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三个相互关联的主体、三个重要因素.书籍、刊物的编辑过程是组织、处理稿件的过程.稿件是作者创作、编著的,编辑组织加工稿件并印刷出版以满足读者需要,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和中介作用,也可称之为"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和提高,要求报刊质量不断有所改观。而报刊质量的高低,就一般情况讲,主要取决于作者和编者。作者和编者,一方是供稿即提供信息;一方是选稿即选择(加工)信息。既有供稿与选稿、提供信息与选择信息之说,就有个供稿或优或劣、稿件被选与被废的问题。凡作者,大都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好的,总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稿件能够发表,求得社会承认,产生社会效益。但是,事实上,某些作者怀着希望寄出的稿件又确实不能被采用。原因何在?主要在于作者的稿件质量不过关。归纳起来,大致有这  相似文献   

3.
张海燕  张和  鲁翠涛 《编辑学报》2017,29(2):168-171
以《肝胆胰外科杂志》编辑部2015-01-2016-07发现的疑似代写代投的86名作者的基本信息及其所投的93篇稿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这些稿件的作者信息量少,部分作者手机号码与单位归属地不符,邮箱、用户名、密码呈以“作者姓名+后缀”批量化命名,与作者沟通也有较多疑点;稿件学术不端检测重复率虽低,但一稿多投现象严重,数据经不起推敲,某些特殊格式也有迹可循.通过对作者基本信息进行审查,编辑特别是初审编辑可以尽早发现代写代投稿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失.  相似文献   

4.
针对《陆军军医大学学报》近期发现的4起同一稿件不同单位不同作者多次投稿行为(一稿多卖)进行分析,并追踪其2017年10―12月来稿中代投论文退稿后的发表情况。结果显示,截至2022年8月,93篇代投论文退稿后在CNKI数据库中能检索到有41篇正式发表,其中有6篇发表论文署名作者及单位与退稿稿件署名不同,提示存在一稿多卖。医学期刊编辑应重视对此类稿件的甄别和审查,注意辨别稿件的真实性;建立医学期刊学术诚信平台,鼓励论文数据共享;加强对作者的教育和警示;建议国家制定对第三方中介的惩处政策,严格防范第三方买卖论文的学术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5.
郭红明 《编辑学报》2015,27(1):21-24
在稿件退修过程中,编辑和作者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能促进编著双方信息交换和优化,提升稿件质量,培育优质作者群体.编辑应根据自身在稿件退修中的职责、作用及要实现的预期目标来明确其角色和定位:因“人”制宜的了解者、“辅”而不越的指导者和“严”而有据的评价者.编辑应从多方面促进与作者的互动,其中: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是根本;树立公关思维、讲究沟通艺术是关键;提高职业素养、完善知识结构是基础;达成目标契合、促进共同发展是前提.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作者身份识别是语言文体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利用文本特征的身份识别也是文本挖掘的重要任务。在开放和虚拟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的作者身份或发布者的识别难题和传统作者身份识别方法在处理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方法/过程]将复杂网络理论引入该研究领域,在利用传统文体学特征识别作者身份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文本词共现网络模型及其指标特征改进相关算法,使用文本文体学特征和文本网络模型度量指标构建作者风格特征集合,通过计算文本间风格相似度进行作者识别。[结果/结论]基于复杂网络模型的作者身份识别方法可以有效的利用作者风格特征,提高识别的精度,与其他算法的对比试验表明其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刘婷婷 《编辑学报》2013,25(6):562-563
分析中介来稿的特点,提出有效识别并防范中介来稿,减少一稿多投的办法:通过执行有效规章制度,端正作者投稿意识,以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8.
吴艳妮  周春兰 《编辑学报》2015,27(4):361-362
以《护理学报》为例,总结科技期刊编辑审稿过程中对学术不端论文的识别.对于“枪手”论文,可从与作者电话沟通中识别,从审稿费汇款信息识别,从网站投稿注册信息识别,以及从作者所在科室与论文研究方向吻合度识别;对于篡改或伪造数据论文,可通过仔细审查文章数据,分析数据与所得统计结果之间是否存在漏洞或矛盾之处,若有质疑则要求作者提供数据输入统计软件的原始表格及统计软件所导出的原始分析结果;对于抄袭中文论文者,可通过多个学术不端文献检测软件结合Baidu、Google等网络平台进行多重检测;对抄袭外文论文者,可通过论文的语言表达、与作者交流等途径识别.  相似文献   

9.
编辑加工是每个责任编辑都必做的工作。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三个目的:(1)提高稿件的内容质量,增强稿件传达信息的准确性;(2)提高稿件的内在形式质量,增强稿件整体逻辑结构的正确性;(3)将作为个体精神产品的稿件规范化为社会可接受形式,并使之从稿件形式向书刊形式转化,对稿件的外在形式进行设计,即稿件的版式设计。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的,编辑必须在头脑中进行作者思维坐标、读者思维坐标和编辑思维坐标的变换。一、从作者的思维坐标读稿与修改稿件最主要的功能,是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观点、知识、体验等等。为了更好地…  相似文献   

