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来信选登     
叔叔、阿姨们:您们好!前日在《2004年全国报刊目录》上,看到有《世界中学生文摘》这样一份杂志。它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我也是一名中学生,所以想了解其他地区或国家的生活、学习环境或方法,以便学习和借鉴。因为现在全国各地发行的刊物多得数不胜数。在错综复杂的刊物中,要找到一份好的刊物,就像杂草中要找一棵好的树苗一样的不容易。所以,为了谨慎起见,想先翻阅一下贵刊的样本,以便日后订阅,谨此致谢!此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单飞华2004年9月12日来信选登$湖南省衡东县云开中学高[12]班@单飞华  相似文献   

2.
编余感言     
又一个春天,又一个新的学期,同时也是一种新的,而又严峻的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改革的大局一样,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却又面临着严重的困难。作为一份为这项事业服务的专门刊物,在这样的时候,该怎样实现自己的职责呢? 我们认识到,在今年报纸、期刊订阅量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我们下降幅度稍低一些,表明众多读者还需要我们。这对我们是真正的鞭策,也促使我们深入地思考,我们的读者——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要先有个计划,然后再采取行动。否则,往往会使工作陷入盲目;同样,一个不切实际的计划也会导致工作的失败。所以,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对任何一项工作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教师在开学之初,必须制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指导自己本学期(或本学年)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心底的阳光     
文中一株百折不挠遇到任何困难也要顽强生存的小草,给了考试失败的小作者以生命的启迪。文章告诉我们:也许,你的阳光并不遥远,她.就往你的心里。  相似文献   

5.
殷切的希望     
北京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中小学管理》杂志经过试刊后公开发行了。我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向该刊的全体工作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目前教育刊物如林,低价、印刷费又在上涨的情况下,要办好刊物,以赢得读者的信任和扩大刊物的影响是十分不容易的。不客气地讲,现在社会上有一些教育刊物,对读者很少有吸引力,刊载的尽是一些大家早已知道的“理论”或经验,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2008,(3):72-72
为了将《高中生·快乐阅读》办成更受高中生喜爱、更能给高中生带来快乐的刊物.我们真诚地向广大读者朋友征稿。如果你在其他杂志、报纸、网络上看到适合高中生阅读的好文章.也可以推荐给我们。你也可以把你希望看到的栏目主题内容告诉我们。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你的需求。稿件和主题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我是《湖南教育》杂志的热心读者,深感这一刊物是我们教职员工政治、业务学习的好教材。为了发挥这个刊物的作用,希望进一步做好发行、保管、使用工作,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动配合各地邮电局(所)做好该刊的发行工作,做到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都能订到该刊,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学校,需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订到刊物。同时,要切实做到把刊物及时送到读者手里。各级各类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做好刊物的订阅、保管、使用工作。凡属重要文章,学校领导  相似文献   

8.
战胜失败     
在北京找份工作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现在工作越来越难找了。我一直是在周围朋友这种暗示下来到北京的,因此在工作岗位上,我总是很小心地工作,生怕丢了饭碗。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民营书店里做会刊编辑,一年多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当任何工作形成一种惯性的时候,每天似乎都像钟表上的表针一样周而复始,想换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欲望也就越来越强烈了。最终,我还是决定从现有的生活状态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9.
作为语文老师,从教十多年来,深深地知道,要上好一堂既能开拓学生视野又能激发学习兴趣的语文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点我想任何一个老师也深有感触,语文老师更是如此。从教的经验同时也告诉我一个道理:只要做有心人,对自己要求不一般,办法总会有的。结论是:注重课堂教学延伸,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语文园地七习作要求: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读读下面这篇读后感(文略),看看对我们有哪些启发。读了这组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让我们就课文或读过的其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写好后和同学交换看一看,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学生跟着书法家练字,用废报纸练一直没什么进步,他去请教书法家,书法家叫他改…  相似文献   

11.
古人有云:"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做教师不容易,做好教师更加难。但是,当我选择了这份充满责任与使命的职业时,我也收获到了一份充满阳光的记忆,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是最令人难忘的。13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收获过成功的喜悦,也品尝过失败的苦涩,  相似文献   

