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抓新闻”和“做新闻”是两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有人可能会认为抓新闻和做新闻只有说法不同的区别而无根本性的分界,的确,如果我简单地笼统地分析这两个概念的话,确实可以这样认为:仅就完成新闻采编工作而言,两者是一致的,而且事实上我们也往往混用这两个词,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两种提法所包容的记者思维观念,我们就会发现,这两个词其实反映了  相似文献   

2.
赵太常 《传媒》2002,(11):28-29
关于“基本真实” 在新闻报道中,人们或有关部门评价一件新闻作品时,常常使用“基本真实”或“基本属实”这两个用语。“基本真实”与“基本属实”其实是一个意思。 那么什么是新闻的“基本真实”呢? 首先,要弄清“基本”一词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基本一词的解释有4条,即;①根本;②根本  相似文献   

3.
“导向”是个使用频率很高又非常年轻的概念。《辞海》里没有这个词。与“导向”相近的词有两个,一个是“导”,一个是“引导”。“导”有四个义项:引导,疏导,传导,开导启发;“引导”有两个义项:带领、向导,导引。据此,可以把“导向”概括为引导,即引领指导;或指向,即指引方向。从这里可以看出,导向有着鲜明的主观色彩和明显的倾向性、指向性。 谈到舆论导向,从传统新闻学的角度讲,我以为可以据此概括为:建立在新闻事实基础之上的某种意见表达、思想倾向或政治倾向;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则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传者立场、观点、…  相似文献   

4.
新闻理论的探讨苏联《新闻工作者》杂志,从一九八年第一期起,讨论了新闻的现实性问题。讨论涉及了这样一些内容:什么是现实性?材料的现实性取决于新闻记者吗?能否把现实性与时效性等量齐观?日报与周刊的现实性有无区别? 讨论认为,“现实性”是个涵义广泛的概念。把“现实性”这个词说成是“对当前非常重要的”,或“迫切的”、“刻不容缓的”,都不能充分地反映这个概念的本质。写现实性的  相似文献   

5.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第一时间”四个字,从网络上可以浏览到无数结果。通过检索,可以看出这一词组问世最多只有四到五年。“第一时间”,曾经给人们以“鲜活”之感,媒体纷纷采用,如今已为百姓所熟悉。人们知道,任何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各媒体都会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绝不会在“第二时间”。于是,一些认真的受众提出疑问:“第一时间”到底是什么概念?可以想象,媒体的初衷,是为强调时效性而巧妙利用了“新闻事件最近点”原理而使用了“第一时间”字样,以此包装自己、增加新闻卖点。同时也是为了向受众传递这样的信息:本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是…  相似文献   

6.
一、载体论与本体论《新闻大学》第17期发表的王洪祥同志的《有关信息和新闻的几点断想》,观点新颖,发人深思。但在这篇论文中,有两个提法,有点自相矛盾。一是“新闻是信息的载体”,指的是载体与载波的关系,新闻是“载体”,信息是“载波”;另一是“新闻是社会上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指的是种属关系,新闻是“种”,信息是“属”。王文前一句说新闻是“信息的载体”,后一句话又说新闻是“……的信息”,那么,新闻究竟是信息还是  相似文献   

7.
把事实看作是新闻的本体,一直被认为是无可辩驳的真理,只是“信息”概念出现后我们才“反观”到“事实”概念被作为新闻本体的时代局限性。在我国,把信息看作是新闻的本体只是最近十多年的事。“信息”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概念的出现则是和本世纪40年代以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创立和广泛应用分不开的。信息是这“三论”的最基本的概念。在新闻理论领域,随着信息概念的引入,分出了新的学科——传播学,在理论新闻学中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系统理论新闻学。在传播学和系统理论新闻学中,信息是新闻  相似文献   

8.
“新闻根据”与“新闻由头”是新闻报道中经常涉及到的两个概念,有不少人将之相提并论、等同视之,有的新闻辞典也说“新闻根据又称新闻由头。”其实,这两个概念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辞海》对“根据”一词的解释是:“依据;出处;来源.”新闻根据,即新闻报道的依据,换言之,即新闻报道赖以存在的决定因素。新闻根据是新闻报道的前提与基础,一篇新闻一定要有新闻  相似文献   

9.
信息与情报     
信息与情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这两个词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在西文中,信息与情报是一个词(information),人们由于翻译的不同,加上信息与情报二者之间确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在使用中,产生了不少混乱。如有人讲: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有人却将“信息”换成“情报”,认为今天是“信息化社会”,而又有人说是“情报化社会”。为分辩这二者的异同,笔者试据一些论述信息或情报的文献资料,加以对比分析,列成下表。  相似文献   

10.
试探档案信息的开发及其与利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关于如何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问题,许多同志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什么是档案信息的开发?它与利用工作有什么关系?直到目前,认识尚不统一。笔者撰写此文,一则意在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求教大方。二则抛砖引玉,谋百家争鸣,求统一认识。 什么是档案信息的开发 “开发”一词最初主要指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的劳动。后来引申为对一切资源的“挖掘性”劳动。如在人力资源方面,就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智力开发”、“人才开发”等说法。档案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一种信息资源。因而,近几年档案学理论也引进了“开发”这个词。比如“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的开发”等等。大家知道,任何学科引进外来概念,都要赋予这个概念以本学科的含义。那么,档案学理论引进“开发”这个词是什么含义呢?换句话说,即什么是档案信息的开发呢? 笔者认为,所谓档案信息的开发,指尽可能地挖掘潜在的  相似文献   

