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钱钟书学术著作中,文言、白话浅层之分的背后,是古典、现代两套诗学话语之分,更是传统、现代两套学术思维之分。然而,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两套话语、两套思维又交融交错。因而,钱钟书的学术著作呈现出独特的学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学术方面的不朽贡献,不仅在于产生了许多重要学术著作,而且在于创立了一种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独特治学方法。他的治学方法独标高格,主要是打通、参互和比较。 钱钟书在学术研究中,坚持不懈地从事打通学术壁障的工作。他说:“吾辈穷气尽力,欲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为一家。”他的《谈艺录》  相似文献   

3.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一代文化巨匠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钱先生一生专于治学,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的长篇小说《围城》,被许多人视为现代中国文学的登峰之作。《管锥编》《谈艺录》等学术著作,更是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骄傲,成为中国的“文化昆仑”、“当代第一鸿儒”。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存在着探讨话语变异规律的极其丰厚的资源。话语研究对于百年剧变的中国学术流程的考察,具有不可回避性,或具有“不能不”性。只有深入地考察转型中的话语的本质、形态、功能和命运,才能真切地把握20世纪中国学术的生命脉络。论文考察了在西学东渐的全球性对话和旧学更新的现代性嬗变的双重维度中,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话语进行重新编码,及现代话语的创造和转型,并重点讨论了如下原创话语的建构与多声部学术对话:严复的以自由附加物实行多声部学术对话,梁启超重铸旧词以成原创话语的新民话语,鲁迅的“立人”的“第二维新之声”,王国维的“境界”,宗白华的在文化还原中追求原创的“意境”,胡适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十字真言”,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傅斯年把史料、语言、方法置于学科的中心位置,闻一多唐诗研究的年谱学——诗样分析——诗唐观这种相互为用、逐层深化的学术三部曲,钱钟书做得非常充分和独到的通感、诗可以怨、比喻有两柄亦有多边等。  相似文献   

5.
<正>一部好书,会让读者手不释卷,欲罢不能;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会引发业内人士共鸣,促进读者深入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宋锡辉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元理论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作者以其鲜明的问题意识、严谨的学术态度、批判的学术思维、生动流畅的话语,展开了一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画卷。读完这部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的话语系统经历了由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到西方话语的过程。运用这两套话语所编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虽贡献显著,但教训也深刻。这两套话语系统各自的特殊性既赋予所编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不同的时代面貌与学术风格,也导致了各自明显的偏颇。要矫正这些偏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根据中国现代文学的本体规定性和发展的规律性以及它自身所包含的中西知识的内容,采取西方话语与民族话语相结合的方法来编撰中国现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围城》的创作与其文艺观有诸多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印证其价值观和美学理想,其学术和创作可谓殊途同归。《围城》是《管锥编》、《谈艺录》等学术著作中所体现的文艺观在创作领域的反映,为鸟之两翼,可以相互佐证;《围城》体现了其主张的"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的写作风格;《围城》中的婚姻观与钱钟书对于写景的"若即而离",其价值观和美学理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文学理论学科范式是指文学理论工作者基于文学理论学科的本质及其教学实践过程形成的一套共同信念,以及借助这一套信念规范、约束其理论思维与实践操作的模式与手段.壬戌学制创制了一套具有现代理论话语特征的文学理论话语表述方式,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规划,为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提供了一套规范而具可操作性的实施程序,从话语类型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实现了文学理论学科范式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先生世称“文化昆仑”。他的长篇小说《围城》以机智诙谐,才情横溢饮誉海内外。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篇》,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披沙拣金,融广博知识和精卓见解于一体。滴水见光,著从微现,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亦能窥见机智诙谐和识义卓绝两个特点。《读〈伊索寓言〉》是其中的一篇,作者以智慧之笔洞烛世相,以哲人之思观察社会,用幽默语言展人生别开生面之情趣。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学术方面的不朽贡献,不仅在于产生了许多重要学术作,而且在于创立了一种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独特治学方法。他的治学方法独标高格,主要是打通、参互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杨英丽 《考试周刊》2014,(72):173-174
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研究,正在构成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建筑设计,十分有助于建筑设计的创新实践。本文结合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出并分析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力求达到艺术与技术的创新,使之更好地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12.
话语创新首先是依附于语言构词、语言思维的功能体现,是思想创新的前提。现代汉语中的“别”从本义到引申义,具有典型的汉语思维特质。别现代一词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中国文化背后的汉语思维高度契合,是汉语思维之下符合汉语构词规律的中国话语创新与理论创新。别现代一词与汉语思维和汉语构词规律的高度契合表现在:一是汉语思维具象重意特征与别现代之“别”的会意结构;二是“别”“别现代”的汉语思维实质;三是基于汉语思维的别现代理论之涵盖性。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存在着探讨话语变异规律的极其丰厚的资源。话语研究对于百年剧变的中国学术流程的考察,具有不可回避性,或具有“不能不”性。只有深入地考察转型中的话语的本质、形态、功能和命运,才能真切地把握20世纪中国学术的生命脉络。论文考察了在西学东渐的全球性对话和旧学更新的现代性嬗变的双重维度中,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话语进行重新编码,及现代话语的创造和转型,并重点讨论了如下原创话语的建构与多声部学术对话:严复的以自由附加物实行多声部学术对话,梁启超重铸旧词以成原创话语的新民话语,鲁迅的“立人”的“第二维新之声”,王国维的“境界”,宗白华的在文化还原中追求原创的“意境”,胡适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十字真言”,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傅斯年把史料、语言、方法置于学科的中心位置,闻一多唐诗研究的年谱学——诗样分析——诗唐观这种相互为用、逐层深化的学术三部曲,钱锺书做得非常充分和独到的通感、诗可以怨、比喻有两柄亦有多边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存在着探讨话语变异规律的极其丰厚的资源。话语研究对于百年剧变的中国学术流程的考察,具有不可回避性,或具有“不能不”性。只有深入地考察转型中的话语的本质、形态、功能和命运,才能真切地把握20世纪中国学术的生命脉络。论文考察了在西学东渐的全球性对话和旧学更新的现代性嬗变的双重维度中,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话语进行重新编码,及现代话语的创造和转型,并重点讨论了如下原创话语的建构与多声部学术对话:严复的以自由附加物实行多声部学术对话,梁启超重铸旧词以成原创话语的新民话语,鲁迅的“立人”的“第二维新之声”,王国维的“境界”,宗白华的在文化还原中追求原创的“意境”,胡适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十字真言”,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傅斯年把史料、语言、方法置于学科的中心位置,闻一多唐诗研究的年谱学——诗样分析——诗唐观这种相互为用、逐层深化的学术三部曲,钱锺书做得非常充分和独到的通感、诗可以怨、比喻有两柄亦有多边等。  相似文献   

