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喝水、充气、用电……刚经历了近年来油价最大幅度的一次上调,汽车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高油价也已经改变了汽车。我们不禁想象,汽车如果不姓汽还可以姓什么?看看下面的这些车,或许你能得到一  相似文献   

2.
咱们班有两位数学天才,我们都叫他们"天才",因为他们每次考试都是95分以上.两位"天才"一个姓马,一个姓王.那天,我终于发现了他们成为"天才"的秘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年代、国别和地理等方面探讨了"妀善鼎"的相关问题,我们认为"妀善鼎"可能作于春秋早期,作器者是"晏生之孙",他应该姓国的姜姓,而受器者为妀姓,所以不可能是父女关系,妀善只能是晏生之孙"孙哀"的妻子或母亲,这是夫为妻或子为母所作之器。该器铭文中"晏生"可能与传世文献的"晏"有关。"会鼎"当是带盖的鼎。  相似文献   

4.
孔子非姓孔     
孔子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文化名人,但世人大多对其姓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认为孔子就是姓孔,我们通过考证上古三代的姓氏原则,指出孔子姓"子","孔"乃其氏号.  相似文献   

5.
童言无忌     
在一家农村私塾里,老师教一个小学生读《百家姓》. 老师:你姓什么? 学生:我姓赵. 老师:"赵"字就是你的姓. 老师:你口袋里有钱吗? 学生:有. 老师:"钱"姓就是"有钱"的"钱".你是爷爷的什么人? 学生:孙子. 老师:"孙"姓就是"孙子"的"孙".我的名字你知道吗? 学生:知道,"李光年". 老师:"李"字就是我的姓.好,现在你连起来念. 学生:"我姓赵,我有钱,我的孙子李光年!"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人们对于我们党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认识不一,曾经长期存在着姓"资"姓"社"的激烈争论,甚至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改革开放工作的顺利推进.那么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究竟应当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到底应当以什么原则来衡量?这是我们党亟待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十多年前,小学语文教学界曾经在南通研讨过"小语姓语、小语姓小"的话题,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时隔十几年,小学习作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的现状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当年研讨的话题.笔者就"行走在儿童与语文之间"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习作教学经验,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王俊:各位老师,大家好!曾记得十多年前,小学语文教学界曾经在南通研讨过"小语姓语、小语姓小"的话题,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时隔十年,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也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小数姓数、小数姓小"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以"行走在儿童与数学之间"为主题展开研讨,希望能就此问题给出我们自己的思考。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体现本次研讨的针对性,前段时间,我们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小学生数学学习学情调查",  相似文献   

9.
闲暇时看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发现他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到:语文姓"语".笔者不禁伏案深思:"数学姓什么?" 张齐华老师说:"数学,显而易见姓‘数'--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反映',是我们从‘数'的维度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提炼与映射.  相似文献   

10.
9月姓氏 马     
《中文自修》2012,(9):64
马ma:历史: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五十二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4位。马姓有几处来源:出处一由"马服"氏改变而来;出处二即从《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租赁经营作为国有企业一种新的经营形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在全国许多国有企业中迅速推广.租赁经营符合商品经济的要求,发展了生产力,造就了企业家队伍,因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但是国有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后,其性质是否会改变,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对此问题的分析和认识不应从伦理道德,而应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去把握.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到底应该归属于教育或教育学科还是技术或技术学科,人们常常用姓"教"还是姓"技"(或姓"电")来指称,以提示人们这是一个重大原则性问题。就目前看来,对该问题的争论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考虑到这种争论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隐喻("姓"),借鉴分析教育哲学中的隐喻分析方法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这些争论的实质和产生的根源。首先必须看到,姓"教"与姓"技"的争论不是在某一个层面上单独发生的,而是可以在概念层面、实践层面、理论流派层面和学科层面同时存在;其次,不同层面的"姓"并不具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我们不能说在实践层面姓"技",或者在某个理论流派那里姓"技",就可以推导在学科层面必须姓"技";同样,我们不能从学科层面对姓"教"的认定就否认他人在实践层面对姓"技"的主张,事实上每一种主张都可能有其合理性和不足,需要联系地看待,切忌执着于对一种观点的"推倒"和"重建",而不能从对立面去寻找合理性,不去追寻每一个隐喻背后的使用语境和局限性,而当前诸多争论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忽略了争论层面的多样性而陷入各说各话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汉语姓名中的文化内涵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晓杰 《现代语文》2006,(3):118-119
姓名是人的标记,从姓名可以透视出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远在氏族社会,姓氏就是图腾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崇拜,期望从中获得保障子孙繁衍、生产发展的神秘力量.上古时期姓和氏并不一致.姓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产物,是部族的标志,一个姓往往代表着一个母系部落的族号.据史籍记载一些最古老的姓都从"女",如:姜,周族先祖后稷之母的姓;姬,黄帝的姓;姚,舜的姓;姒,禹的姓.其他古老的姓还有赢、娄、娥、如、妙、妊等.氏,本是母系社会中男子身份贵贱的标志,"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古籍中记载的"伏羲氏""神农氏""高阳氏""有扈氏",都是称"氏"的知名人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子经济地位的提高,妇女逐渐失去了姓的特权,姓反而成为男子的象征,子女皆从父姓.至此,姓氏也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小学语文应姓"语",其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应积极落实"三维目标",让我们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调出"美味、童趣味与和谐味"。一、美味  相似文献   

15.
"百姓经济"的蓬勃发展,让浙江上下有了主心骨,省委领导明确表示:"要让民资、民力、民智唱大戏".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职教育姓"高"还是姓"职",始终是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焦点问题.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往往在姓"高"与姓"职"之间徘徊.在谈到特色时,普遍强调自己的"职业性".而在谈到身份地位时则强调"高等性".当下的高职院校,为了彰显"职业性",非常强调岗位技能的培养,强调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一系列旨在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7.
我姓"高"。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姓高,但六(2)班却有好几个姓"高"的同学。我总是想:"高"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呢?于是,我展开了调查。我调查的渠道主要是查阅图书、问长辈和上网查询。通过调查,我了解到"高"这个姓氏的一些情况——"高"这个姓氏是中国的第十五大姓,人口约占中国人  相似文献   

18.
姓"西"的建构主义能在中国土壤生根发芽,说明这片土壤与它有相当契合度,而从姓"西"到姓"龙",从发芽到开花结果,需要漫长时间、毅力,要经历无尽考验、变革。课改需要建构主义,建构主义需要中国。到了继续坚持实践的时候了。但是这种坚持不是盲目、武断的。我们要建立姓"龙"的建构主义,合适中国土壤的建构主义,有中国特色的建构主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课堂许多探究性学习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其症结在于探究性学习从形式到内容都未能适应小学生"小"的特点.探讨小学探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姓"小",如何才能姓"小",姓"小"应注意哪些问题,对于小学探究性学习的深入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先秦社会,是以"姓"为基本社会组织,姓和先秦社会的礼俗制度关系密切。先秦"姓"义至少有三种:1.训"子"或"子孙";2.训"民"或"属民";3.训"族"或"族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