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琵琶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也流传下来许多优秀的曲目.琵琶曲<彝族舞曲>是现代琵琶曲的代表作品之一,无论其演奏技法,还是音乐素材的选用上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该文通过对该曲各段所表现的意境及演奏技法等方面的赏析,加深人们对此曲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加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  相似文献   

2.
一、乐与诗的“二重奏”《琵琶行》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但这种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出色的音乐描写。音乐是这首诗的写作动因之一,也是这首诗的重要素材。综观全诗,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乐与诗总是如影随行。但诗人很善于剪裁和布局。三次演奏中,第一次是暗写、略写,但还是以一句“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间接写出了音乐的动人。第三次是明写,虽也是略写,但同样突出了音乐的感人“: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人浓墨重彩进行描写的是第二次演奏,将音乐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的乐感非常敏…  相似文献   

3.
琵琶表演是音乐表演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琵琶这门艺术对左右手技术要求都比较强,且在技术过关的情况下,仍然要求其音乐表演达到一定的渲染力。作为琵琶演奏者,应该如何做到夯实的技术和丰富的舞台表现力,这是我想要运用音乐表演美学角度来阐述的问题。我将通过我演奏过的林石城版本的琵琶曲《霸王卸甲》,结合音乐表演美学中的几个问题,对琵琶演奏作进一步的研究,希望将音乐表演美学与琵琶演奏相结合,为琵琶表演艺术的研究尽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音乐艺术空前发展的今天,自由低音手风琴作为一种年轻的键盘乐器,经过不断的革新,具备了卓越的演奏性能,吸引了大量的学习者,其演奏艺术也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我国,自由低音手风琴艺术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其演奏领域已广泛延伸到古典、近现代及室内乐作品。为了更好的发展自由低音手风琴事业,俄罗斯著名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弗雷德里克.利普斯先生将把巴赫的杰作———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中的《恰空》舞曲改编成为自由低音手风琴曲,改编后《恰空》舞曲其乐思以及曲式结构与原作保持不变,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开发自由低音手风琴的潜能,大量运用了自由低音手风琴特有的演奏技法,给《恰空》注入了新的生命。本文从自由低音手风琴演奏的角度出发,对《恰空》舞曲进行演奏艺术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琵琶作为我国民族乐器的一种,在我国流行至今已有数千的历史。《海青拿天鹅》则是我国琵琶独奏大套曲中年代最为古老的作品之一。它反映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情景。为了更好的欣赏、演奏此曲,本文将从乐曲产生历史概况、曲式结构、演奏技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一定说明、阐释。以便达到为音乐爱好者、以及专业琵琶演奏学生提供一定帮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崇明派琵琶曲"瀛州古调"起源、《瀛洲古调》琵琶谱的形成及《瀛洲古调》各版本曲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瀛洲古调》琵琶谱的传承与发展的轨迹,进而揭示崇明派琵琶各传人在对《瀛洲古调》继承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演奏风格与特点.崇明派琵琶音乐美学观点已成为当今琵琶文曲演奏的基本审美理念,说明了崇明派琵琶的各传人以及当代琵琶演奏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瀛洲古调.这不仅仅是崇明派琵琶的进步,同时也是对琵琶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崇明派琵琶曲“瀛州古调”起源、《瀛洲古调》琵琶谱的形成及《瀛洲古调》各版本曲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瀛洲古调》琵琶谱的传承与发展的轨迹,进而揭示崇明派琵琶各传人在对《瀛洲古调》继承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演奏风格与特点。崇明派琵琶音乐美学观点已成为当今琵琶文曲演奏的基本审美理念,说明了崇明派琵琶的各传人以及当代琵琶演奏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瀛洲古调。这不仅仅是崇明派琵琶的进步,同时也是对琵琶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琵琶乐曲《天鹅》是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创作曲"人生篇"中的一首。针对演奏者表现乐曲《天鹅》的两种错误倾向,从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技术技巧、音乐审美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解决演奏者在演奏乐曲《天鹅》中出现的"重技轻艺"、"重艺轻技"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钢琴四手联弹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舞剧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组曲《天鹅湖》的创作背景,并以《俄罗斯舞曲》为例,从音乐特点以及演奏技巧两个方面,就钢琴四手联弹演奏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0.
黄安伦先生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指挥家以及音乐社会活动家,《序曲与舞曲》这部作品是"文革"时期当中少有的优秀的原创钢琴独奏作品,本文将从《序曲与舞曲》中的演奏难点及技巧方面进行分析,使得更多的人对这部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运用到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1.
琵琶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赋予了其深厚的音乐内涵。琵琶的音乐表现力十分强大,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渲染整体的演奏氛围,将观众带入到一种独特的演奏情境之中,调动观众的视听感官。具体点来说,琵琶演奏的音乐表现力主要体现在演奏者的情感、技巧和琵琶演奏设备方面。  相似文献   

