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冬月 《百科知识》2010,(8):14-15
自从转基因作物和产品诞生以来,关于转基因作物安全与否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甚至出现了很多反对转基因作物的行为,一些研究人员也加入到反对转基因作物和产品的运动中。  相似文献   

2.
马晨 《发明与创新》2006,(12):46-46
由于过去的技术不甚完善,转基因产品大都在安全性方面得不到信任,而随着各项研究的不断拓展,许多新一代的转基因产品不仅保证了实用和使用的安全,还用卓著的功能为转基因产“品正名”。以下几项新成果,就是新一代转基因产品中的“佼佼者”。有健脑功效的猪肉众所周知“,Omega-3  相似文献   

3.
加强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立法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产品是一种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其安全性问题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危害性、现有管理措施无法消除该危害性以及国内外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管理法规等方面入手,对现阶段加强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立法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了简要论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生物技术领域,由转基因技术作为代表的转基因生物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本文从转基因技术及其生物产品出发,探讨了该生物技术产品引起的生物安全问题,同时阐述我国目前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战争——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保卫战》一书围绕转基因粮食安全这一主题,从科学角度分析了转基因食品显现的和潜在的不安全性,从经济角度揭示了转基因技术、产品持有者通过转基因技术与专利谋求全球粮食市场垄断地位、永久控制人类口粮的企图,从  相似文献   

6.
正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对于转基因技术已不再陌生,各种转基因作物也已从实验场地走向了市场。现时的市面上,我们都能见到哪些转基因产品呢?为什么它们能从众多转基因产品中脱颖而出呢?国内市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这是近10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七次提到转基因技术,这也是国家持续鼓励转基因研究的信号。虽然国家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转基因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科研成果涌现,但是社会上"反转"声音仍不绝于耳,人们对于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质疑并未完全消除。但不得不说,转基因技术曾经挽救了我国的棉花和番木瓜产业。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关注生物安全的前提下,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正在成为众矢之的。 虽然现代生物技术为人类解决粮食,药品和环境等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其快速发展也引发了关于基因工程潜在风险的广泛争论。 面对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日趋广泛地大规模地释放到环境,其产品成为饲料、食品和医药的现实,国际社会十分关注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目前关注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8.
出于对转基因食(产)品的慎重与担忧,目前人们即使消费转基因产品也只是植物性的,动物性转基因产品尚未进人人们的生活。但是,社会的需求是科研开发和经济产品进人市场的最大推动力。从这个角度出发,一些看得见的迹象表明,动物转基因产品进人市场也是早晚的事。但是,最先进入市场的转基因产品应当是两类产品。一是对人和环境可能不会造成危害的产品,如宠物;另一是人们迫切需要的功能性产品,例如医药保健产品,但是前提条件也是不应对人和环境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消息透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超市里,国外的转基因食品已悄悄摆上货架;早餐中的麦片,休闲品尝的炸薯片,说不定就是产自那北美州平原农场的转基因小麦、转基因土豆。人们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议论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11,(9):28-29
“许多消费者对于哪些食品可能含有转基因成份,始终怀着疑问。由于目前全世界广泛种植转基因粮食作物,包括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油菜等,而大豆、玉米及其衍生产品(如大豆磷脂、大豆蛋白、玉米淀粉等)最常被拿来作为食品原料和添加剂之用,也就可能添加在日常接触到的饼干、方便面乃至婴儿奶粉等食品之中,使得含有转基因成份的食品也因此无所不在。”——《避免转基因食品指南》  相似文献   

11.
介绍化学品从传统的物质管理到产品管理的体系现状,从物质使用环节入手,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倒逼化学品环境管理模式,以至实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全过程管控。发达国家通过实施政策法规和环境标签非强制手段,提供化学物质管控的技术、建立替代评估模型,在引导公众自愿前提下倡导企业在更广泛的产品和化学物质领域开展信息收集和公开制度。借鉴国外产品中化学品管理的丰富经验,在法律规定下由少到多分别列明管控的物质清单和产品清单,以替代评估为技术支持,引导公众自愿推进管理,为我国化学品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毛昊  孙莹  刘洋 《科学学研究》2009,27(4):554-562
 大部分中国开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在产业化应用过程中总是遭遇到瓶颈性因素的制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市场已经通过跨国公司的核心专利以及合资企业的外围专利封锁被固定在国外产品的技术轨道上。不论外资企业申请的单个专利自身的期望价值,即便是有些专利的期望收益可能为零,甚至为负,但是只要将专利加入到经过良好规划的专利组合中,那么其所带来的期望边际收益似乎总是超过其边际成本。国外跨国公司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疯狂利用在华外资企业大量进行专利申请。本文试图通过以韩国LG跨国集团在华合资企业技术研发及专利战略情况的考察,通过专利数据挖掘,分析国外跨国母体的专利战略。并最终得出了以韩国大型跨国集团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在中国组建的外资企业模式没有给我国带来实质性的产品开发能力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3.
李伟超 《现代情报》2016,36(12):90-94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创客运动的整体情况以及其主要发展形式,着重分析国外创客运动的成功案例以及对国内信息管理专业的了解,最后针对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专业创客运动面临的问题,如国内的创客运动处于初级阶段、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成熟、信息管理学生缺乏专业实践指导等,提出一些相关的合理建议,如联合高校图书馆建立创客空间、搭建在线交流平台、积极宣传创客文化、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活动、建立社团型创客空间等,从而推动其创客运动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标准化的学科发展规律,结合浙江区域块状经济的特点,尤其是浙江嵊州领带产业标准化工作的经验,提出了用标准化方法提升浙江区域块状经济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工作战略:建立区域标准化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相似文献   

15.
完善技术标准保障我国乳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和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均大幅度增长,乳品质量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乳业由于技术标准、行业管理制度等尚不完善,市场竞争秩序混乱,乳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技术标准是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我们应当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保障我国的乳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普适技术,并介绍了运用普适技术、嵌入式系统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从而体现了该技术的产、学、研的结合,进一步实现了我国教育信息技术化的目标。该技术与课程的结合主要是通过自主开发以计算机、网络、移动技术为核心的普适教育服务系统.将多媒体技术、移动设备技术和网上社区技术支持下的中小学全科教学结合。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新的自适应学习系统,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管理系统。该系统扩展性强,可以用于其他的教学方面。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提升军事信息系统的能力提供了良机,但新技术的运用与遵循原有技术体制规范之间时有矛盾,同时在兼容原有系统时也有困难。在深入分析技术体制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技术体制论证面临的使用需求及互联互通等多种困难。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若干加强技术体制管理和建设的举措,涉及顶层设计、系统协调、预研成果和标准化管理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近五年国内外专利授权数据的基础上,认为技术创新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进而利用技术联盟理论,对基于区域的大技术联盟合作创新系统框架进行了构建,并对合作创新关键问题--资源共享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分布式区域大技术联盟共享资源进入控制管理系统和合作单元的信任评价方法,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严重不相适应,国外一流商学院本科教育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本文通过对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Ivey商学院的个案研究,从培养目标、学生招收政策、课程体系和课程考核、教学模式、教师和课程的评价体系、教学管理和服务体系几个方面探讨了Ivey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并从中引申出几点启示,从而为我国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如何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着重分析了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和国外市场化的经验,并结合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研究了激发市场机制作用的对策。知识经济环境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必须突出成果转化的商品化、产业化的特征,从宏观管理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多元化风险投资机制等方面构建成果转化的市场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