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凤英 《大观周刊》2011,(13):43-43,20
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使用上有所不同的观念已有很长的历史,许多学者也都在致力于对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语言选择和交谈方式各个方面的分析研究。然而,导致男女在会话中产生差异的因素是会变化的,这种理论也因此需要发展,而对社会现象变化及相应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几乎没有。为了帮助人们对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建立一个新的认识体系,本文在简要总结有关语言及性别理论的基础上,以学校环境来研究性别差异在会话中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通天塔》为例,浅析非言语语言是如何进行跨文化的传播,并在跨文化传播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最后作者对影片中跨文化传播的思考。本文选取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非言语语言的传播镜头以及故事,运用霍尔理论从非言语语言的身势动作、空间距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影片中的点睛语句"最暗的夜,最亮的光"可以映射出作者对跨文化传播的乐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非言语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是非常重要,并且呈现积极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马志媛 《报刊之友》2012,(4):148-149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侧重于语言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使用情况。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任何一则广告都要运用语言来表现其主体与创意。本文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分析中英广告传媒语言的特点,以及社会语言学在广告传媒语言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广告语言的制造者与广告受众提供参考,促进广告传媒语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志媛 《今传媒》2012,(4):148-149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侧重于语言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使用情况。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任何一则广告都要运用语言来表现其主体与创意。本文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分析中英广告传媒语言的特点,以及社会语言学在广告传媒语言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广告语言的制造者与广告受众提供参考,促进广告传媒语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辰梓 《大观周刊》2012,(43):31-31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被誉为人类语言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同时为结构主义奠定了基础。本文拟对书中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语言与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以更好地领会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历史和接触语言学角度讲述俄语对维吾尔语伊犁话的影响历史。通过田野调查收集第一手素材,对这些材料进行较详细的分析找出词语借用现象,从而列出分类使用情况。最后以俄语对维吾尔语伊犁话的影响为主阐述两种语言的接触与影响历史。  相似文献   

7.
肖雯 《大观周刊》2012,(25):26-26
奥斯卡?王尔德曾说过:“妇女是妩媚动人的,她们可能从来不想说什么,但是她们一旦说起来却足以使人销魂荡魄。”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女性用语的独特魅力。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日语中女性用语折射出日本社会要求女性谦恭、婉约、有能力营造优美氛围的传统价值观念。日语作为性别差异最明显的语言之一,其中的女性用语更是极具特色。本文将从时日语中的女性用语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
战迪 《编辑之友》2016,(10):83-88
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本质特征之一的语言,对其生成、理解、驾驭是社会互动的基础,也是传播学的重要关注领域.早在五万年前,人类就已获得了口头语言,而文字语言的出现距今不过5000年的时间.口语文化塑造了社会化内容世代沿袭的传统,造就了社会化主体对长者为先的前喻文化的推崇,也形塑了主客体交往关系的亲密无间.文字语言的发明,不仅促进了人们信息传播与接受的能力跨越时空,更促进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不断强化.认知传播学研究,更关注以人为核心的语言使用状况,在词语认知、交际心理认知、主体间言语交往认知以及语言与大脑等问题的关系图谱中,寻求语言学与认知传播交叉运用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9.
韩雪峰 《当代传播》2007,(5):106-107
通过从传播学和语言学角度对言语行为进行分析,本文认为言语行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行为中的人际传播行为,并阐述了言语行为人际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话语是语言学范畴的一个概念,指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的语言行为.按照西方语言学家的研究结果,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文本等存在密切联系而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简言之,话语是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介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寻求与他人沟通并企图影响他人的具体的言语行为,而言语仅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语言和言语是现代语言学的一对重要概念。语言一般指经过规范化了的言语体系,言语即被用来指称语言的个人变体。在新闻实务研究中,我们发觉.大家熟悉的“新华体”语言和“郭玲春体”的语言都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但这种新闻语言白勺.表现功能在反复的使用中也会凝固和耗尽。近几年来,一些新兴的都市报有意打破固有的新闻语言模式,努力摆脱沉重的语言禁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语言文化学角度出发,以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为中心,运用观念分析法,将茨维塔耶娃的诗篇作为研究语料,对"душа"这一核心观念进行研究与分析,阐述出"душа"这一词语的俄语语言图景的丰富含义:精神实质、人内心情感的总和、宗教观念中的灵魂、人的本性。并且在俄语中经常把"душа"这一词语隐喻为:人、鸟、容器、街道、客观实体。  相似文献   

