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历史发展的每个时段,都有诸多人物粉墨登场,有的叱咤风云,有的杀身成仁,有的矢志革命,有的创新科技,也有的留下千古骂名。正是这些纷繁的人物聚集在一起,才演绎出历史的悲欢离合。从古至今,史学界向来注重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一部二十四史,绝大部分都是人物的传记。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和钱穆的同名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都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作了一定的叙述,但研究历史人物的方法却不尽相同。对历史人物的分类,梁启超较传统,钱穆较新潮;对历史中少数人作用的看法,梁启超体现着一种矛盾史观,钱穆则是一种英雄史观;对于研究历史人物作用的看法,梁启超强调了时势造英雄,而钱穆则强调了英雄造时势;关于历史人物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梁启超强调二者的平等地位,钱穆则强调文化对其他领域的主导作用;关于历史人物研究的侧重点问题,梁启超同等看待事业成功或失败的人物,将各种因素综合在一个人物身上,钱穆则更为看重失败不得志人物的作用,强调个人意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谈英雄崇拜 朱光潜 关于英雄崇拜有两种相反的看法。依一种看法。英雄造时势。人类文化各方面的发端与进展都靠着少数伟大人物去倡导推动,多数人只在随从附和,一个民族有无伟大成就,要看他有无伟大人物,也要看他中间多数民众对于伟大人物能否倾倒敬慕,闻风兴起。  相似文献   

4.
“新英雄史观”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严重挑战。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揭示了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劳动的观点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承认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应以牺牲普通劳动群众的历史决定作用为代价,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基石;每个人都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每个人在任阿情况下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真正的历史创造者只能是那些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们。“新英雄史观”鼓吹少数英雄创造历史,为“精英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旧英雄史观一脉相承,都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相似文献   

5.
<正>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有的功昭日月,名垂青史;有的昙花一现,来去匆匆;有的祸国殃民千夫所指。他们的功与过,是与非,是留给后人的不小难题。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进行人物教学,现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朱敬则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史论家。他以历史上的朝代兴亡、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为对象,发表评论,对历史发展中的英雄与时势关系、"祸积"与朝代兴亡关系、"小人"与国之存亡关系、郡县制取代封建制等问题提出了深刻的历史见解。重视与总结这份史学遗产对于提高当代历史评论的水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时势与英雄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我认为时势和英雄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即矛盾的两方面。英雄和时势互为因果,因此可以说,既是时势造英雄,又是英雄造时势。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有的描绘祖国秀丽山川;有的介绍世界风俗人情;有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英雄故事;有的能陶冶情操,激人向上……在无数精选的作品中,不乏具有创造性的人物和故事:如巧捞铁牛的怀丙和尚;立志造桥的茅以升;勇于发明的爱迪生;修筑京张铁路的詹天佑等。再如揭示自然奥秘的知识性课文:《太阳》、《蝙蝠与雷达》、《只有一个地球》、《回声》等,无一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素材。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挖掘这些创造性因素,将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借助媒体,引导想象 乌申斯基说过:…  相似文献   

