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江华 《文教资料》2005,(30):89-90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时节,也正是家乡收获银杏的时候,望着蔚蓝的天空下那一棵棵金色的银杏树和树上一串串金色的银杏果,我常有一种冲动:要是能带领我的学生把她描绘下来该多好!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做了一点尝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愿望。”因此我首先设置情境激发兴趣:我问:如果泰州市征集市花,那我会推荐梅花,因为泰州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故乡,如果泰州市征集市树,你会推荐什么树?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推荐最多的是银杏树:因为我们家乡到处都是银杏树;银杏树最适宜…  相似文献   

2.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时节,也正是家乡收获银杏的时候,望着蔚蓝的天空下那一棵棵高大的银杏树和树上一串串金色的银杏果。我常有一种冲动:要是能带领我的学生把她描绘下来该多好!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做了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3.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时节。也正是家乡收获银杏的时候。望着蔚蓝的天空下那一棵棵金色的银杏树和树上一串串金色的银杏果,我常有一种冲动:要是能带领我的学生把它描绘下来该多好!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做了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4.
亲情树     
我钟爱银杏树,喜爱它的叶子,喜爱它的花儿,喜爱它的果实。因为有一棵银杏树,它不仅长在姥姥的庭院中,也长在我的记忆里,生根发芽,长久不衰。这次回家乡,见历经风霜的银杏树更挺拔茂盛,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似乎在诉说人间浓浓的亲情。这棵树,从我一出生就住在这儿。太姥姥在世时,我时常看她对着树发呆。我曾扯着她的衣袖问:“您在想什么?”她那时只会跟我说:“想念你的老舅。”接着是一声长叹……后来,我看到了一张关于太姥姥和老舅的照片,老舅的形象便在我的脑海中存留下来。在银杏树抽出新芽的季节,我已经长大不少了,太姥姥捧着老舅的相片,…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叫什么名字?生:淮安。(师板书)师:有没有家乡不是淮安的(如果有,可让该生适当介绍一下他的家乡)?同学们对自己的家乡——淮安了解吗?你们知道淮安有哪些特色吗?生1:我知道我们淮扬菜全国有名,文楼汤包、钦  相似文献   

6.
银杏树王     
6月22日晴 我的家乡在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来到张公祠,就会见到了那棵银杏树王,那棵树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你看,那棵树好高啊!三十多米,大约有六层楼房那么高;那棵树好粗啊!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文中的《三棵银杏树》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作品.他通过对家乡的三棵银杏树和银杏树给“我们”带来欢乐的生动描述,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在这短短的一篇文章里,作者以朴实、流畅、准确的语言写出了丰富的内容:既写出了银杏树千、枝、叶、花、果的特点,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又描写了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一幅幅  相似文献   

8.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兴趣师:主持人公布的作文上什么?生:想象作文。师:喜欢想象作文吗?生:喜欢。师:谁喜欢?(师举起右手,学生全举起右手)都喜欢呀!都会做吗?生:会。点评:尊重学生,还应该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支老师亲切的话语,带头举手,这些都在学生的心中漾起了温暖的涟漪。师:都会做了,我们还做它干什么!今天我们就不做了。咱们做别的作文,做一个更难的,行吗?生:行。师:如果怕难,咱们就还做想象作文。生:不怕!师:那做个什么作文呀。这得从我这次来成都的一个感受说起。我…  相似文献   

9.
《三棵银杏树》的语言文字训练●苏州市新区实验小学孙春福《三棵银杏树》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新增选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叶圣陶先生以儿童的眼光和口吻,细致地观察、描绘了家乡的三棵银杏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三棵银杏树》是一篇描写家乡景物的讲读课文。作者通过对家乡三棵银杏树和银杏树给“我们”带来的情趣的生动描写,以朴实、流畅、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清晰、优美的画面。文章把文字美、静态美、动态美、情感美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为此,教学中,我在抓好词句训练的同时,还注意让学生多方面受益。一、词句训练本组教材训练的重点是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了处理好本课重点训练项目,达到词句训练之目的,课前,让学生带着教材后面“思考·练习”中的第1、  相似文献   