13.
论主持人言语壮春雨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现象。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交际的工具,而且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心理学家把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分开,指出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社会现象,而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本文所阐述的主持人言语,即主...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当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内进行交际时,由于交际环境不同,就各自形成一系列不同的运用语言材料的特点,从而构成了言语的功能变体,简称语体。一些有语体色彩的语言材料同大量中性材料在特定言语环境中的组合就构成特定的语体。所以当我们研究一种特定语体的时候就不能不研究它的言语环境和在这一环境制约下选择、运用语言材料的特点。一旦人们把握了该语体的特点,那么他们对该语体的运用、欣赏和研究就会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视听语言一直以来是影视艺术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本文以影片《雏菊》为例,从视听语言切合影片主题、丰富人物形象塑造、渲染影片情绪基调对其视听语言在影片中的运用加以分析和理解,旨在强调视听语言在影视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引入社会性别视角考察当前的贫困决策中存在的性别盲视现象。研究表明,以"家庭"和"户"为单位的贫困决策无视了家庭内部的两性不平等现象,并将其置于公共政策的作用范围之外;在贫困决策中存在着对性别平等的误读,将性别平等诠释为绝对的一致性;贫困决策仍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女性仍处于从属地位;贫困决策中未纳入社会性别意识。实现两性平等,要求我们构建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贫困决策,应当体现因男女的性别差异造成的差别,充分考虑贫困决策对男女两性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种语言承载一种文化,一种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相应的语言中;社会文化以语言的形式加以表现,个人的文化也会以语言加以表现,因此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学习一种语言只有探明该语言中真正的文化内涵,才可以说掌握这种语言。而当我们运用了恰当的方法,比如与本族语语言及其文化相比较的方法去学习或研究一种语言时,我们会发现,其实学一种语言并不枯燥,而且运用这种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之功效。中国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宗林教授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在借鉴国内外前沿理论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结合该学科教学及科研的最新发展动向撰写而成了《英汉语言文化学》这本著作,它涉及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体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领域,是对语言、文化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综观全书,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相似文献   

18.
林新 《新闻记者》2006,(11):26-28
新闻报道首先是对语言的运用,因此语言学方面的分析对于任何一个新闻报道来说,都是最基本的。而自索绪尔以来,语言学家的研究一步一步地告诉我们,语言在“所指”之外,还有着丰富的“能指”:而且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一次次的“复制”、“拷贝”能不断地加重语言的“能指”功能。也就是说,语言在除了说明是什么之外,还能表达什么;一个语词在运用的过程中,会被附上表达者各色各样的心理色彩或意识色彩。有些语词的“能指”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被逐渐固定下来,就成为特殊用词,专门指代某类“意识”。换了一个时代,社会背景虽然不同了,但使用者再用这类语词.虽然言者可能无意,听者却可能“听”出言外之义来.因为该语词的“能指”仍会把其所指代的意识明确地表述出来,这是语言隐性功能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9.
车录彬  陈欢 《军事记者》2006,(12):27-28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传播时代,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随着传媒影响力的增大,新闻语言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也越来越大。作为一门研究新闻语言的新兴学科,新闻语言学着力于研究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语言的使用状况、特点、规律和实际效用。而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新闻语言学交叉学科的特点,其发展受到了语言学、传播学和新闻学等相关学科的影响。因此,对新闻语言的研究,可以从这三门学科的视角来关照,探寻它的特点和发展变化。一、从语言学的视角看语言学有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之分,新闻语言学归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20.
对张琪玉教授在《情报语言学基础》和《情报检索语言实用教程》等论著中系统构建的情报语言学研究方法体系在其研究中的实际运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从情报语言学研究方法应用的角度深入体会张琪玉教授的学术精神,探讨研究方法对于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及其对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