1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习惯于把新闻称为“宣传工具”、“宣传手段”,至今也常常把新闻与宣传混为一谈,叫作“新闻宣传”。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了传播学,开始把新闻视为“大众传播媒介”,又常常冠以新的称谓:“新闻传播”。宣传和传播不是同一概念,新闻宣传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教育灌输作用,新闻传播则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告知交流作用。那么,新闻到底是“宣传工具”还是“传播媒介”?新闻的主要功能究竟是“宣传群众”还是“传播信息”?新闻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还是“大众传播工作”?对于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一词的定义很多,我国新闻界通常认可的定义是: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姑且不论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显著的、接近的这些新闻价值要素,就新闻所报道的事实(事件)本身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失真,新闻报道也就像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但在谈到新闻真实性的问题时,有两个概念,一个是“表象真实”;一个是“本质真实”。我国的新闻界对“本质真实”这个概念一直存在着争议。  相似文献   

13.
评选“好新闻”,是新闻界的一件盛事。但我个人感觉,目前的“好新闻”评选有名不副实之嫌,特提出来与各位同行商榷。首先是“好新闻”这个概念不准确,内涵不清楚。从语词学角度说,“新闻”一词是中性词,不牵涉定性评价好或坏的含义;从新闻学角度看,“新闻”一词虽有多种定义,但比较一致的看法,还是认为新闻是指新近发生、人们关切的事实。“好新闻”的说法,语词不通,搭配不当。其次,新闻与“新闻作品”不是同一概念,而是种  相似文献   

14.
“含金量”这个词,近年来在新闻界使用频率比较高。认为某一件新闻作品很好或者能够创优获奖时,就常常说“含金量”比较高。那么,“含金量”到底是指什么?都“含”哪些“量”?笔者试从消息这个新闻的主体切入,作些探讨。所谓消息的“含金量”,是指这条消息中所蕴含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大小或高低。这是从内涵上来讲的。一般来说,具有“新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与信息     
一位通讯员来信询问:怎样写好“信息新闻”?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我想,“信息新闻”如果是新闻家族的一员,它的兄弟之中必有“非信息新闻”。那么,没有信息的“新闻”是否也能叫做新闻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新闻,新闻和信息究竟是什么关系。书本上关于什么是信息的说法,不下数十种。从许多说法中可以看出,信息的含义是极为广泛的。不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信息。你听见雷鸣知道天要下雨;你看见亮红  相似文献   

16.
经济在飞速发展,作为广播宣传主体的经济报道也应相适应,如果还是按照老程式去搞,势必就跟不上形势,更不能发挥舆论的先导作用,或者说,就会失去广播宣传的价值,尤其是各类新闻手段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这个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通的概念是人们对于满足他们需求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根据马克思这个价值的概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满足他们需求”和“外界物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悟出:我们的广播宣传所取得的价值,是与满足需求成正比例的关系,而这个关系,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的界定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当下的新闻传播领域,民生新闻正变得炙手可热。但民生新闻的许多问题迄今为止并未达成共识。其中,民生新闻与传统新闻分类学上的社会新闻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笔者以为,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民生新闻究竟能否构成一个‘严谨的科学命题’”这类核心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民生新闻实践的走向与发展。民生新闻究竟如何界定要弄清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究竟什么是民生新闻。众所周知,在我国,“民生”这个词的产生与使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如《左传》里就有“民生在勤,勤则…  相似文献   

18.
经常见到一些新闻稿件中,用“日前”这个词表述某件事情发生的时间范围,这似乎很正常,但实际上是不妥的。传统的新闻学理论要求在采写新闻时一般要有五个要素,新闻发生的时间就是其中一个要素,若按字面理解,昨天、前天、大前天、上星期、上个月、上半年,甚至上溯到今天以往的所有时间,都可以称之为“日前”。在新闻稿中使用“日前”显然是一种模糊的时间范围,这也容易让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我们注意到,在许多优秀的新闻稿件中是不用这个词表达时间范围的。比如,人们在读或听新华社发的新闻稿时可以明显发现,即在文章开头都是“…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写作中,准确用词是对写作的基本要求,因为,词是语言运用中的基本单位,汉语中大部分词都是有确定含义的,如果用词不当,就会以词害义,造成句子不通,以致影响全文。而要做到准确用词,根本办法是从逻辑上明确所使用的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范围”,如“记者”这个概念的内涵是“通讯  相似文献   

20.
对一个名词的解读即使我正在写着这篇文章,我仍然不能肯定业内已经出现了这样一个新的品种:“新闻解读”。依我的理解,如果把“新闻解读”作为一个新的新闻品种,那至少在现在,在当前,它还是不成熟和不规范的。或者说,它还处于萌芽状态,其面貌并不清晰,其未来并不确定。因此,尽管我们经常在报纸杂志上看到“新闻解读”的字样,但我们还难以准确地把握其内涵与外延。而使用“新闻解读”这个词的人们,对其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在某些场合,“新闻解读”是对新闻中提及的新概念、新知识、新政策的介绍。它等同于人们原来惯用的“名词简介”。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