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1]给出了三角形内接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性质定理,笔者发现很容易将其移植到空间中去.为了便于说明,先将文[1]中两个定理抄录如下:定理1 △ABC中,D为BC上一点,E、F分别在AC、AB上,且DE∥AB,DF∥AC,分别记△BFD、△CED、AFDE、△ABC的面积为S1,S2,S′,S△,则(1)S′=2S1S2;(2)S△=(S1+S2)2.(图1)定理2 △ABC中,四边形DEFG为内接平行四边形,分别记△ADE、△BDG、△EFC、EFGD、△ABC的面积为S1,S2,S3,S′,…  相似文献   

2.
非相似三角形中成比例线段定理安徽省舒城秦桥中学金耀辉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在符合某些条件下的非相似三角形中也有成比例线段.如图1,△ABC∽△DEF,则ABDE=BCEF,如果AB≠BC,不妨设AB>BC,我们把图1中△ABC的B...  相似文献   

3.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的比例式或等积式,需要寻找相似三角形.寻找相似三角形,常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三点定形法所谓三点定形法,就是在所要证明的比例式中,直接找到几个点,证明它们组成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例1如图1,E是ABCD的CD边上的任意一点,AE与BC延长后交于F,求证:AB·EA=AF·ED.(92南京中考题)简析 将AB·EA=AF·ED改写为于AB/AF=ED/EA,A、B、F可组成△ABF,E、D、A三点可组成△EDA.要证结论成立,只须证△ABF∽△EDA即可.证明在△ABF与…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都知道,应用全等三角形可以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这是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功能.但具体证题时又感到难以下手,不知道怎样应用全等三角形证题.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谈两点意见.一、善于从复杂图形中识别全等三角形例1 如图1,已知AB=AC,AD=AE,∠BAC=∠DAE,AC、CE分别交BD于F、G,AD交CE于H.求证:∠B=∠C.分析 证明此题时,有部分同学只看到∠B、∠C分别是△ABF和△FCG的一个内角,而这两个三角形又不一定全等,从而便束手无策.我们还应该看到,∠B、∠C又分别是…  相似文献   

5.
要学好《多边形》一章的知识,关键要抓住下面三个转化.一、将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或四边形问题)来研究例1已知一个四边形ABCD(如图1),作一条线段a,使它等于四边形两条对角线长的和;作一条线段b,使它等于四边形的周长.试比较线段a、b的大小.(《几何》第二册130页A组第2题)分析证明四边形中线段不等关系,可转化为三角形,利用三角形中的三边关系定理来处理.在四边形ABCD中,作对角线AC、BD.在△ABC中,AB+BC>AC;①在△ABD中,AB+AD>BD;②在△BCD中,CD+BC>…  相似文献   

6.
证明三角形全等一般有下面三种思路.一、两个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对应相等,需证出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或者第三边对应相等.例1已知:如图1,B为AC的中点,BE=BD,∠1=∠2.求证;∠A=∠C.分析显然需证△ABE≌△CBD,已有AB=BC,BE=BD,还需要证明它们的夹角∠ABE=∠CBD,而∠1=∠2,它们的夹角相等是显然的.证明∠1=∠2(已知),∠1+∠3=∠2+∠3(等式性质),即∠ABE=∠CBD.在△ABE和△CBD中,AB=BC,BE=BD,∠ABE=∠CBD,△ABE≌△CBD(SAS…  相似文献   

7.
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它具有如下重要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求解某些几何证明问题,从构造线段垂直平分线人手,然后利用其性质,可简化思维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如图1,D、E是△ABC的边BC上两点,AB=AC,BD=CE.求证:AD=AE.证明过A作AF⊥BC于F.∵AB=AC,∴BF=CF.∵BD=CE,∴DF=EF.∴AF是DE的垂直平分线.∴AD=AE.例2如图2,E为△ABC的∠A的平分线AD上一点,AB>AC.求证:AB…  相似文献   

8.
例1.已知(如图)AD是△ABC的中线,求证AB+AC>2AD。 分析:要证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很显然要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来证,而图形中要证的三条线段都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因此,我们要想利用这一结论,就必须重新构造出一个三角形,使得这个新的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恰好等于要证的三条线段的长度,从而达到目的。 由已知:AD是BC边上的中线,很显然有BD=DC,在此基础上构造出另外一条线段使其与AD相等,即延长AD至点E,使AD=DE,这样不但出现了二倍的AD,同时…  相似文献   

9.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及其推论,可得证明等边三角形的4种思路.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1.证三边都相等例1如图1,在等边ABC中,分别延长AB到D,BC到E,CA到F,使BD=CE=AF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分析只须证DE=EF=DF即可.在BDE和CEF中,BD=CE,BC=AC,CE=AF,BE=CF.ABC=ACB=60°,DBK=ECF=120°BDECEFDE=KF.同理可证DE=DF,问题可证.2.证三个角都相等例2如图2,在等边ABC的三边AB、BC、CA上各取一…  相似文献   

10.
成果集锦     
分割梯形面积的一个不等式定理 在梯形ABCD中,底AB=a,CD=b,a>b,过对角线交点的直线l分梯形为两部分,其面积之差为Δ,梯形面积为S,则ΔS≤(a-b)(a2+b2+4ab)(a+b)3(=|l∥AB).设梯形对角线交点为O,过O作EF∥AB,M、N分别为AB、CD的中点,则MN过点O,如图.以下用△xyz同时表示三角形和它的面积,Sxyzw表示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分两种情形讨论.(1)l处于PQ位置.作ER∥CB交OP于R,则R在OP上,则△PRE≥0,从而△POE≥△QOF,同样,△…  相似文献   

