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我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我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体育系统体育场地的结构类型不尽合理、地区分布发展不平衡、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开放率和利用率不高、大型竞赛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场地被占用问题依然存在等,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比较与第四次全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数据的变化情况,对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的分布、开放、运营、增加和新兴项目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对我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的建设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将湖北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与全国进行对比,对湖北省体育场地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体育场地建设的主要问题是:①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投入严重不足;②场地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③教育和体育系统场地开放程度低,场地资源浪费严重。  相似文献   

4.
徐德刚 《体育世界》2008,(11):86-88
在调查研究、文献整理和实地访问的基础上,对涉及知识工作者体育文化中的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锻炼情况及体育消费等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提出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重视体育竞赛、加强体育指导宣传、创建良好的环境、改善消费行为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国栋  姜伯乐  张莉彩 《精武》2013,(35):133-13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对温州市鹿城区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温州鹿城区农村中学存在着场地和器材设施不够齐全,体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现有场地利用率低的现象,限制了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本研究为改善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以及提高体育教学,体育训练等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探索体育文化建设路径,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新时代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先进的体育理论和成功的经验总结是体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保障。论文采用文献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连云港市的体育文化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得出当前连云港市的体育人口不多、体育场地不足、体育产业不强、体育赛事不出名四大问题,针对上述四个问题,研究者提出连云港市体育文化建设的三条路径:(1)强化本土体育赛事和引入体育赛事的融合;(2)重视体育产业结构升级与旅游推广的组合;(3)突出体育广场和体育小镇的特色文化建设。充分结合泛长三角地区规划,发挥连云港市环境、区位优势,实现连云港市城市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姜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0):55-56,1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苏锡常地区高校为例,就体育场地设施等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场地设施不足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主要表现为体育课时间安排的科学性、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等所受到的制约。建议加大对高校体育场地建设的投入,从总体上增加体育场地的数量。根据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锻炼的实际需求,建议改善体育场地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郑颖颖 《精武》2012,(21):77-77,79
温州地方武术的特色就是温州南拳,它正一步步被世人所淡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西方城镇文化、休闲体育、竞技体育给农村生活带来了较大冲击,对在农村群众中开展民间武术文化开发与保护的研究温州南拳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与学术界不够重视,对温州南拳文化价值缺乏科学评估,保护观念滞后,缺少专业人士正面引导和相应保护资金,对温州本土武术文化的生存状况、消失状况认识不清,因此,农村空间是民间传统武术主要扎根的地方,温州南拳逐渐被挤出村民的生活领域,原因是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温州南拳的生存空间正在缩小,许多民间武术文化特性也正在流失。而相关部门在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对民间武术教育,活动开展也不重视,人才的培养体系、民间武术文化教育的缺乏、传承渠道不畅等,导致许多民间武术拳种远离了农村学校教育,对新生代农村学生来说本土民间武术文化越来越陌生。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第5次全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数据的详细分析,充分比较与第5次全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数据的变化情况,对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的分布、开放、运营、增加和新兴项目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体育场地建设要依据城市发展科学规划,满足竞赛训练和全民健身的需要,并要明确不同阶段的建设重点和建设方向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体育文化,就是人类在所有的体育现象及促进体育发展的活动中,在价值观念、精神状态、情感倾向等层面,在理论认识、方法手段、技能技术等层面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与在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1]。一、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存在现状及分析我校的体育器材已基本达到乡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标准。与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相关数据比较:2003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3平方米,贵州省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温州地区社会体育发展环境、体育人口现状及体育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温州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体育健身资源分布不平衡;社会体育指导员总量有待于进一步增加,体育健身组织网络较为健全;②体育人口低于全国和浙江省的比例,女性体育人口多于男性,城市体育人口多于乡镇;③温州地区城乡居民倾向于选择简单易行和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且喜欢集体活动,男女对体育锻炼场所的选择和体育消费上有差别。  相似文献   

