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维萝茜是个爱做梦的小女孩,她最喜欢的书就是《绿野仙踪》。《绿野仙踪》里有个小女孩叫多萝茜,但不知为什么,维萝茜就是总把她叫作维萝茜,时间一长,维萝茜就想:我之所以把她叫维萝茜肯定就是因为我喜欢这个名字,那我干脆就叫这个名字算了。于是,从那天起,她就叫自己维萝茜了。  相似文献   

2.
从加西莫多的审美价值论及中外名著中心灵美外表也美,心灵美外表丑,心灵丑陋外表美的人物,探讨了审美的主观性,提出了社会美重在内容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尧麟 《早期教育》2008,(5):10-13
多萝茜的家住在美丽的大草原上,一天突然刮起了龙卷风,多萝茜和屋子里的小狗被龙卷风带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多萝茜想回家,可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时候路过的女巫告诉多萝茜,只要她找到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有了他们的帮助,就能找到回家的路了。  相似文献   

4.
司马娇柔终于被评上了“完美学生”。她长得确实美。但外表美不作为评选标准,否则长相困难的学生就永远没有入选的机会了。心灵美很重要。夏侯坚强同学因为练功摔伤了腿,司马娇柔就对夏侯坚强说:“你安心在家养伤吧,我会每天来帮你补课的。”  相似文献   

5.
五角星形的“外表美”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广泛应用.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第220页“读一读”中介绍了五角星形中有黄金分割点.读后反思,发现五角星形的“心灵美”更让人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6.
近一年多来,湖北省石首市实验小学教师邓志铜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心灵美”、“形象美”、“创造美”因素,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受到学生欢迎。一、抓心灵美。邓志铜在小学高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抓住“心灵美”这一根本分析讲解教材的内容。如《舍己救人》一课,课文主要讲武汉市三米厂茶水工  相似文献   

7.
李金焕老师认为如果视太守对待罗敷是调戏行为,那么“行者”等对待罗敷的行为至少可以说怀有邪念。这样,《陌上桑》就无艺术价值可言,成了一首只具有低级趣味的调情之作了。其实传统文学精品《陌上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折射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辉。对其主旨的全面把握是很重要的。它通过罗敷形象表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即人之美是外表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罗敷之美如果仅限于外貌之美,就使我们感到美的苍白。而且可以设想,如果罗敷真的同意委身于太守,那么她在千百年来的读者心中就不可能有那么光彩动人的形象。因为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8.
美不仅仅体现在外表上,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即形体美、服饰美、言淡举止美和心灵美,相信能够使自己变得更为出众.  相似文献   

9.
奶奶的微笑     
此文多次用“弯”“曲”二字,写奶奶外貌“美”,也用这两个字写奶奶外表“丑”——心灵美。“弯”“曲”二字,既写出了题中“微笑”的形,也写出了“微笑”的神。此文还需要升格:补写一件奶奶的超常举动——情节中有“弯曲”二字。  相似文献   

10.
摸书     
这位名叫莫拉的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字宙放在书里还富裕。”我说。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需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  相似文献   

11.
《教学随笔》2008,(Z1):133-134
天天姐姐:写信给你,是因为长期以来我都生活在一种恶劣的情绪里,无法自拔。无意间在杂志上看到你的栏目,便很想像其他的读者那样,也来倾诉一下自己的心事。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重视心灵,而不要计较外表。还说,人只有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其实没有什么人真的在乎你的心灵美,能够透过外表,对你的内在感兴趣的人好像根本不存在。  相似文献   

12.
正正在奥兹国做着国王的稻草人已经很久没见到多萝茜了,十分想念她。于是他靠自己聪明的头脑制造出了时光穿越机,并且派人把铁樵夫和狮子叫了过来。这天,多萝茜正在帮爱姆婶婶和亨利叔叔打扫房间。突然一只白鸽飞了过来,扔下一封信之后,便飞到了多萝茜家的窗口上一动也不动。多萝茜有点不知所措,她壮着胆子走了过去,当看见上面的一行字之后一下子愣住了:亲爱的多萝茜收,来自奥兹国。  相似文献   