9.
作为对中国历史发展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割据的混战局面,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是历史上真正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创制的封建政治体制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和完善,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被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李贽盛赞为“千古英雄”、“千古一帝”。然而,秦始皇功大过亦大,他在位期间穷凶极奢,赋敛无度;严刑酷法,滥杀无辜;焚书坑儒,摧残文化,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也导致秦朝统一后仅仅十几年就迅速败亡。秦朝的兴盛、统一与灭亡,都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启迪。千百年来,研究秦始皇及秦朝政治的文章、专著不胜枚举,多如牛毛,但是,历史学的魅力就在于:不同时代总是能够赋予研究对象以新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臧克家用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英雄与“狗熊”的一生。新疆是一个诞生英雄和崇拜英雄的神奇地方,干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新疆的繁荣、和平、安康而不倦奋斗着,有的甚至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而新疆的各族人民也深深地惦记着这些英雄们,如今,矗立在在新疆许多地方的英雄塑像,就记录了英雄的形象、英雄的事迹,在人们心中为英雄、为历史树起了永远的丰碑。新疆的人物塑像@李都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世纪“新史学”首倡者,梁启超在其历史传记人物作品《管子传》中,多次出现与个人史学主张格不合之处。尤其是他在处理营造时势与改塑英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两难困境,颇为鲜明地折射出当时“新史学”理论在宣传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乔布斯走了,他已成为一个历史人物。但凡历史人物,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但是,我们很难说,是历史成就了人物,还是人物创造了历史。这二者总是交织在一起,共同改变我们的世界。乔布斯对世界的改变有目共睹,人们怀念这位时代英雄,有人认为他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期待下一位"乔布斯"的出现,人们猜测,谁将会为我们的世界继续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凝视崇高     
凝视崇高,修炼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当“英雄司机”吴斌的灵车在城市的大街上行驶时.热心的市民们便举着横幅围簇在街道两边。有的失声痛哭,有的默默哀悼,人们都在凝视崇高。这时。每个人的内心便洗净了一切杂质。全由崇高精神所占领,每个人的心灵之美都随着英雄气魄的扩散而显现出来。凝视崇高既是对英雄壮举的回报。也是对自己内心的拷问与...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中设计了一道分值为5分的语言运用题,试题如下: 历史是一艘行进的船,时间是一张网。我们每个人都在船上张网捕鱼。有那勤奋聪明的,就捕得多些;有()的,就捕得少些。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到时大家都得扔掉网上岸。翻检个人的捕获,在20世纪的作业中,有(a);有(b);有爱因斯坦这样的好手,创造了一个物理的新纪元;有毛泽东这样的伟人,创造了一个共和国。而空手上岸的人也不在少数。21世纪,我们将有什么样的创造,将出现什么样的世纪人物呢?这对有幸站在世纪门槛上的人,至少是一个很大的鼓…  相似文献   

15.
墨子的“合志功而观”指的是对人们行为的好坏、善恶应将其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考察;司马迁继承了墨子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了“合志功而观”的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价时更重视“志”之高尚低下产生的效果,往往不单以其“功”之大小、事业成败如何为据;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古往三千多年的历史人物进行的道德评价,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历史勿庸置疑是人民创造的,但历史也是生动的、有机的,是由无数偶然构成的。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政治能力能够改变历史的个别外貌与局部进程,尤其在关键时刻,历史人物的性格因素更是成为影响历史发展方向的重要契机。这绝非英雄史观的危言耸听,俾斯麦在德国十九世纪中、后期发展中的影响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范例。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剖析俾斯麦的性格特点与政治外交风格在德意志统一进程中的作用,阐明历史人物的个人因素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历史创造论”质疑陈澍斌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创造历史?这是历史唯心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坚持英雄创造历史,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出发,坚持奴隶(群众)创造历史。这两种...  相似文献   

18.
张居正在万历初年推行改革的壮举使其成为明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政治家。对于这位杰出人物,赞誉者大有人在,同时,诋毁者亦不乏其人。事实上,尽管张居正为明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政治家,但他毕竟是生活在现实当中的普通一员。人无完人,张居正自然也不例外。历史人物的功与过都具有时代性,无视历史环境而随意割裂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和摭拾罗列历史人物的功与过的作法其本身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只有将历史人物放在具体的特定的时代和场所之中,才能明辨他们在复杂沉重的社会压力和各种陈规旧制束缚之下的所作所为以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普遍地为社会风气不尽如人意而感慨,而忧虑的时候,徐洪刚同志的英雄行为无异于一声震天霹雳,使人们从感慨和忧虑中奋起。 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争论多年的一个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历来认为,时势造就英雄,英雄推动时势。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是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一个伟大转折的时代,这是一个呼唤英雄并造就英雄的时代。徐洪刚同志的行为,使他无愧于我们的时代。他的贡献在于唤起人们振奋精神,从我做起,切切实实地为人民做好事。他没有很多的豪言壮语可供人们背诵,但他的行为却是  相似文献   

20.
<正> 每个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曾涌现出无数的、有影响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的活动,构立了一幅幅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从来就没有否认过历史人物的重要作用。要研究历史人物,首先必须评价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