11.
左婧 《教师》2014,(31):78-79
正一、快乐尝试,习作前指导师:(出示一盒奶酪神秘地说)同学们,瞧,我带来了什么?生:饼干。生:牛奶。师:是吗?谁再来猜猜!生:糖果?师:(摇头并板书:奶酪?)我手里的是一盒奶酪。师:现在,我们就用它来做个游戏。小小的的一盒奶酪,谁能吹倒它?(板书:谁"动"了我的)生:(齐读)谁动了我的奶酪?师:注意时间三十秒,方法:吹!谁愿意来试试?(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师:这样吧,我们推荐一个,力气最大,最会吹的——学生推荐班上最壮实  相似文献   

12.
一次上课时,有位老教授问台下的学生: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前面有两棵树,一棵粗,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说:可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师:你们听到老师说话吗?生:听到。师:现在老师正在讲课,坐在教室各个角落的学生都能听到老师的讲课,那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是怎样的?生:四面八方。师:你的判断真不错。在说话我们都能听到这个很平常的生活现象中,包含了许多的科学道理。要想了解这些科学道理,我们首先必须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从这个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好吗?(学生交流汇报。)生: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传到我耳朵的?生:声音遇到物体还能传过去吗?生:我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生: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生:我为什么会听到…  相似文献   

14.
最初的美好     
一我在春天的时候收到洛佳的信。她说:苏夏,梨花巷的梨花都已经开了。如果你在这,那该多好。苏夏,你走了之后,孙升时常会提起你。阳光晴朗的午后,我站在学校花坛那棵古朴的银杏树下,看着粉色信笺上洛佳清秀的字迹,突然不能自已  相似文献   

15.
银杏树     
在我外婆家的村子里,有一个寺庙,那儿长着一棵银杏树。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了寺庙,我们到了上面就能看到那棵银杏树,它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巨人。它已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相似文献   

16.
激发动机 ,让学生去做星期五下午放学前 ,我为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师 :同学们 ,下个周末 ,有个北方的朋友要来我家做客。他特别想尝尝我们家乡宁化的小吃 ,不知道拿什么招待他好?生 :可以拿烧卖招待他。生 :可以拿生鱼片招待他。生 :可以拿老鼠干招待他。生 :可以拿板鸭招待他。生 :可以拿韭菜包招待他。……师 :同学们够热情的 ,这些很多都是我们家乡有名的小吃。可是老师挺为难的 ,因为这些小吃我都不会做 ,怎么办?生 :我妈妈会做烧卖。生 :我邻居张阿姨炒的老鼠干味道一流。生 :我家店里有个厨师 ,生鱼片做得很好。……师 :要把这…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断师:荷花的形象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那么幽雅迷人。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大屏幕出示句子)师:同学们,读了这段文字,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称作“活的画”?生:我想知道“那画家”究竟是谁?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说“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师:你们提的这几个问题很有价值。这样吧,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四人小组展开讨论)生:因为每当有风吹过池塘的时候,荷花就会随风摇摆,好像活的一样,所以把这一池荷…  相似文献   

18.
寻找秋天     
还记得去年的一个周末,我和妈妈到金山公园去寻找秋天。我们边走边找,这时,路边的一棵银杏树吸引了我们。这棵银杏树真奇怪啊!外面的叶子是绿色的,就像是银杏树穿了一件绿色的外套:里面的叶子是黄色的,就像是银杏树穿了一件黄色  相似文献   

19.
一、在情境中引出课题,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师:(课件出示下图)这两把尺子有什么不同?生1:下面那把尺子比上面那把多了一小格一小格的图示。生2:上面那把只有厘米刻度,下面那把有厘米刻度也有毫米刻度。师:真厉害!知道那一小格一小格是毫米。师:如果有一个螺丝,我们要量出它的长度,你认为用哪把尺子量合适?为什么?生:用第二把尺子量合适。因为第二把尺子有一小格一小格的图示。师:你的意思是用第二把尺子才能把螺丝量准确,是吗?生:嗯。师:为什么不选第一把尺子呢?生1:因为第一把尺子只有厘米,不能把螺丝量准确。生2:因为第二把尺子有毫…  相似文献   

20.
片断一:师:你们会画长方形吗?生:会。(回答时有种不屑的神情,意思是我们早就会了)师:既然你们都会,那就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演示一下,其他同学观看画的过程是否正确。出示题目: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学生争先恐后地要到黑板上来演示,我请数学课代表上台来画。只见他非常自信也很熟练地拿起三角板就画,他首先画了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师:你们觉得可以吗?为什么?生:可以。因为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先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作为长。师:请继续画。紧接着他把三角板作如下摆放,再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师:你们觉得可以吗?为什么?生:可以。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