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提升了知识产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专利分析及风险预警,以制定企业竞争策略,避免可能的知识产权纠纷。然而,传统的专利分析对专利诉讼分析重视尚显不足。本文从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诉讼外国公司一项专利无效的案件出发,指出缺少专利诉讼分析的专利分析结论所存在的缺陷,并且以磷酸铁锂的专利诉讼实例深入分析如何通过专利诉讼分析提高专利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通讯行业专利诉讼倾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通讯行业专利诉讼案件不断增加,非生产型企业在专利诉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给相关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是,对于专利权人发起专利诉讼的意愿和倾向,并无量化指标。本文通过定义专利诉讼倾向,测量通讯行业著名生产型企业和部分非生产型企业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的意愿和倾向。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非生产型企业的专利诉讼倾向远远高于生产型企业,专利诉讼倾向与产品类型、公司所在国家和诉讼持续时间等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张运生  赖流滨 《科研管理》2022,43(9):149-158
    专利联盟能否帮助联盟成员防范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基于联盟学习、合作竞争和社会网络理论,着眼于专利联盟网络,以2006—2018年MPEGLA管理的12个专利联盟成员为样本,通过14 454组配对,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专利联盟对遭受联盟伙伴专利诉讼的影响机制,并分析探索式合作、竞争性学习、网络中心位置和技术相似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专利联盟与遭受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强度呈正向关系,探索式合作、竞争性学习和网络中心位置显著削弱专利联盟与专利诉讼的关系,而技术相似性显著强化专利联盟与专利诉讼的关系。本文拓展了专利联盟对联盟伙伴互动的影响路径,对于高技术企业有效利用专利联盟并防范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各大厂商之间专利大战也相继登场,本文着眼于苹果与三星之间一个关于"滑动解锁"功能的专利,对该专利的技术方案及涉及该专利的侵权诉讼案相关情况和诉讼历程进行了介绍,并着重介绍了关于该专利的两次CAFC的具体判决意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专利申请和专利诉讼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有必要厘清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首先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专利申请和专利诉讼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表明专利申请与专利诉讼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分析表明,专利申请与专利诉讼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其中,专利申请对专利诉讼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专利申请的增加将导致专利诉讼在未来的涌现;与此同时,专利诉讼对专利申请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意味着专利诉讼的增加将促使专利权人提出更多的专利申请。  相似文献   

6.
我国专利侵权案件逐年高速增长,频繁的专利侵权诉讼会对企业造成严重冲击。在此背景下,针对专利诉讼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专利司法保护制度下的企业专利诉讼决策行为,然后建立了专利诉讼风险分析模型,以侵权人败诉率、赔偿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对我国专利诉讼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专利类型、权利要求数、原告的类别、案件的审级等变量对侵权人败诉率有显著影响。专利类型、侵权行为数量、请求赔偿额、诉讼地区、诉讼年份变量对赔偿额有显著影响。提出了基于专利诉讼风险分析的企业专利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专利诉讼不再仅仅是法律问题,也是专利资源与企业竞争战略相结合的产物.在分析专利战略和企业专利诉讼行为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间专利诉讼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本文提出了专利诉讼行为的交易、掠夺、投资和防御四种模式,并进一步对四种模式的内涵、专利战略的运用、诉讼资源获取、资源集中程度、议价优势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了企业专利诉讼模式与专利战略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关联性,为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有效解决专利纠纷冲突、预防专利诉讼风险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8.
对美国云计算专利诉讼案件的调查发现如下特点:首先,非实施性专利实体(NPE)已进入美国云计算专利诉讼领域,而诉讼被告几乎囊括了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各大型企业;其次,讼争技术领域较为集中,尤其是国际专利分类号为G06F的云存储计算专利技术较多;第三,受诉法院主要集中于联邦德州东区法院与特拉华州法院,被告通常运用的诉讼对策是反诉及管辖权异议;最后,案件一般以撤诉、双方和解结案,判决极少。由于《美国专利改革法案》对单一程序中被告数量的限制,新近云计算专利诉讼基本为单一被告。对美国云计算专利诉讼情况的调研将为我国企业参与云计算专利竞争,合理进行专利布局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张玉蓉  袁春生  余翔 《科研管理》2010,31(4):119-126
摘要:为探讨金融商业方法专利诉讼策略,本文研究了专利价值和专利公开程度对金融企业专利诉讼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价值越大的专利或公开越多的专利,诉讼的可能性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专利公开对诉讼行为的影响因专利价值不同而有所差异。当专利价值较低时,该专利引证的专利技术文献越多,专利权利人提起诉讼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0.
张米尔  国伟  曲宁 《科研管理》2018,39(1):135-142
近年来,专利陷阱及后续的专利诉讼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日益凸显,应对这一态势的重要手段是专利预警。专利申请书是最早公开的专利文献,以此为突破口,对申请书的特征字段进行分析,构建申请特征与专利诉讼的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权利要求数、引用专利数和技术宽度与专利诉讼发生概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是与专利诉讼密切相关的关键特征。因此,针对目标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利,可以此回归模型为定量分析工具,筛选出易引发诉讼的高风险专利,从而利用最早公开的申请信息开展专利预警。  相似文献   

11.
