代伟大的钢琴家.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将钢琴艺术推向古典音乐的顶峰,他的早期奏鸣曲共有作品11首,音乐风格表现出贝多芬个性,具有气势恢弘的特点,技法上可看出受巴赫、海顿、莫扎特等人的影响.中期共有作品16首,情感和内容极为丰富,体现了贝多芬艺术上的大胆创新.晚期作品5首,具有深刻哲理性,表迭了复杂细腻感情,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炉火纯青的艺术创作境界.  相似文献   

13.
汉高祖对西汉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作为一位特殊读者,他的艺术娱乐需求,推动了娱乐性强的楚声艺术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使楚声、《巴渝舞》等俗乐走进宫廷,登上大雅之堂.他的政教艺术需求,推动了汉代宗庙乐的制作和汉初反思文学的涌现.作为一位特殊作者,他的楚歌创作也对西汉文学起到了重要的示范性影响.由此可见,在古代等级制度下,帝王凭藉国家权力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4.
张裕钊所书《论学手札》是其晚年书法艺术达到高峰时的行书代表作。从书法审美的角度来看,《论学手札》到处充溢着骨气、金石气、书卷气和跌宕之气,很好地体现了张裕钊所倡导的“气之既昌,则无之而不舍”的从艺治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先生在《大淖记事》中精妙地选择和运用叠音词和摹声词等修辞方式,不仅凸显了故乡高邮的地域色彩,而且在刻画人物、表现习俗、描绘情景中达到了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现从修辞艺术的角度,欣赏《大淖记事》中语音非常鲜明的修辞现象,学习修辞方法和技巧,更好地解读原著,作为今天写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作为语言艺术的鲁迅小说,主要使用的是人为符号,但这些人为符号在鲁迅的小说中不仅以鲜明的个性彰显了自身的神采与魅力,而且还有着音乐般的审美效果与成就。鲁迅在小说中不仅通过拟声词和比喻的手法达到了音乐使用自然符号的“真”的境界,而且还在这种真的艺术境界中表达了丰富意味和情感内容,在尽显音乐般的特点与韵味的同时,展示了人为符号的强劲功能。  相似文献   

17.
王昌龄有相当数量的诗歌在意境的营造上受禅宗思维方式的影响,表现了佛理禅意。内容上体现与禅师僧友的密切交游,表达对方外生活的艳羡向往,阐发对佛道禅理的深切感悟;艺术上在禅语和诗性的结合中表现与大自然最深沉的和谐契合,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纯然呈现,表现独具魅力的佛道禅理,借对世事无常、情感幻灭的体证,直接抒情感物、了悟佛性。同时,诗人借以释解其心灵的孤独、郁闷和悲苦。因此,王昌龄“确实是达到了禅境的诗人”。  相似文献   

18.
饶宗颐作为当代学、艺兼擅的学人,其治学与艺术史论、艺术实践有着密切的关联。考察饶宗颐的学术轨辙,可以看出饶宗颐的学术与艺术之间的因缘,以学养艺,以艺促学,是饶宗颐学术与艺术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对叠音词的选择和运用,突显了湘西的地域色彩,在刻画人物,表现习俗,描绘情景中达到了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现从修辞学的角度,归纳出《边城》中最主要的语音规律,了解炼音的方法和技巧,更好地欣赏原著,作为今天写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宗白华的艺术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美学艺术理论的土壤之中,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重生命、崇意境的特点,而且结合他自己精深独到的见解,使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焕发新的光彩。同时,他将这种艺术理想融于艺术创作之中,写下了风格清新、意境深远的诗集《流云》。理论与创作的互证互释,使宗白华的艺术世界成为他审美人生的一种最好的印证和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