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玮  刘兴澳 《新闻界》2024,(2):49-61
截屏在人际交往和公共传播中得以广泛流通,取决于行动者对截屏“信以为真”的信念,即截屏的“本真性”。鉴于截屏的本质是“符号文本”,其“本真性”是一种解释结果,本文从传播符号学理论视野切入,将截屏的“本真性”看作“文本”“语境”与“解释者”三者互动作用的产物。首先,文本维度可显见的媒介技术和符号框架,分别以物质隐喻和视觉转喻的方式,使截屏被“感知为真”;其次,语境维度可感知的伴随文本和场合语境,通过互文指涉和语义框定,使截屏被“衍义为真”;最后,解释者维度可调用的个体成长经历和社群文化身份,通过经验接合和情感引导,使截屏被“认同为真”。  相似文献   

2.
黄河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黄河文化精神振奋人心。现以场景理论作为黄河文化传播研究的切入点,丰富黄河文化传播形式,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精神价值,以地标符号、视觉符号和时尚符号为基准,建构黄河文化符号传播体系,形成黄河文化媒介传播矩阵,促进媒介跨界融合,增强线上线下实时互动,提升用户场景体验,实现黄河文化符号的智能化与场景化传播。  相似文献   

3.
吴翊阳  罗彬 《视听》2022,(8):155-158
聊天截屏是指将发生和储存于软件及平台上的聊天记录,通过对聊天界面进行屏幕截取,将其转换成图片的过程。聊天截屏最初存在的场景有三个,包括私人会话、公开场景和公私并存场景,可以在任意场景进行跨场景传播。私人会话中的截屏传播仅仅作为人际关系的加深与交流,公开场景的截屏传播更多的是为了情绪的宣泄与表达,公私并存场景中的截屏传播则更加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与维护。聊天截屏作为破圈交流的一种手段,促进了人与外界的交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侵犯他人隐私、误解、全景监视等问题的出现。因此,作为用户,要清楚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规范,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力,提升自我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4.
刘欣  袁也 《出版科学》2023,(2):56-60
出版的本质是知识生产的公开化实践。在互联网的媒介物质性作用下,数字智能时代的知识秩序以链接、多重拼贴、生成性和混杂性为主要特征。一方面,颠覆了印刷时代对“知识”的定义,由此带来知识生产空间的极大释放。另一方面,随着“被动的”读者转向“能动的”用户,图书出版也由传统的知识产品生产者转为知识服务提供者。在万物互联的网络社会中,一种对出版的新的想象由此打开:数字智能时代的图书出版通过跨媒介叙事进行内容生产,搭建贯通线上线下的新型知识服务空间,打造具有公共文化属性的知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5.
在深度媒介化的场景之下,对数字记忆的考察不应该限定在"媒介记忆"的延长线上,也不能固守"媒介如何再现过去"的问题意识。本文从集体记忆的两种文化出发,沿着"记忆的微光"和"中介化记忆"这两条线索,从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传统中挖掘关乎"个体"的理论资源。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社会实践的视角,主张"把个人带回来",以此推动对数字媒介支撑的社会技术实践与记忆实践的深入探究,激发记忆研究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6.
张坤新 《新闻知识》2023,(6):54-60+95
视觉文化时代,公共事件的议题构造与社会动员的表征已由“网络造句”转向图像修辞。纵观近年来以熊猫“丫丫”为代表的公共事件,置身于文化语境、现实语境等具体语境中的视觉图像通过提供共时与历时维度的观照,推动指向社会矛盾的公共话语建构。同时,修辞主体主要通过对摄影影像、漫画图像以及拼接图像三种图像符号征用来激发公众的公共参与意识。此外,必须对“视觉转向”下公共修辞实践的潜在风险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视域下,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发展出发,结合人民文化需求,提出了人工智能视域下移动公共文化服务设计策略。以博物馆APP设计为例,采用服务设计思维,将人工智能运用于移动公共文化服务设计。从捕捉触点、建设内容、创设情境、优化流程、参与服务五个方面研究移动公共文化服务设计策略,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用户体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水平,服务于我国公共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曾娇丽 《青年记者》2023,(24):74-76+79
近年来,历史街区作为物质及文化双重意义上的“城市遗产”广受关注。在历史街区的保留与更新实践中,媒介特别是互联网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媒介与地点相分离”的情况已经发生转变,本文以上海市思南路历史街区为案例,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历史街区“再地方化”的可能。研究发现,地理媒介促进符号空间与地理空间相互贯通,历史街区的媒介叙事与本地生活亦走向融合,公众通过线上线下互嵌的多样化传播实践,激活地点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将历史街区从景观化的“文化目的地”形塑为日常化的“文化枢纽”。  相似文献   

9.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有助于掌握国际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全貌,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选取新世纪以来国外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研究的代表性文献,运用系统性综述方法,凝练研究热点主题,从系统论和复杂性视角构建整合性研究框架,前瞻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当前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内涵、转型前因条件、转型过程机制和转型影响成效四个方面。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具有注重用户需求、技术驱动、机构合作融合的特征;外部环境、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是转型的前因条件;通过资源融合、众包交互、合作协同的转型过程机制,公共文化机构优化用户体验,提升服务效能,增进社会福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未来方向,以期为我国公共文化机构平稳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图1。参考文献48。  相似文献   

10.
公共文化是城市所有居民都有权享用的文化空间。视觉文化传播媒介要给各社会群体平等地提供公共文化空间,让各个社会群体在开放的空间中共享公共文化资源。在城市化的背景下,视觉文化传播是提振城市公共文化自我修复能力,不断以软实力的推动方式提出合理建议来用以治理城市问题的视觉力量。  相似文献   