13.
一、语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显得十分重要。初中语教材中社会美的索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黄红亚 《班主任》2010,(4):30-31
班里有一个名叫小昭的学生,初看外表,还真有点像《倚天屠龙记》里的小昭,给人文静、乖巧的感觉。但她的性格却与书中的小昭大相径庭。开学才一个星期,关于她是个“母夜叉”“女霸王”的说法,便在班内沸沸扬扬地传开了。连男生都怕她,尤其怕跟她同桌。于是,她成了我最大的“牵挂”。  相似文献   

15.
大家都知道形体之美和心灵之美都是美,但未必认为才华之美也是美。 其实才华也是一种美。 只有形体美而没有心灵美,不是真美;只有心灵美而没有才华美,不算完美;而才华美却可以补形体美之不足。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女人都在追求一个字——“美”。何谓美?美的真谛何在? 西施“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惊世骇俗,是美;昭君“沉鱼落雁,光彩夺人”的英姿勃勃,是美;貂禅“含情脉脉,闭月羞花”的柔情似水,是美;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国色天香,是美……然而“美”的意义仅仅在于外表吗?不,外表的美是浮萍,真正的美在于内心,在于生命的价值。西施不仅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她深明大义, 以葬送自己青春美貌为代价,成功地完成了灭吴兴越的重任,她的功绩为后人竖立一座不朽的丰碑:昭君不仅有沉鱼落雁的美貌,她为大  相似文献   

17.
我认为,一个人不应该为自己的外表而感到自卑。其实,最重要的是内心。一个人内心美了,人也就美了。就像文中的主人公,当她开始美化自己的内心时,她也就很美了。比如美国盲聋女学者海伦·凯勒,她没有眼睛,又失去了听力,可她凭着自己的毅力,学会了讲话,并且学会了五种语言文字,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是频繁可见。相反,有些残疾人因为身体外表的不美而自甘堕落,某些同学因为家庭残缺而放弃学业。其实他们只要端正一下对待人生的态度,走上正确的路,那么他们的生活也是很美好的。如果人人都对生活充满希望与信心,那么世界上…  相似文献   

18.
一、个案描述小女孩叫小访,是聋哑学生,1999年9月转入本班学习。外表文静的她平时学习很用功,集体的事情也较关心,在任课老师眼里她是一个既乖巧听话又好学上进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这个小女孩性格很内向,平日里难得见她有笑脸,也不那么合群,总喜欢独自行动。有时,在做作业时会无缘无故地咯咯作笑,有时又会莫名其妙地隐隐哭泣,令人难以琢磨。经过多次交流,我又发现她还喜欢寻思,头脑中时常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幻觉,如:“爸爸、妈妈好久不见了,我想可能他们已经死了”,“以后他们死了,我心里会十分害怕”。有时她还煞有介事地…  相似文献   

19.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再创造,它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如情操美、形象美、社会美、语言美、表现方法美等,并通过“形象手段”的板书,运用这些因素点燃学生心灵美的火花,提高他们艺术美的修养,形成他们创造美的能力;二是按“美的规律”精心设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县的文艺会演上,一位身材匀称、体态轻盈,扎着双小辫的小姑娘,以优美的舞姿、丰富的情感,博得了阵阵掌声。台下观众为之倾倒。因而她表演的节目——“孔雀舞”、“家家乐”被评为一等奖。她舞跳得美,人长得美、全面发展、(1994年5月被评为绍兴市十佳少先队员)助人为乐心灵美,她的名字传海外——三幅创作画送日本参加国际儿童画展,她就是新昌县实验小学六(3)班的邢丽娅同学。说起邢丽娅,名气倒挺大,校内众师生,人人知道她。如何成小画家,请您看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