漆苏 《科学学研究》2013,31(8):1191-1197
 以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专利侵权诉讼风险为研究对象,将企业专利侵权纠纷划分为默认、协商、诉讼和禁止四阶段,构建了企业专利纠纷发展动态模型。通过对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专利侵权案件实证研究,证明当两家企业处于同一、相似技术领域,发生专利侵权诉讼的可能性增加;伴随企业雇员增加、模扩大,企业之间发生专利侵权诉讼的可能性也显著增加;而主要作为被告的中资企业, R&D投入增强可能提升专利侵权诉讼发生的概率。提醒企业开展专利清查和专利侵权诉讼预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漆苏 《科研管理》2014,35(11):139-145
从专利属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企业未来遭遇海外专利侵权诉讼的风险因素。以专利授权为分割点,将专利属性划分为品质属性和价值属性,运用权利要求数量、后向引用和专利家族三个变量描述专利品质属性,运用专利权维持、专利授权后审查、向前引用、专利权交易和专利权融资担保等变量来描述价值属性,进而分析专利品质属性、专利价值属性与专利侵权诉讼的关联;以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专利侵权涉案专利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未来发生侵权的可能性,不仅与专利授权时的品质属性相关,同时与授权后专利运行中形成的新的价值属性相关;上述属性上的差异,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市场上高风险专利,进而预测企业未来发生专利侵权诉讼的可能性。研究成果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实施专利清查和专利风险预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专利联盟与专利使用效率的提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累积创新环境下,专利产生了其所特有的协调成本、机会主义成本、诉讼成本等交易成本。基于对上述专利特征的研究,本文研究表明专利联盟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累积创新专利所带来的协调成本、机会主义成本和诉讼成本等交易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专利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专利维权方式中通过司法诉讼,专利权人获得的保护手段和保护力度相对而言最强,但实践中专利维权存在"时间长、举证难、成本高、赔偿低"等状况,为了从实证角度分析专利维权尤其是侵权诉讼的周期,从而为有关机关决策提供参考,本文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包括三家法院成立前对应法院)以及深圳、长沙、武汉、杭州、南京、济南、成都、沈阳、郑州、西安中级人民法院作为样本法院,以样本以及多家中级法院在2011—2015年度(取样周期)内审结的专利侵权案件为统计对象,以案件所反映出的专利侵权诉讼周期为重点,分析样本法院专利侵权诉讼周期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的专利确权纠纷解决机制承袭了德国的二元制体系,法院在瑕疵专利的侵权诉讼中无法对涉案专利的效力问题作出认定,导致现有救济模式的适用范围受限且救济成本较高,影响了诉讼效率与公平。为探究专利侵权诉讼中瑕疵专利的司法优化路径,引入以权利抗辩为核心的专利无效抗辩权,以公定力理论对行政确认行为在民事侵权诉讼的柔性限制、权利抗辩对请求权效力问题的回避,以及民事诉讼中将行政确权行为作为优势证据来论述专利无效抗辩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专利诉讼战略来获得竞争优势。笔者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博弈的视角建立企业专利诉讼的博弈树模型,对企业间的专利诉讼战略进行分析,并重点对专利钓饵的诉讼战略进行论证。结果表明,企业专利诉讼战略的根本动机是通过司法手段,战略性运用专利获得利润最大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有效应对专利诉讼国际化、多样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自公元前250年被发明以来,电池已走过一段漫长的旅程。它从最初内置铜管、铁棒等物质的卵形陶罐,华丽变身为精致的"纽扣"、圆柱、长方体等形状。更重要的是,技术的不断革新使电池工业实现了一次次重大飞跃。电池"变形"究竟经历了一段怎样的旅程?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以来,智能手机行业专利大战风起云涌,苹果与三星、苹果与HTC、诺基亚与苹果、微软与摩托罗拉等各大手机巨头之间的专利诉讼案频发,而诉讼额高达数十亿美元,除了智能手机厂商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之外,还与其市场策略和营销手段密切相关。在上述多个专利大战之中,以苹果与三星专利诉讼最为引人注目,苹果公司在专利诉讼策略、核心专利技术的保护以及胜诉后的结果影响都给予国内智能手机制造商在专利申请布局方面很多的启示。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苹果与三星专利大战中胜诉的6件专利中,其中3项发明专利均为人机交互技术,而剩余的3项为外观设计专利。本文将从苹果的专利诉讼策略以及苹果胜诉的这6件专利进行分析,以期给国内企业在人机交互技术方面的专利布局带来一些启示,从而在未来的专利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毛昊  尹志锋 《科研管理》2019,40(4):190-202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我国专利诉讼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大量出现借助同一专利反复发起诉讼的情况。基于2000-2014年我国专利民事侵权诉讼数据,本文识别出发生过多次诉讼的专利,并进一步对其基本特征及诉讼结果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第一,与美国进入庭审阶段的多次诉讼发起人多为败诉不同,我国多次诉讼专利原告在进入庭审阶段后通常胜诉,尽管停止侵权诉求(取得市场禁令)更容易获得法院支持,但损害赔偿金额却未与多次诉讼产生显著的正相关性(表现为负相关)。第二,我国专利诉讼案件中大量使用了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但在控制年度、产业、地区等变量后,发明专利被用于多次诉讼的倾向显著更高,这与总体诉讼样本中涉及发明的比重不高形成了鲜明反差。第三,多次诉讼专利具有地区和行业集中特征,东部出现多次诉讼专利的概率较小,制药、化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产生多次诉讼专利的概率显著低于传统制造与机械行业。本文的实践应用价值和政策指向在于,通过对多次诉讼专利的分析为解决我国本土重复侵权、策略性商业维权以及可能的专利滥诉和司法逆向选择问题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张米尔  国伟  李海鹏 《科研管理》2016,37(6):127-133
近年来,专利诉讼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深刻影响着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的格局。以智能手机产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揭示诉讼主体间的复杂关系,比较分析诉讼主体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诉讼主体的关键特征,并对诉讼主体进行类型划分。研究表明,诉讼主体在起诉频度、被诉频度和网络位置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在领先企业和追赶企业以外,还存在两类被忽视的诉讼主体,主要为从事专利运营的专业机构;应对专利诉讼不但要重视传统的行业竞争者,而且要高度警惕以上非传统的诉讼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