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美术教学形式多样化是课程教学的需要,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激活学生美术创造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多样化教学策略,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让教学形式更加适合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小学美术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美术爱好为根本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意识和能力,是基础的美术教学。但是美术这种艺术形式应该是因人而异的,不是学习统一性的东西,而造就统一的"艺术家"。因此美术教学中应当注重个性化培养。  相似文献   

3.
泥塑艺术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各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艺术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玩耍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为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奠定基础,将泥塑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在丰富多彩的民间泥塑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4.
剪纸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当前美术教学中要不断提升剪纸艺术形式的教学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实现剪纸文化的传承。为此,本篇文章探讨了小学剪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剪纸艺术水平和创造能力,以实现剪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的艺术学科,需要突破课程与学科之间的界线,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整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核心素养。文章立足小学中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从加强美术与其他艺术、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德育教育、美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综合的角度,探讨小学美术课程综合教学策略,以期丰富小学美术课程资源,创新小学美术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艺术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小学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美术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实施多媒体教学,这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实践证明,这一手段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教学品味,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学实效,从而让美术教学变得更有魅力. 一、营造美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90):159-160
"创客"的含义是"具有创造性的学习",其目的是让学习者进入自我创造的学习环境进行创新。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学生学会思维发散和拓展,提高学生在艺术层面的自我创造性。当代小学美术教育变革需要将美术教学形式与创客教育的理念进行融合和贯通,以此改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黔南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是黔南地区各民族艺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也是本地种学生们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把黔南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有效的引入本地的中学美术教学中,这是一种美术教学的创新举措,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培养其审美感,更有利于黔南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84-85
美术是艺术的展现形式,通过利用物质材料,将景色、社会现象进行描绘,是对美的诠释。本文针对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途径进行研究,论述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73):155-156
艺术元素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而最直观表达艺术的形式就是美术。素描就是美术中最基础的绘画形式之一,素描是人们最早表达自己想法的表达形式。在高中生涯中,素描作为三大基础之一,不仅仅只是勾勾画画,更是关系着色彩、速写的学习质量。总的来说,素描作为高中美术必不可少的学科,学生学习素描的水平也就成了问题。本文以现实情况高中生的素描教学为话题,为高中美术教学作出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为我们指出了“情境教学”和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两个课程努力方向。笔者通过教学实践 发现,将互动课堂引入美术鉴赏教学,既能够帮助学生对艺术 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又能够提升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运用能 力,是达成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形式,值得我们借鉴 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基础绘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于美术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艺术的审美观。本文就人教版初中美术基础绘画的实际教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美的理解选择适合自己美术作品的素材进行创作,从而提升综合运用素材表达美学艺术的能力。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方美术资源,丰富美术教学课堂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4.
我以为一节课是否是有效,要考察的因素很多。但是从美术教学的本质着手,围绕教学核心,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实现学生有效的美术学习,是最关键的因素。实现学生有效的美术学习是核心,教学形式只是一种手段。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为学生美术学习服务的。恰当的、丰富的、新颖的教学形式能使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则会干扰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中美术新课标要求尽可能挖掘自然资源和校园以及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作为一线美术教师,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当地的美术课程资源,以弥补国家美术课程的单一与不足,发挥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学生学习到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多样性和实用性的需求,是当前美术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美术教师应该从自己的经验和专业角度出发去探索新路,将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设  相似文献   

16.
<正>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重要的文化行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深度教学作为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策略,倡导“全程学习”教学理念,即把教学过程分为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师生交互学习阶段、  相似文献   

17.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每一个学习内容和方法,并尊重学生的意愿,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未来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进修及学习。"这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方针。因此,美术教学中不仅要体现作品本身的艺术之美,更要讲究合理的教学艺术,使课堂真正全方位体现艺术元素,直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美术教学中受益。  相似文献   

18.
王珂 《湖北教育》2023,(4):51-52
<正>艺术课标的“评价建议”部分提出艺术教学要重视表现性评价,教师要围绕学生艺术学习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等特点,注重观察、记录学生艺术学习、实践、创作等活动中的典型行为和态度特征,运用作品展示、技艺表演等形式,对学生艺术学习情况进行质性分析。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具体如何实施呢?笔者在教学《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时将表现性评价引入美术课堂,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左雅丽 《新疆教育》2012,(20):212-212
教育即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因此美术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美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即美术教学生活化。应引导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美术,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乐趣,丰富体验,勾勒出“生活画面”。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由此,可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最好的老师.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艺术的灵活多样性,使美术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