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赖华 《文教资料》2009,(9):102-103
教师专业成长包括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教育.教师要成长,就应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学会学习和钻研,重视课堂、听课和评课.善于反思.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育的改革使教师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化,相应地对教师素质提出了以下要求:能有效地促成学生完成自主的学习过程;能从数学科学的特点上把握内容;能以一个研究者的姿态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等,而形成这些素质的途径是:教师反思自己教与学的过程,深入把握数学学习内涵;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期望达到的教育境界.它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以期在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量研究表明,教师职业生涯的头几年是他们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期。制定明确成长目标是迈出专业成长的第一步。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就是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让自己成为一名社会、学校、学生、家长都认可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5.
也谈教师的职责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章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不但要有现代教育理念、改革创新意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和科研方法,更重要的是具有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要关爱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6.
论教师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芸湘 《云南教育》2003,(27):20-21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的师德思想。汉代学者杨雄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也深刻地阐释了“为人师表”的育人内涵。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除“学高方能为师”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身正方可为范”,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成长教育有着极为深刻的重要影响。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教师的教学教育效果,除了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高尚师德,靠自己内在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和教育学生。成功的教师不仅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是学业的导师,是做人…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品质的教育,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成长呢?一是广泛阅读,仔细咀嚼。中小学教科书凝聚了人类的基本经验,其中的内容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是构建我们精神大厦最主要的元素。阅读各科教科书能使教师善于在自己所教的课程中提及别的课程内容,这能更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的完整理解。除了阅读教科书,还应阅读一些优秀的教育刊物上的文章,及时了解同行们对于教育最前沿的思考和探索。另外,要阅读一些滋养心灵、…  相似文献   

8.
周清勇 《学苑教育》2012,(15):17-17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教育过程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遵循个体成长的规律,对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积极调整自身角色,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培育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爱与宽容的环境中成长,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更健康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当一个学生感到自己不被理解或没有被很好地照顾时,作为父母、教师,再好的目的、意图、课程安排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处于起步阶段,是否能对英语语言文化产生兴趣,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学习。英语教师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情感体验上作出更积极的探索。教师积极主动的情感教育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能成为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动力的直接源  相似文献   

10.
<正>教师成长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课堂创新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笔者认为,是为了增进自己的教学技艺,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能更轻松愉快地学习。所以,笔者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教师成长在创新的课堂,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  相似文献   

11.
论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的共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德性作为实践场域中的教师道德,是教师历经反复的道德实践而生成的专业品性,通过教育良心、教师善和教育理解力表现出来。教师的教育幸福是其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源自于教师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对生命成长的深切感悟与作为研究者的充实感。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生命的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是教育之本。教育改革在重视学生生命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生命的发展。教师也是发展中的个体,关注教师生命的成长成为时代所迫。教师的生命划分为:生理生命、心理生命和社会生命。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积极地体验与感悟生命,获得生命的自我认同感,寻求生命的自我解脱,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教师为探索教育真谛而不断地追求,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教学理论与教师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受其教育观念、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影响的,教育教育观念是在不同的教育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不同的教育观念决定了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钟摆”倾向的反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教师学习是教师基于发展这一目的而对外在教育经验、观念的吞吐、适用和整合活动。在当前,一种以教师个体、经验、实践为本的教师学习观大有主宰我国教师教育主流之势,导致了"钟摆"倾向的产生。教师的发展需要教育理论,需要教师教育者,需要接受学习。从内因与外因间的互动转生关系出发,重建"教师学习"概念,是我国教师教育实践走出钟摆困境的应然出路。  相似文献   

15.
教师叙事与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于教师而言,教育叙事是促进专业发展的方式。这是因为叙事是教师教育生活的一种方式;教师以叙事方式认识教育教学;教师以叙事的方式建构教育经验。教师进行教育叙事能锻炼观察日常教育生活的能力.帮助洞悉个人实践知识,提高反思探究能力,提升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6.
自主课堂的要义与操作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主课堂是主体性教育课堂化的结果,是建基于师生充分自主基础上的导向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一般发展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论和教学形式与方法。从教学主体的角度看,自主课堂包含教师的教学自主和学生的学习自主,二者的关系可用“发展矢量原理”和“课堂平衡原理”来说明;在具体操作层面,自主课堂着眼于自主情境的创设、自主学习的经营、自主交往的构建和自主体验的获得,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课堂生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教育实践美的理性分析,认为教师独特风格是教育实践美的形式,流畅体验是教育实践美的主体感受,自由创造是教育实践美的智慧,实践伦理是教育实践美的理性升华,教育生态是教育实践美的生命关照,教师合宜的行为是教育实践美的形象,身处同一心境是教育实践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视野中教师学习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改造教师主观世界的活动,教师学习的实质是教师内在的思想、能力和情感的变化。建构主义教师学习是教师以主动发现和探究的态度与过程,在拓展和提升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获致丰富教育理想和知识、增进专业理解和技能,不断更新自我,培育创造性生命力的成长过程。改善我国教师教育中的教师学习要有自我超越的意识和勇气,营造促进教师理解与思考的环境,涵养诤友式的合作文化。  相似文献   

19.
超越经验:在自我反思中实现专业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吕达  刘捷 《教育学报》2005,1(4):65-70
教师教育变革的真正意义存在于日常教育生活之中,而提倡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所强调的实践品格。教师自我反思具有特定的内容和时限,需要教师们通过教育叙事、反思日记、反思随笔、理论学习、微型教学、相互观摩、对话研讨、建立档案等方式,来逼近教育实践,超越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教学现实。  相似文献   

20.
1.My context:I was onc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teaching methodology applied by almost all my previousteachers,and my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was quiteteacher-centered.As a college teacher,I placed a signifi-cant emphasis on bringingknow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