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提琴演奏的音乐旋律抑扬顿挫,能够带给人们独特地审美享受,帮助人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满足人们的音乐审美需求,因此,深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但大提琴演奏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技巧要求,若要演奏出动人的旋律,就需要演奏者经过深入的思考和一系列训练,准确了解把位,并熟练掌握揉弦技巧.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提琴演奏中交叉式、跳跃式、伸张式等换把技巧.又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相关的揉弦技巧.  相似文献   

2.
大提琴作品《罗可可主题变奏曲》是世界音乐领域的瑰宝,它除了具有变奏曲和交响套曲的性质之外,还具有十分明显的协奏曲的特点。创作100多年来,这首乐曲一直是检验大提琴演奏者技巧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3.
大提琴由于其浑厚纯净的音色,一直被人们所喜爱,能够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旋律也是每个大提琴演奏者的永埋的心声和不竭的追求。本文通过对音色主要构成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音色对于大提琴演奏的作用及演奏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相关技巧,希望借此能给大提琴演奏者和爱好者提供理论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组曲被评价为"大提琴的旧约"。由于在乐谱中没有留下任何表情术语,因此演奏风格的把握成为困扰众多演奏者的难题。文中从曲式结构、色调微差、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力求从整体上把握组曲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5.
大提琴演奏历史悠久,一直备受欢迎,在人们欣赏水平与审美标准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观众对大提琴的喜爱热度依然很高。不仅因为大提琴音色温暖华美,更加在于大提琴能够通过宽广的音域表达出乐曲浓厚情感。然而只有完全掌握大提琴的演奏技巧,才能在大提琴演奏中,完美呈现出乐曲的内在情愫和艺术表现力。因此本文对大提琴演奏技巧与应用方法做出诠释,并分析了手型技巧、换把技巧、音准技巧、以及揉弦技巧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洪严 《考试周刊》2007,(1):145-146
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组曲被评价为"大提琴的旧约".由于在乐谱中没有留下任何表情术语,因此演奏风格的把握成为困扰众多演奏者的难题.文中从曲式结构、色调微差、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力求从整体上把握组曲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7.
大提琴被视为最具人性化的乐器之一,其在现代乐器中所占的地位是比较重要的,大提琴的音色十分优美,同时较为宽广的音域也使得大提琴的演奏可能性大增,人们享受大提琴带来的温暖声音,如同朝阳洒在脸上的舒适。大提琴的演奏情感可能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点,但与此同时大提琴的演奏技巧的学习与运用具有较高的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充满挑战。文章就对大提琴演奏中的普遍问题做出一定的论述,对于大提琴的演奏技巧做出试论,同时结合演奏技巧的运用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以期对大提琴学习者给予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大提琴作为一种西洋弦乐器,在西洋管弦乐队中,它除了担当弦乐组的低音声部,也是演奏旋律和复调的主力军。而我国民族管弦乐队在近代的建立和发展也离不开大提琴。本文主要对大提琴出现在民族管弦乐队的原因以及作为西洋乐器的大提琴如何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实现民族化这两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想要完美地弹奏出一首钢琴曲,需要很好地将熟练的演奏技巧和内心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相结合。这就要求钢琴弹奏者不仅要熟练掌握演奏曲目的旋律和节拍,而且能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将这首曲目演奏出来,通过美妙的音乐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传递给听众。因此,演奏者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演奏者的表演状态和演奏传达给听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弦乐演奏是对器乐作品表现和再度创作的过程.演奏者在重现某一音乐作品时,不仅要运用熟练的技巧,更要运用感情和逻辑的力量.演奏者的肢体语言和大提琴发出的音响,以及由流动的音响组成的旋律、音色、节奏、力度、速度等等,使听众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激情和理性.因此,弦乐的演奏应是技巧和感情统一,从演奏的形式上说,应当是理性和肢体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刘根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37-138
以莫扎特《降E大调第三协奏曲》为例,反映出圆号的演奏过程中如何运用技巧吹奏出优美的旋律,是演奏这首作品做到古典浪漫风格与情感的再现,并借此达到对莫扎特的音乐风格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2.
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是其创作的最后一部变奏曲.从这部变奏曲的旋律特点与演奏技法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变奏曲中每个变奏都各有其独立的旋律音调,并集结了多种旋律发展技法,最终使这种多声部旋律织体营造出厚重丰满的交响般音响效果。由于整首作品包含了各种形式的钢琴高难度演奏技巧,这需要演奏者在区分出每一变奏的音乐性格后弹奏出立体化旋律音乐线条。  相似文献   