11.
李名萱 《新闻知识》2023,(6):40-48+94
延安读报组发展以“听”为媒介的读报方式,将报纸阅读从诉诸视觉转为诉诸听觉,从个人私域转向公共领域,建构了以读报员为代表的党和边区群众的集体空间,打破了文字的阈限,使党的政策、抗战新闻、文化知识等多种信息在更宽阔的领域面向更广泛的群众传播,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传播和社会教育中的具体实践。本研究通过梳理延安读报组从各地组建、民办公助到模范带头的渐进的实践机制,探析与总结延安读报组在基层传播和社会教育中践行群众路线的经验智慧,以期深刻理解延安十三年中为“中国式现代化”积淀的历史基因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佘雅婷 《视听》2023,(5):21-24
媒介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人机共生的数字时代,视听媒介的繁荣形成了数字时代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空间与以听觉为中心的声觉空间交替的媒介景观。移动传播技术的发展与耳朵经济的兴起,唤起了声音媒介的价值再回归,打破了读屏时代的“图像霸权”局面。声音符号流动于空间中,声音媒介本质上是空间性的,在数字时代建构私密性的听觉空间、社会性的听觉空间与流动性的听觉空间。在数字空间内进行的一系列听觉文化实践,参与塑造了新的媒介文化,呈现出互动性、符号性、涉身性的特质。然而,从媒介环境学与媒介社会学视角来看,还需思考和警惕听觉文化消费主义陷阱以及“声音/发声”视角下声音与话语权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在开展视觉文化研究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析,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验证了信息技术支持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为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思路与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迅猛地推动各行业业态的变革。视觉设计实践已然从传统的印刷媒介设计转变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设计的变革当中。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应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引领下,融合新兴媒介寻求教学创新。本文旨在分析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思想对视觉传达设计在实践环节中的变革,从而反馈于教学环节的变革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于媒介仪式的概念体系,以建党一百周年全媒体传播为个案,尝试探讨数字媒体环境下社会文化生态被编织和塑造的基本规律和实践方式。研究认为,社会整合是媒介仪式的基本功能,展演是媒介仪式的基本实践方式,而诉诸情感则是媒介仪式的基本传播逻辑。数字技术的发展在总体上强化而非弱化了媒介仪式的上述特征,媒介逻辑在社会变迁中的重要性得以提升,受到权威性力量更高程度的重视。本文据此得出结论:数字媒介仪式是一种用户广泛参与和深度介入的仪式;媒介仪式的传播有赖于对中心化和层级式的媒介逻辑的延续;数字媒体文化理论的发展要立足于对“网络化实践”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共文化云平台资源共建模式和技术水平日趋成熟,如何提高供需对接效能、优化用户体验成为公共文化云平台应用拓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现实需求,文章着眼于用户体验视角下的公共文化云平台研究,探究公共文化云平台评估与以用户为中心的公共文化云平台优化,旨在提升平台服务效能和用户体验。采用网络调研法和文本分析法,基于对公共文化云平台用户体验与特征的理论廓清,将用户体验领域的质量评估方法、体验设计理论应用到公共文化云平台中,为公共文化云平台评估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共修辞是一个与个体修辞相对应的概念,核心强调以公共利益为根本诉求的话语构造理念。通过对2010年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具有公共修辞特征的网络流行语在形式修辞和意义修辞两个话语维度上积极延伸,体现的是一种间接的、迂回的、赌博式的、偷袭式的政治抵抗艺术。而在视觉文化时代,公共议题的呈现与建构更多地依赖于图像化的表征方式,公共修辞的"图像转向"成为一个亟待进一步探讨的媒介命题。  相似文献   

18.
黎风  周钰棡 《今传媒》2016,(2):8-11
社会的发展史也是媒介的发展史,媒介的演变革新对社会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正如当今社会,媒介的影像时代带来了文化的"后现代":影像代替文字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介,社会话语逐渐向视觉化转型;同时,媒介的多样化促成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决定着话语的形式和内容.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载体的多媒介共同作用,推动着信息与文化传播的"多媒介革命"进程,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介绍"多媒介革命"的概念,阐释其文化内涵,分析"多媒介革命"带来的海量影像在大众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中产生的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媒介选择影响因素研究始终面临两类问题:态度与行为存在双向因果、本土的人口与社会结构意义被低估。本研究针对传统官方媒体、专业化商业媒体、自媒体,考察媒介信任和媒介选择之间的多维逻辑链条,并通过人口统计学变量交互分析,揭示三类媒介的用户面貌及其结构性偏向中的社会意义。研究发现:三类媒介呈现出“类差序格局”,媒介经验的惯习对个体选择影响深远,信息冲突情境下用户自我效能感更加凸显,不同内容类型之间出现了信任分化;年龄与文化程度、城市线级与个人收入两组变量交互,是用户分群逻辑中的核心维度。  相似文献   

20.
牟向前  于德山 《新闻记者》2023,(7):78-88+100
本研究对电子健身游戏群体进行民族志观察与深度访谈,并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电子健身技术逻辑、媒介用户自画像、身体信息交流等情况进行解读。研究发现游戏媒介实践过程中存在多个行动者,社会文化环境、技术与用户群体构成核心行动者,出现身体、健身思维和社交关系等方面的转译,并依据身体利益、社区信息交流等不断加速转译,形成以数字身体为目标、情境元素融合与技术资源优化的“网络文化”形态。“作为媒介的身体”和“作为身体的媒介”边界变得模糊,作为连接的身体不断激发用户的健身经验性和游戏元素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