12.
正"称职"与"理想"在英文中或可共享一个词汇:ideal type;"编辑"与"刊物"在中文里则可视为一个体系:编辑刊物或刊物编辑。编辑称职,才会办出理想刊物;刊物理想,才会修炼称职编辑。本刊历经24年的风雨洗练,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专业学术编辑,能做到尽职尽责,其实很不容易,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作为一份专业学术期刊,能做到恪守本分,其实也很不容易,因为这正是我们的理想。专业学术编辑如何才算尽职尽责的"称职"?用"大话"说,是要比作者见得多、识得广,还要站得高、看得远,以使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品位在同行领域中始终处在学术研究的最前端;用"小话"说,是要坚持不断学习,持续提高自己的学术修养,能以跨学科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审视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2007,(3)
新年到来之际,《高中生》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读者朋友的面前。为了将《高中生·快乐阅读》办成更受高中生喜爱、更能给高中生带来快乐的刊物,我们真诚向广大读者朋友征稿。如果你在其他杂志、报纸、网络上看到适合高中生阅读的、符合我们杂志风格的好文章,都可以推荐给我们。你也可以把你希望看到的栏目主题内容告诉我们,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读者的需求。稿件和主题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相似文献   

14.
本文虽然是一篇作者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的体会文章,但它的字里行间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只要有心、只要善于学习罢了。华伟昌同志走上编辑工作岗位时也已经四十好几岁了,常言道,人过四十不学艺,可他不仅学了,而且还学得相当好,这不得不让我们年轻人为之钦佩。在我们的工作中常有这种现象,能写消息的,不会写通讯;能写通讯的不会写评论;稿子编得好的却不善采访,等等。虽不能要求记者、编辑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至少也应该有几样拿得出手。常言道:记者编辑应是“杂家”、“多面手”,怎样才能尽快实现这个目标呢?没有其他办法,就是从现在起就认真地学起来。对编辑、记者应成为“杂家”、“多面手”之说,有人是信心不足的,编者以为,本文对我们克服这一心理障碍应该是有所启发的。  相似文献   

15.
年级:初中二年级执教:宁鸿彬课时:一课时师:上课。(师生问好)报纸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中的精神食粮。我们每天几乎都要读报学习,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那么我们应怎样去阅读一份报纸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语文知识短文《读报常识》,它告诉了我们阅读报...  相似文献   

16.
诗歌一向被认为是既容易教又难教的文体。说它容易教 :只要你一般地串讲 ,再让学生多读几遍 ,好像也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说它难教 ,是指要教得精彩 ,教出效率 ,又不太容易。本期我们专门组织了一组有关诗歌教学的稿件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力图从诗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希望这组文章对我们的诗歌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乍一看,有的读者可能会对这一话题不以为然,认为标题中虚词的省略并不会影响读报。其实不然。读者打开一份英文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新闻标题。一份英文报纸少则10至20版,多则近百版。读者一般时间有限,谁都不可能象读课文或看小说那样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通读一遍。我们拿起一份报纸总想迅速找到当天的报道重点或个人感兴趣的新闻和文章。显然,新闻标题就是十分理想的“向导”。因为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它用简炼的文字浓缩了新闻中最主要的或最值得注意的内容。换  相似文献   

18.
这年头,找份工作比找个女友都难,特别是对于我们学人文社科的男生来讲,不仅在大学爱情市场上处于劣势,求职也是一波三折,颇不容易。  相似文献   

19.
当这一期刊物送到读者朋友手里时,我们即将送别令人难忘的1995年。送旧迎新,我们既感到欣慰又觉得不轻松。1995年,《幼儿教育》经受了纸张价格、印刷工本大幅度上涨的考验;刊物的质量,再一次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好评,发行量连续几年稳定在20万份以上。但同时,我们又面临着再上一个台阶的新的课题,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对此,我们全体编辑人员除了要团结一心,不遗余力地辛勤劳作于三尺案头之外,仍望广大读者、作者给以帮助和支持。我们认为,一本刊物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更何况编者总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易看清楚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广大读者的读刊感受、意见和要求,都是弥足珍贵的。这是编辑部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画眉深浅入时无”。我们由衷地欢迎大家对包括这一期在内的刊物“品头论足”,就像今年年初给我们惠寄“读者意见调查表”那样……对这一期刊物,我们先介绍几篇内容或表现角度较新颖的文章。《更新教育观念,维护  相似文献   

20.
单位楼下有一个报箱,办公室小吴负责每天取报纸和邮件。星期一小吴取回报纸,对我说:“这里有举报信呢。”我正在填写一份材料,头也不抬道:“送错了地方吧,我们单位又不是纪委或检察院,举报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