10.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期刊编辑加工过程中的三个主体活动,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期刊是向社会、向企业传播文化的产品,它不仅包含着作者的劳动成果,还包含着编辑的劳动成果。作者是直接从事书稿的写作活动,创造具有独造性的智力产品的人。作者的思想、学识和风格决定了期刊的质量和价值,而编辑则根据期刊的宗旨,从实际出发,修改作品,使之更优秀,更完善,更能为读者所接受。根据书刊编辑学的观点,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编辑与作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作者撰写稿件,编辑对作者的稿件进行选择、整理和修改,从而产生了可以传播和保存的刊物。作者提供的稿件是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作者的劳动,就没有可供编辑修改、读者阅读的作品;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没有编辑人员的加工,作者的作品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文化财富、精神食粮。编辑与作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作者的著作活动与编辑密切相关。作者想将他的作品在读者群传播、交流,首先要经过编辑人员的筛选。从某种意义上讲,编辑决定了作者的命运,所以编辑的支持和帮助对作者很重要,作者可以根据编辑所提供的读者信息、出版信息,制订和修改自己的撰稿计划。另一方面,编辑...  相似文献   

11.
王雁  苟莉  刘丹  杜亮  胡川 《编辑学报》2018,30(2):171-173
总结《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近年工作中发现的疑似代写代投来稿的典型现象,并结合技术手段甄别代写代投来稿。提出在杂志层面可以升级在线采编系统拦截软件代投、初审阶段通过技术手段筛查、稿件编辑阶段通过请作者提供原始数据及图片、建立更完善的服务流程等方式,尽量防范代写代投来稿,从而降低刊文风险,减少人力、财力、物力损失,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建立一种纯净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12.
贝叶经是一项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具有历史、宗教、文化和科学等多方面的价值。由于制成材料、保存环境等原因,如今贝叶经正处于严重濒危状态。对贝叶经进行数字化、构建贝叶经数据库对于保护与传承贝叶经具有积极的意义。结合贝叶经的特点,借鉴国外有关贝叶经数据库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我国贝叶经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相关内容,如资源选择、信息采集、数据加工和提供检索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突出了该数据库的三维立体呈现和提供全文检索与多种语言检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韩志伟 《编辑学报》2015,27(5):461-463
提出科技学术期刊稿件档案化管理的3条原则,使档案化管理有了统摄的主线;给出一稿一档并以稿件所遭遇的路径来分类的管理方法,并具体给出稿件档案应具有的内容列项.论述稿件档案化管理的意义:稿件档案是期刊的信息资源,而且是增量资源,是可溯源式利用的资源,其价值取决于对此资源的发掘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稿源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王青 《编辑学报》2004,16(1):20-21
稿源是科技期刊的信息输入,直接影响到科技期刊的质量.对稿源的优化控制就是要做好选题组稿工作,加强编辑的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一稿多投"、"一稿多用"与稿件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彩霞 《图书与情报》2006,(2):57-59,65
学术稿件具有作者独享的知识产权。我国法律法规对未刊稿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缺位,导致“一稿多投”和“一稿多用”的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但出版单位对作者稿件的处理也存在几种可能侵权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宋春元  游小菊 《编辑学报》2019,31(3):331-334
稿源质量是决定期刊质量的首要因素, 争取优质稿源是提高期刊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面前,必须强化拓展优秀稿源的重要性。如何促进稿源质量稳步提高,如何寻找优质稿源,是摆在每个期刊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以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类两大期刊为例,通过对稿源深入分析,将定性指标进行量化,找到不同院校层次稿源的特性,给出邀约优质稿源的着力点和侧重点,探寻提升稿件质量的具体措施和方案,以为编辑的选题和组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陆宜新 《编辑学报》2013,25(4):352-353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一个主要环节。在整个审稿过程中,编辑的作为非常重要:不仅要做好初审和选择审稿人的工作,还要加强与审稿专家的沟通和信息服务、编辑与作者的沟通、核查专家审稿意见以及复查修改稿等工作,以实现编辑的作为。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尝试优质论文二次发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期刊集群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形成栏目特色、强化刊物传播力、整合集群竞争力3方面分析优质论文在科技期刊二次发表的价值,提出集群内基于中英文刊、核心普通刊、跨学科刊和集群信息论文库的二次发表的做法,认为应注意优质论文二次发表的条件、发表时机和著作权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期刊群体约稿的选题特点及约稿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珍 《编辑学报》2016,28(2):169-171
针对《煤炭科学技术》的群体约稿情况,总结出群体约稿的选题具有不宜更改性、时间性强、前瞻性与研究热门性兼顾、科学性和逻辑性兼顾等特点.分析采用函件、电话、短信和直接拜访等单一约稿方式进行群体约稿的局限性,认为应依次采用发函件、发短信、打电话3步走的方式进行群体约稿,通过函件发送约稿函通知专家、发短信提醒专家、打电话落实撰稿专家,并不定期地“催稿”.采用这种约稿方式,2014、2015年《煤炭科学技术》组织了2期特刊,提高了稿件质量和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