15.
论钱钟书的“诗分唐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艺录》中,钱钟书摒弃旧有成见,结合中西文学现象和诗学话语,在否定社会造因说的基础上,对“诗分唐宋”的理论内涵做出了更为合理的阐释.认为与其将唐诗宋诗视为唐宋两个社会阶段的产物,不如将它们视为创作主体的不同性情心理所造就的两种创作倾向,性情心理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两种创作倾向往往交缠在一起.其具体见解对主张再现说的现代主流创作理论具有重要的纠偏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博学多才,学贯中西,被学术界尊崇为“文化昆仑”。时下,一些学者对钱钟书的学术地位质疑,认为钱钟书治学多是“吊书袋”,在学术上没有重大建树。本文对此持不同的态度,并以钱钟书读莱辛的《拉奥孔》后所著的两篇文章为例,探究其治学门径,认为钱钟书治学严谨,对前人理论采取了“述而有作”的态度。将钱钟书与同时代的学者朱光潜、王朝闻等作比较,更能看到其睿智的光辉  相似文献   

17.
《教育漫语——现代教育生活的领悟》是四川学者纪大海教授的新作。通读之下,不难发现,该书既非一般的专著和论文集,也非地道的杂散文,它将学术问题与生活情趣以及文学笔调有机地交融在一起,读之有味,思之有益,很有启发价值,不失为一部值得隆重推荐的教育科普读物和具有新颖话语表述的学术著作。就教师专业成长而言,书中论及的“教师态度”、“师生关系效应”、“教育中的浮躁问题”、“现代教师的基本品质”、“教师职业倦怠”以及“教育中的官僚化倾向”等,很有分量,几乎每章都有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见解,对于教师如何转变观点,如何健康发…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中,始终存在着一个与学科建设很不切合时宜的“话语”表达问题。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只有走出传统学术表达的“革命误区”,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学术发展的新话语体系,做到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的“信而美”,才能成为一门独立而自成体系的学科,并与国际学术接轨。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问世已一百多年,其中的一些观点至今仍具有真理性;但它的批评史价值不只在于它的一些具体的评论观点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该评论所折射的思维方式、自觉的现代评论话语建构意识和追求学术独立的治学品格更能体现这篇评论在红学乃至我国社会科学学术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20.
话语理解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有别于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学说,而是采用功能语法学、心理语言学、解释学哲学,以及修辞学等学科的理论,试图以理论阐述而不是逻辑推理的方式,揭示话语理解的过程。探讨中首先将话语分为一般话语和修辞格两大类。一般话语理解的研究,沿句子层次的“理解焦点”,到语篇的理解和评价,逐步展开;修辞格理解的研究,分“侧重形式之辞格”和“侧重内容之辞格”两类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