11.
成果集锦     
成果集锦编者按本刊1997年第1~2期发表了赵临龙老师推广斯坦纳关于“三角形具有等平分线的角对等边”的定理作出的如下猜想(以下简称赵-猜想):图1在△ABC中,等长分角线BD、CE交于P,延长AP交BC于Q(图1).1.若AB·PC+AC·PB,则A...  相似文献   

12.
一题多解有利于开拓思路,培养思维能力.本文将研究一道几何题的多种证法,供读者参考.题目如图1,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又延长BA到E,使AE=BD,连结CE、DE.求证:CE=DE.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是最基本而又最常用的方法.但在给定图形中并没有以CE、DE为一对对应边的全等三角形,因此必须添加辅助线,构成证题所需的全等三角形.具体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如下六种:(1)在AE上取一点F,使AF=CD,连结DF(如图1),则EF=BC=AC,BF=BD.于是,欲证CE=D…  相似文献   

13.
几何题中有不少问题的证明都是通过全等三角形来实现的.这里,如何构造全等三角形自然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就角平分线条件构建全等三角形谈些思路.思路I过已知边上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延长此垂线段与另一边相交得全等三角形,例1如图1,在西△ABC中,∠ABC=3∠C,∠A的平分线为AD,BP⊥AD,P是垂足.求证:BP=1/2(AC-AB).证明延长BP交AC于Q.∵AP平分∠BAC,且AP⊥BQ,∴Rt△APB≌Rt△APQ.∵∠1=∠2,∴∠ABC=∠1+∠3=∠2+∠3=(∠3+∠C)+∠3=…  相似文献   

14.
定理 1 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 ,且 ADDB =x ,AEEC =y(x、y∈R+ ) ,BE、DC交于点G ,连结AG交BC于点F .则(1) BFFC =yx ;  (2 ) AGGF =x +y ;(3)S△DEF =2xy(1+x) (1+y) (x +y) S△ABC.证明  (1) BFFC =S△ABGS△ACG =S△ABGS△GBCS△ACGS△GBC =AEECADDB=yx .(2 ) AGGF =S△ABGS△GBF =S△AGCS△GFC =S△ABG+S△AGCS△GBC =S△ABGS△GBC +S△AGCS△GBC =x +y .(3)∵ …  相似文献   

15.
1.an∶bn=c∶d型如果欲证的等式是an∶bn=c∶d形式,一般要考虑证明分别含有a、b为对应边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然后利用面积关系或射影定理进行证明.图1例1 从圆外一点P引圆的切线PA,割线PCB.求证AB2∶AC2=PB∶PC.分析:含AB、AC、PB、PC的三角形是△PAB和△PCA,而易证△PAB∽△PCA,∴AB2AC2=S△PABS△PCA=12PB·AH12PC·AH=PBPC.例2 已知矩形CEDF内接于圆O,过D作圆的切线与CE、CF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A、B.求证:BC3A…  相似文献   

16.
相似三角形是本学期《几何》的重点内容.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或证明的题型,也是统考命题的热点.本文就此归纳一些常见的题型,供同学们学习和参考.一、证角相等例1 如图1,四边形ABCD为梯形,CD//AB,ABC=90°,E为对角线交点,EF BC于F.求证:EF平分AFD.分析 要证EF平分AFH,即证1=2,但△HEF与△AEH明显不相似,考虑到1+3=2+4=90°,转而去证3=4.由已知条件知EF//DC//AB,因。,CFDECDDEr。_CFCD__f”F…  相似文献   

17.
三角形中线定理是熟知的: 如图1,△ABC的三边长为a、b、c,记中线AM为ma,则有: 定理1  4m2a=2(b2+c2)-a2① 又设N是BC的一个三等分点(如图1),则有: 推论 1  9AN2=6b2+3c2-2a2② 证明 如图1,延长AM至A016  相似文献   

18.
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中有两种基本图形:“A”型图(图1)和“X”型图(图2).它们都是由DE∥BC而构成比例线段,在解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谈谈相似三角形中的“A”型图的“X”型图在解题中的应用.图形特征:DE截△ABC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且DE∥BC,由DE∥BC得  ADAE=DBEC=ABAC,ADAB=DEBC=AEAC.证题方法:以平行线为桥梁,寻找或构造“A”型图和“X”型图,探求解题思种.例1 已知:如图3,在△ABC中,DE∥BC,BE与CD相交于点O,AO与DE、BC…  相似文献   

19.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是几何入门最关键的一步,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学习。在教学时可抓住以下几种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常见思路进行分析。一、已知一边与某一邻角对应相等思路1证已知角的另一邻边对应相等,以利用SAS证全等。例1已知: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求证:AF=DE。证明:∵BE=CF(已知),∴BE+EF=CF+EF,即BF=CE。  在△ABF和△CDE中,AB=DC(已知)∠B=∠C(已知)BF=CE(已证…  相似文献   

20.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竞赛试题,涉及判定三角形形状的题目屡见不鲜。这类题目条件隐蔽,思路曲折,其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综合运用代数、几何、三角知识的能力和解题技巧。兹将这类问题的思路分类陈述如下,以供探究。 [方法一]巧借韦达定理。 例1.a、b、c是△ABC的三边,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b)2x-2a(b+2a\c2)=0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相等。E是 AB上一点, EF// AC交 BC于 F, FD|AB于D。 (1)判定△ABC的形状; (2)略。(河南省中考试题) 解:(1)设方程的两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