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神宗曾比较李白与苏轼云:"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此比抑或有点"溢美",但能首肯苏轼的学识,确为肯綮之论.<赵飞燕外传>是一篇非常"另类"的"冷文",而在苏轼的笔下却能征引十多次,成为<外传>不会作伪于北宋的一个铁证,这是对苏轼广博学识的一个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历来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至今未有定论.一方面,简帛学者过分重视考古,而今日所见的<道德经>都是传抄本,难以避免讹误.另一方面,文字训诂有很大局限性,释"道"和释"德"不仅是文字问题,更是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7年语文高考全国卷语文(Ⅰ)第五题<总想为你唱支歌>一文中写道:"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这句话传达出的信息是:当年苏武牧羊的北海在如今甘肃省的民勤县,北海如今已经"干枯".这样说是不对的.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苏武牧羊>一文对"北海"的解释是:"[北海]在匈奴的北境,即现在的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看来,苏武牧羊的"北海"并不在民勤,而北海(贝加尔湖)也并未"干枯".……  相似文献   

4.
儒家重德,以德为第一要义.儒家看重诗乐对德育的教化促进作用.以礼、仁为核心的德育教育是先秦以来一贯的做法,而诗乐又是立德育德的最好载体.<乐记>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诗乐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德艺观.<乐记>认为诗乐给人以快乐,由于诗乐的特殊性,它对"德"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儒家反对溺音淫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观点固有其片面性,却也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5.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的女性形象都有相同的三类,而两书所侧重和肯定的类型不同,妖精完成使命有别;两书都表现了红颜祸水和德欲矛盾的观念,尤其都设置了一组对立的类型,表现了对女性的轻视和不平等.  相似文献   

6.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末尾处有一段关于"入世"与"出世"的精辟论述,给人的印象特别深.他说:"中国的圣人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   ……  相似文献   

7.
宋代苏轼<题西林寺壁>诗日:"横看成岑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西林寺是庐山上的一座庙宇,从正面望去,庐山宛如横空出世的高岑;而从侧面观看,它则成了峭拔峥嵘的险峰.那么,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处在庐山之中,既不能高瞻,也不能远瞩,只能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部.然而,有些事物,即使我们不处在"庐山"之中,有时也是很难识其"真面目".如李白的<静夜思>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8.
屡屡见到该用"启事"之处被写成"启示".既然时有所见,也就见怪不怪了.可是仍有见怪更怪的时候. 这里要说的是见于<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第141页上的话:"1936年4月旧,(益世报)登出通俗小说征稿启示……"难道征稿还要居高临下、俯视作者,以指示、启发而使他人领悟有所应命吗?征稿是有所征求而期望他人应征,"征"与"应"处于平等地位,并无启发与顿悟、指示与受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名篇(以下简称<讽谏>).邹忌高妙的讽谏手法,成为劝导艺术的经典范例,为世人所称道."讽"乃全篇的文眼所在. <古汉语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讽"的解释是:"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指责)或劝告."可见,"讽"的本质是"委婉含蓄,启人自悟",而非直言劝告,与"诤"(直言劝告)相对.但这仅是对"讽"的笼统理解.历史上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许多人喜用、善用"讽"谏手法,但细辨明析,不同人,不同时间、地点,所用的"讽"谏手法又不尽相同:或比喻,或类比,或归谬,或寓言故事……邹忌所用"讽"具体属于哪一种方法呢?人教社现行课本该文课后"练习"第三大题说,"体会邹忌的讽谏艺术,自选感兴趣的话题,运用譬喻的方法说一段话",暗示<讽谏>一文用了"譬喻"方法.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有关该文的"内容分析"中也说:"……这里,没有对齐威王的直接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也把邹忌所用"讽"谏手法看成"以事设喻".  相似文献   

10.
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论语>十则中有一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本中注解:[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旧教材初中语文(第一册第21课)中注解:[罔]迷惑.  相似文献   

11.
<屈原列传>(节选)(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4)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该句中的"谤"字,<教师教学用书>和其他很多资料都理解为"诽谤、诋毁";一些辞书也不例外,如<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谤:释[2](动)诋毁,诽谤.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事实上,这里的"谤"字应该释为"批评、指责".  相似文献   

12.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时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孔子及儒家学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法的观念和主张的思想家.有关周公思想和言论的文献主要记载在<尚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多士>、<无逸>、<多方>、<立政>和<诗经·大雅·文王>等篇.周公在这些文献中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宗法思想为核心的"礼治"思想,其中"明德慎刑"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正>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中有一句:"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教学参考书》把其中的"非……,则……"译成"不是……,就是……",而其它教辅资料,如使用较广的《教材全解》译的是"不是……,而是……"。笔者以为,于情(作者的写作意图)、于理(表达的合  相似文献   

14.
袁浩 《河南教育》2008,(5):68-69
对于高治军先生的两部诗集<我手写我心><沐春踏歌行>,我如沐春风般披诵回环,爱不释手.掩卷沉思,细细品味,王安石的四句诗一下子涌现在脑际:"杨雄识字无人敌,何逊能诗有世家.旧德醉心如美酒,新篇清目胜真茶."……  相似文献   

15.
郑治国 《文教资料》2008,(3):92-93,91
<庄子>中形体残破、畸形者均被看作生命的自然现象,他们依顺自然天道"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有感于此,庄子认为如果我们支离我们心中的世俗之德,顺化自然便可达到自然无为而逍遥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孙绍振先生对中学语文教育和高考作文命题十分关切,仅在上海<语文学习>杂志上,就发表了<高考作文题的感性和智性含量问题><感性命题和智性"潜在量"问题><歪理歪推的智慧>等文章(以下分别简称<感性和智性><"潜在量"><歪理歪推>).这些文章颇见才气,读来时有启发.……  相似文献   

17.
戏拟、拼贴等手法的运用显示了<武林外传>成熟的"大话"文体特征.与周星驰的大话作品相比,它表现出独特的本土化特色:一种建构与解构,颠覆与妥协的奇特融合.文化上的游戏主义与政治上的犬儒主义是这种大话文艺的致命伤.  相似文献   

18.
今本<搜神记>共有四个版本:二十卷本;八卷本(稗海本)、敦煌本(唐人句道兴辑)、一卷本,其中前三个卷本比较通行.因<搜神记>旧题晋代干宝作,不少语言研究者将其作为晋代语料使用,这一做法十分草率.  相似文献   

19.
今所见通行本<老子>皆分篇章,而古本<老子>是否分篇章?今所见<老子>"道上德下"的分篇顺序又出现于何时?此类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观点:胡适以为今本所分篇章,决非原本所有;马叙伦认为其书本无八十一章之分;高亨认为不分章是<老子>书的原样;熊铁基则认为,汉代和汉代以前的注老著作大多是德前道后……<老子>后来演变为道上德下最早出于刘向编书之时,等等.我们认为,上说皆可商榷.考之郭店<老子>及其他文献可知:古本<老子>是分篇、章的,其分篇、章的情况应该与郭店<老子>一致.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开篇第一句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初中语文第六册就此设置练习题:"这样"指代什么?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认为"这样"指下文"清国留学生"的丑行.很多教师在讲课时,照本宣科,把这一答案一字不漏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记下来.前不久遇到好几套试卷,都考了此题,均采用这一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