13.
弗朗兹·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是浪漫主义的先驱人物,是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在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D664是一首旋律宽广流畅且极富抒情性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奏鸣曲旋律优美、音乐表现力丰富,在把握作品风格方面是一首值得研究的作品。通过对技巧、风格的分析及讨论,能够更好的把握浪漫主义初期作品的风格特征。本文通过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演奏技巧的分析,针对演奏这首作品将要遇到的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演奏技巧的分析,不仅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对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素有"音乐贵妇"之称的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弦乐器之一,如何正确使用大提琴演奏出优美的音乐,重点是对演奏曲目音色与发音技巧的掌握程度。对于大提琴演奏中所发出的音色,直接决定整体演奏的质量。优美的音色,给人是欢乐、享受,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15.
大提琴演奏技术的发挥受到了乐器自身的琴弦较粗又硬不易震动等自然条件的干扰,这对演奏技术的质量保障形成了很大的挑战,所以大提琴是很难掌握的乐器种类的一种,也是技术性非常强的艺术种类。左手从握弓至运弓及左臂至手指各部位相关的正确、科学的运动是决定着能否演奏出大提琴特有的悠扬浑厚、丰满动听的声音,特别是运弓直接关系着优美音色的产生,是大提琴演奏、学习中的关键和难题,正确的演奏技巧出自于科学的把自然方法和教学理论的运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悲怆》奏鸣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第13号作品,在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作品中相当于里程碑,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拥有理性的内容、旋律及结构,在贝多芬大量的作品中,这首曲子对于大多数钢琴学习者看来并不难,所以很多人练习演奏。本文通过分析《悲怆》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和作品情感,深究演奏技巧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巴赫是音乐史上罕有的集大成者,但他对大提琴的贡献过去一直鲜为人知,他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大提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通过组曲的创作,他预见了大提琴的发展,为大提琴的发展提供了一部传世佳作。我们通过论述组曲空前绝后的历史意义,以及组曲对大提琴的乐器演变、演奏技巧的发展、艺术表现力的丰富等方面,论述组曲对后世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的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欣赏大提琴曲《天鹅》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大提琴的形状,演奏姿势和方法,熟悉大提琴的音色和表现特点。初步了解作曲家创作意图,懂得大提琴曲饫鹅》所表达的意境,乐曲中旋律、速度、力度、音色等的表现特征,并能乐于创造性地用形象语言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华夏文明愈来愈被世界各国所推崇,美国堪萨斯市音乐家协会于二月二十八日隆重举行《中国艺术节》音乐会。密苏里·堪萨斯大学乐队首席大提琴家爱米丽·帕沃小姐演奏了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大提琴协会理事、江苏大提琴分会主席宋保军创作的《民歌主题变奏曲》获得成功,受到音乐界及听众的热烈欢迎。堪萨斯市几家报刊都以显著位置发表评论文章并刊登了爱米丽小姐演奏的照片。爱米丽小姐说她很喜欢这首乐曲。在三月上旬的硕士学位毕业音乐会上再  相似文献   

20.
《河南小曲》是由胡琴大师刘明源作曲,二胡名家宋国生改编的一首中小型二胡曲,它是河南风格二胡曲中最为典型的乐曲。本文从旋律、节奏、滑音技巧三个方面入手探索此曲独特河南韵味的演奏,深入到整个音乐文化背景去挖掘形成此曲这三方面演奏特殊性的原因,使演奏者能够比较全面透彻地理解,到位贴切地演奏此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