12.
刘柳 《时代教育》2013,(11):164-165
《塔兰台拉舞曲》是一部重要的钢琴音乐文献,其精致的笔触、丰富的内容及个性的民族音乐语言,被认为是钢琴艺术的缩影。本文主要从音乐的结构及演奏这两个方面来研究这部作品,论述其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的民族艺术特色与鲜明的钢琴音乐演奏风格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3.
黄少姜 《师道》2006,(1):26-26
潮州音乐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潮州音乐是潮州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唐宋时期,历经明清时期的继承和演变,到解放后蓬勃发展,并形成了典雅、古朴、清新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潮州音乐品种多,主要包括锣鼓乐、弦诗乐、庙堂音乐和细乐等。各个音乐品种在乐器组合及演奏形式、演奏风格上各不相同。锣鼓乐多是高亢、激昂、雄伟、粗犷,弦诗乐、细乐则是绮丽、典雅、清新、悠扬。潮州音乐内容丰富,保留下来的曲目有上千首之多。《抛网捕鱼》《双咬鹅》《掷钗》《昭君怨》《柳青娘》《粉红莲》《浪…  相似文献   

14.
卢蒹蒹 《考试周刊》2009,(16):53-54
本文通过对乐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内容的了解,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提炼出音乐语言,通过对乐曲情感的把握,从乐曲旋律的连贯性、伴奏音型与风格技巧音的运用处理上对《小河淌水》琵琶改编曲演奏进行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祝福》不仅是一首优秀的琵琶协奏曲,也是陕西音乐风格琵琶作品的代表曲目,以这首作品为研究对象,可以为专业音乐教学与艺术指导工作带来更多的经验与思考。文中除了对乐曲结构、演奏技法的分析之外,更多是如何看待这部作品对于特色学科教学所产生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展现地方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原有的琵琶演奏方式是现代化琵琶演奏中的主要依据,是琵琶艺术研究者的中心阶段.本文主要是对琵琶曲《草原小姐妹》的演奏技巧进行研究,依据全面化、多样化以及多层次进行,全面展示了原有琵琶演奏对现阶段琵琶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琵琶行》是自居易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也是描写音乐的一朵奇葩《琵琶行》为了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先借秋风中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冷冷的江水和江上的一轮孤月等景物,为琵琶女的出场和演奏烘托出一种冷落、凄凉、哀伤的氛围,接着写琵琶女的出场:“干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寥寥数语,一个腼腆羞涩、满怀心事的琵琶女的形象就立于读者面前了。  相似文献   

18.
自由低音手风琴作为年轻的键盘乐器,在演奏复调音乐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与魅力。本文从自由低音手风琴的演奏机制出发,探讨复调音乐作品《恰空》舞曲的风箱设计与运用,旨在提高演奏者的风箱驾驭能力与综合音乐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十面埋伏》原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取材于历史上楚汉相争中决定胜负的重要战役———垓下之战。乐曲用形象鲜明的音乐语言,来展现气势宏伟的战争场面和慷慨悲壮的故事情节。手风琴独奏曲《十面埋伏》是由手风琴演奏家姜杰根据琵琶独奏曲改编而成。首先对琵琶、手风琴的表现风格进行比较,继而细致阐述了手风琴独奏曲《十面埋伏》演奏技术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民乐之王"的琵琶,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多重影响因素评判演奏成效的既定程式,直接导致了琵琶演奏主体功能的缺失。因此,有必要从琵琶演奏的主体独立性、主体能动性、主体创造性等层面,为其澄清谬误并正本清源。继而需要彰显琵琶艺术的实践特性,从琵琶演奏的技术路径上着力探讨展示琵琶艺术风格、加强琵琶演奏基础训练、提升琵琶演奏者音乐素养的方式方法,为确立琵琶演奏主体功能提供保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