12.
李继伟  张永军 《体育与科学》2005,26(5):30-33,44
本文通过对域外文化产业和统计范围的界定分析,阐释了体育并不固守自己的生活实践领域,越界向着文化产业的领域推进、扩张、交汇;现代商业体育的发展受惠于文化产业,体育固有的酒神精神和悲剧精神是现代性条件下商业体育发展的内在因素,而文化产业中的电视转播广告又是商业体育兴盛的主要外在动力.鉴于商业体育这种内外因,现代体育的商业化倾向可能淡化体育自身的运动效能,政府政策调控可使商业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域外文化产业和统计范围的界定分析,阐释了体育并不固守自己的生活实践领域,越界向着文化产业的领域推进、扩张、交汇;现代商业体育的发展受惠于文化产业,体育固有的酒神精神和悲剧精神是现代性每件下商业体育发展的内在因素,而文化产业中的电视转播广告又是商业体育兴盛的主要外在动力。鉴于商业体育这种内外因,现代体育的商业化倾向可能淡化体育自身的运动效能,政府政策调控可使商业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从文化生态视域分析河西走廊休闲体育的发展困境,探寻破解对策,以期优化河西走廊休闲体育的文化生态发展路径。结果显示:河西走廊休闲体育的项目发展受到文化和环境的共同制约,当前因只注重环境方面的区位优势,进而呈现出以下发展困境:民众之需难获重视,项目设计难融其中,市场活力难以激活。建议从文化生态视域提出搭建“传统+现代”的休闲体育平台,融入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休闲体育故事,吸收社会力量参与休闲体育运作管理,以期为河西走廊人民的休闲体育生活提供优质的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冲突的视角解读现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研究认为,由强势文化所代表的文化帝国与弱势文化意义上的文化部落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表现出的张力越来越明显。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要想在世界体育文化的舞台上占据一定的版图,并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勃兴理念,需要植根民族文化传统,加强体育文化间的对话会通,自觉克服"文化部落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的束缚。  相似文献   

16.
温州南拳是浙江温州地区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温州南拳的历史、发展现状与问题,论述保护与传承温州南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探究保护与传承温州南拳的具体措施,为实现温州南拳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对温州地区外来务工人员体育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卫生知识与方法严重贫乏,获得体育知识的来源是被动的;体育态度比较消极,对体育的功能与作用、内涵与外延缺乏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育活动行为严重滞后,体育人口仅占被调查人数的5.5%,超过50%的务工者很少或从不间接参与体育活动;非实物博弈型体育消费行为较为突出。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竞技体育的社会意义进行论述,认为:(1)竞技体育是宣言书,国家对竞技体育设立了长久目标,竞技体育取得的成就显示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2)竞技体育是宣传队,竞技体育的发展向人民宣传体育文化、提供体育物质;(3)竞技体育是播种机,它在人民群众队伍内播下了体育的种子。同时,分析了竞技体育推进体育公共服务的作用,认为:(1)竞技体育组织制度具有借鉴性;(2)合理的竞技体育制度文化,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3)完善基础设施,为开展公共服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4)高尚的竞技精神,为文化传播提供更加坚实的壁垒;(5)竞技体育人才,是公共服务发展的促进因素;(6)丰富的体育活动,为公众拓展了社会视野。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族传统体育不但能够健体强身、维持民族的强壮与生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体育这一特殊的文化形态中发扬民族的精神情趣。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符合各民族人民感情的需要,又能够起到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完善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俗体育是指在体育中能够体现某一民俗活动功能和文化意蕴的体育。民间体育是在民众中开展的、非官方的体育。传统体育是指人类历史上已创造并衍传至今,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民族体育是反映和承载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并为民众共同享用的民族整体的体育文化。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的关系错综复杂,民间体育包含民俗体育,传统体育包含民俗体育,而民间体育与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与民族体育以及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之间,相互交叉、重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