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童谣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对儿童的语言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童谣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有利于低年级儿童的英语习得,提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能增强孩子们学习的信心,帮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所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儿童心理学表明0~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利用英语童谣提高幼儿英语语感与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童谣是针对儿童而作的比较简短的诗,主要强调格律和韵脚,一般是以口头的形式来流传,童谣对于儿童来说是个很好的读物。儿童好动,又处于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童谣语言可以引起幼儿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如能合理运用童谣,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念英文童谣、唱英文歌曲是儿童学习英语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本文拟从小学英语教学中童谣、歌曲的选择,英文童谣、歌曲的教法等方面,采用理论和例证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论证英语童谣、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童谣是儿童七彩生活的点缀,是陶冶儿童幼小心灵的音符,是儿童成长期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看似浅显易懂的童谣,其实蕴藏着厚重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儿童精神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童谣也有着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都不能替代的价值。为此,我带领孩子们开展了"童谣"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现课堂实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诵赏童谣"是立足儿童本位,依托优秀而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以西关童谣为研究对象,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地方特色课程。通过诵读、赏析和创编等多彩的学习活动,召唤学生亲近童谣,领略童谣的情趣、语言和智慧之美,感受童谣里蕴含的文学因子、文化内涵,体会童谣中展现的美好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7.
怎样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 ,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 ,实现师生教与学之间的和谐 ?笔者想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英语教学要讲究教学艺术的和谐1.利用歌曲、童谣的魅力实施教学。学唱英语歌曲、童谣是学生最乐意参加的教学活动之一。教师有选择地教学一些通俗、优美、地道的英语歌曲和童谣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烘托课堂气氛 ,如课前唱《Do-Re-Mi》、《Edelweiss》、《Maryhadalittlelamb》等学生较熟悉的歌曲 ,既可起到热身作用 ,又能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 ,了解英语国家的…  相似文献   

8.
童谣,是陶冶儿童心灵的音符.好的童谣,想象诙谐奇特、韵律自然活泼、语言平白易懂,能让儿童津津乐道.我们呼唤“绿色童谣”的回归,它能滋养人文精神、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中,应让“绿色童谣”走进拼音王国、走进识字世界、走进阅读城堡、走进课外天地、走进创作殿堂.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65):165-166
童谣具有趣味性、易读性,符合儿童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运用童谣,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幼儿语言的快速发展、促使幼儿生活能力的提高,促使幼儿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孩子喜爱中文童谣,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他们也同样享受Nursery-Rhyme(儿歌,下同)的说学逗唱。不仅如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儿歌短小精悍,更符合初学儿童的认知水平,也比较适合开展班级教学。相较于故事,儿歌更简单易学,并兼顾了语言和  相似文献   

11.
民间童谣集聚丰富的民间内涵、形式喜闻乐见,语言风格特点鲜明,深受儿童喜爱。本文从民间童谣的特点、与儿童语言发展的关系以及民间童谣走入幼儿园课程三个方面论述与儿童语言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英文童谣和歌曲教授英语,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他们学习英语。音乐与语言二者都有句子、韵、重音和重复。曲调中有些强弱快慢的变化都是来自人们的语言。经常说唱英文童谣、儿歌能使小学生对英语的重音、节奏、句子的结构等加强掌握与理解,如善于辨别英语的发音.掌握其重音、节奏、语句、语调等,因为唱歌时要求吐字清楚,  相似文献   

13.
目前英语课堂重视书面评价方式,而忽略了口语的教学,学生在单调乏味的气氛中逐渐失去了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口语能力普遍差,存在不敢讲、不会讲、讲不好这三种情况。儿歌童谣作为一种教学材料,恰当的学习英文歌曲和童谣能够为英语学习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聆听、唱诵儿歌的形式兴趣盎然地学习英语,提高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14.
童谣是在生活的土壤里培育出来的,是儿童体验生活、融于生活并从儿童心里流出的,活跃在儿童口头的纯洁无瑕的诗。这样的诗是诗化语文的一种体现,因为它将语文学习根植于人文精神的土壤里,是学生们语言栖息的快乐园地。语文的实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高层次的文化活动。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应该是多元的、综合的。新童谣由儿童用自己的语言创作,写出儿童的感受,适合儿童的趣味,符合儿童的想象,是儿童学习语文、自主建构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拓展文本空间,诗化心灵小语教材中有许多童谣。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英语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口语交际。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培养听、说、读、写能力都非常重要,没有英语母语环境,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困难。童谣儿歌简单好记、韵律和谐、浅显易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巧用童谣儿歌助力,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质。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和童谣儿歌在教学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巧用童谣儿歌提升文化品格,助力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愉快教学。要利用故事教学生学英语,运用歌曲和童谣培养英语语感和节奏感,注重游戏教学,注重手工制作活动,注重在生活中感受语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17.
童谣以儿童的视角反映世界,以儿童的口吻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是儿童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我校开发“传唱童谣”校本课程,组织学生传、记、唱优秀传统童谣,创编新童谣,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传唱童谣,耕耘心田,”一儿习之,可为诸儿流布”,学生在琅琅的唱童谣、诵童谣声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品行的熏陶,发展了语言,丰富了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8.
正童谣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便于儿童吟唱的短歌。童谣所描述的内容通俗易懂,,语言表达形式富有儿童的情感色彩,,能大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童谣的内容虽然显得简简单单,但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意义,通过内容的具体化,将美好的道德文化有趣化、生动化。让低年级的学生接触更多的童谣,能够引起小学生的美感和愉悦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童谣更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想象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让童谣成为习惯养成的催化剂叶圣陶先生说:"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  相似文献   

19.
英语童谣运用于小学起步英语的教学实践符合适龄儿童的心理特征,体现了人本主义教学观与英语的自然教学法,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能寓教于美,使儿童获得了英语的感性知识并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为他们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打下了牢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儿童的语言接受能力以及可塑性均较强,儿童时期是语言学习的黄金阶段。英语动画片作为英语学习的资源在儿童英语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儿童在观看英语动画片的过程中凭借其独特的语言能力能够习得英语语音和发音规则。教师应该关注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儿童的英语听说能力,有效开展基于英语动画片的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在视听说情境体验中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