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育家吕凤子老先生曾提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合理儿童。每个孩子的一生仿佛是他们手中拿着的彩笔和白纸,看老师怎样去辅导他们去作画,去写诗,去完美塑造他们的一生。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一条线,那就是德育,教会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合理。使自己人生的精彩纷呈,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一生,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部分农村家长责任缺位,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的匮乏,成为农村家长合理进行家庭教育的主要障碍。家长只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去教育,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家风建设,并使子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才能为子女未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教育这把钥匙,开启的不仅是教育跨跃式发展的大门,而且打开了争抢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通道。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在学校德育领域中,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为他们一生奠基”,而且,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教育过程中学生自主  相似文献   

4.
此情悠悠     
严秀娟 《师道》2005,(5):50-50
从走上教坛的那一刻起,我就告诉自己:长大了,不仅要学会照顾好自己,还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照顾好我的学生,要培育他们,教导他们。感觉自己就是他们的守护天使,要用一生的岁月去守候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易敏 《辽宁教育》2008,(7):16-1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是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教师如何去发现、创造教育的幸福?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去体会幸福?如何让学生学会幸福地度过一生?我想这是新时代教师们需要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一个好的辅导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做好辅导员工作,要学会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交流,用"心"来指引,用"心"来把握工作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锁匠的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  相似文献   

8.
职校语文在工具性知识性之外亟须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教育,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归根结底,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为职校学生打好一生的精神基础,奠基一生的精神追求,完善人格操行,应是职校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用课文中点点滴滴的美去感染学生,用课本外方方面面的情来浸润心灵,学会用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人,用一份责任来审视自己。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及课外辅助材料,对职校学生进行一定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教书育人》2006,(6):15-15
cherry:老师不仅是要学会教育学生,更要充当学生的好朋友,要理解学生的感受,有时老师的一句夸奖会改变学生的一生,一句辱骂会毁了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一个好老师,第一是要学会夸奖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尽量做到台上为师,台下为友。要创心教育爱学生,不歧视羞辱学生,更要做到为人师表。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带学生去踏青!!!  相似文献   

10.
一、思想品德课中要注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首先,要鼓励学生,让他们能充满自信心。这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要学会真诚地去赞扬学生,对他们回答的每一个问题,对他们的每一个奇思妙想,我们都要去赞扬,我们都要去鼓励,这样他们才会有充足的自信心,他们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董红亮 《成才之路》2010,(23):41-41
中学语文在工具性知识性之外亟须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教育。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归根结底,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为中学生打好一生的精神底子.奠基一生的精神追求。完善人格操行,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用课文中点点滴滴的美去感染学生,用课本外方方面面的情来浸润心灵,学会用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人,用一份责任来审视自己,用惊喜去感悟春天.用沉寂来总结冬季。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及课外辅助材料,对中学生进行一定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苏琴 《教师》2013,(22):28-28
班集体的生活对小学生尤为重要,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我认为班主任就应用真正的爱去教育感化他们,让孩子们的心灵充满阳光、充满力量,进而更好地体现教育的真谛——爱。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著名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能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决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的幸福作好准备。社会…  相似文献   

14.
金林乐 《教育现代化》2005,(11):102-103
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是许多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因为其中熔铸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魂。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合理地去发掘利用,它就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15.
苏炎婷 《新疆教育》2012,(15):72-73
“知恩图报”、“有恩必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妙语已深入人心。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让孩子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本文就日常教育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但是许多人却并不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心理教育.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学会自我教育无一不与心理教育有关,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人的一生是贯穿心理教育的一生.一个人身心是否健康,事业可否成功,生活能否幸福,关键在于人的心理素质如何.  相似文献   

17.
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休闲教育",教他们学会休闲,合理地安排闲暇时光。要有效引导中小学生,使他们学会科学、合理、有效、有序而轻松地安排闲暇时间,提高学生独立支配闲暇时间的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我们要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初步责任感,是社会公共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3~6岁是幼儿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求知,学会创造,为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打下基础。环境保护应以教育为本。鼓励幼儿进行废物利用,首先开展幼儿环境教育,从小引导启发幼儿的环保意识,灌输环境  相似文献   

19.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教育真谛。"爱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他们需要被我们呵护和爱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想我们一定要铭记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格言,用我们的爱去填满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陆娟 《教育导刊》2007,(9):54-54
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知道钱的好处,放手让孩子花钱,这样孩子会很快学会消费,长大了就会想方设法去赚大钱;另一部分家长却认为孩子不懂花钱才好,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接触金钱,就去消费,会染上好吃懒做、浪费等坏毛病,这对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不利。尽管大家的看法和做法不同,但是,家长已经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进行金钱与消费方面的启蒙,只是他们的观念不同、教育的方法不同,教育的效果也就不同了。其实,要让孩子学会生存,对其进行合理消费的教育是必要的,关键是教什么、怎么教,怎样保证教育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