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指导学生阅读化学课本的几种方法江苏崔华课本乃教学之本。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且取得显著效果。下面将常用的几种方法予以介绍。一、抓实预习,用并能力讲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预习时,先由教师列出详细的提纲或提出具体要求进行指导,以后放手...  相似文献   

2.
培养小学生的“自读”能力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结合教学实践 ,笔者初步探索出小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模式 ,即 :课前尝试学习———课上主动学习———课后自主学习。一、课前尝试学习课前尝试学习也就是“预习”,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 ,运用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能力 ,自己独立阅读、感知课文 ,通过自己的努力 ,初步读懂课文。它是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减少学生在课前尝试学习中的盲目性 ,教师在布置预习时 ,要认真准备 ,拟订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而难易适度的提纲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 ,…  相似文献   

3.
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应从培养阅读化学课本的能力着手。如何科学地去指导学生阅读化学课本,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课前预习粗读,了解教材内容 新编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每一节内容,就其结构而言,都是一篇完整的议论文,既有论点,又有论据和结论。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提前进行预习阅读。阅读时首先要向学生讲清预习的意义,拟出预习阅读提纲,让学生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就把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介绍如下。1.掌握方法,增强自学效果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阅读有预习阅读、课中阅读、复习阅读和课外阅读等形式。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授课前事先阅读相关课文。教师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指定的课文,并要求阅读后作出解答和提出疑难。阅读提纲要求启发性、悬念性,以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要求学生在预习阅读中,要先根据预习提纲纵览全文,了解梗概;然后再精读细读…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会学习”,也就是学生要具有自学能力 ,而培养自学能力最好的办法是从阅读开始。阅读是学会学习的基本方式 ,因此研讨阅读能力的提高 ,优化学生阅读过程 ,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人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 ,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了一些尝试。一、针对实际情况 ,分步指导 ,提高阅读能力对学生提出预习要求。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听课效率 ,而且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刚开始时 ,教师先列出提纲 (问题 )指导学生阅读预习。例如 ,在学习“气体摩尔体积”时 ,给出以下提纲供学生预习用 :1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微…  相似文献   

6.
代成文 《成才之路》2013,(11):78-78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自学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从阅读教材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是学好初中数学,提高上课效率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呢?一、针对实际情况,分步指导1.对学生提出预习要求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听课效率,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列出预习提纲,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自学中必不可少的主要环节。几乎所有的自学,都离不开阅读书籍,文献资料。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对自学能力的形成大有裨益。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结合有关章节,有目的地为学生选择阅读资料,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尝到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强驾驭知识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自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选择好阅读资料后或预习教科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基本概念着重读。对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一定要着重读,对其中的重点字词要深入体会,…  相似文献   

8.
陶琳 《甘肃教育》2007,(10S):59-60
一、课前阅读 1.列出细化的阅读提纲。讲授新课前,我都要求学生先阅读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并针对要预习的内容提出具体的预习提纲。提纲的内容要反映讲课的重点或难点。  相似文献   

9.
预习提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授课前能够独立学习 ,引发思考探索。让学生不但要去学 ,而且要会学。教师在设计提纲时 ,要运用阅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转化、迁移等多种方法进行启发、诱导 ,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理解 ,而且在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等方面得到有益的培养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预习的效果。一、通读全文 ,疏通障碍学生在预习某些知识时 ,可能出现障碍。因此“预习提纲”要让学生通读全文 ,然后通过学生自行推理、判断 ,加深理解有关数学知识 ,疏导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例如 ,在教比例的意义时 ,预习提纲可这样设计 :…  相似文献   

10.
一、上课前的阅读 上化学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课前阅读.很多化学老师,对于化学内容的预习是很重视的,但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没有很好的阅读能力,更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课前阅读工作常常落实不到位.因此,为了提高预习教学的有效律,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课前阅读习惯,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预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正>一、抓好预习环节,提高学生"自主领悟"能力预习数学时,可由教师具体指导学生抓住课本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怎样理解数学概念、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与教本、同学、教师交流,从而达到初步"自主领悟",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通过与书本的交流,梳理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整理疑难问题,为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做好装备。为提高预习效果,教师要编制预习提纲。编制数学预习提纲要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道理,学生在上课之前,也要作好准备,这准备就是预习。"预习"就是指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学生通过直接和文本对话,自己运用心力认真读书,自己学习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说出对课文的初步感受,并在字、词、句和内容方面提出问题,进而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读书习惯。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而且能够通过预习达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学习目标,并且培养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的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数学"问题探究学习法"课堂教学模式,本着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宗旨,着重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训练. 一、养成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军事上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一说,此话用于学习上也是非常适合的.学生只有自己先通过预习,才能初步弄清老师下一堂课要讲的内容和自己对这一内容存在的疑惑,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才能有选择地集中精力去听.主动地去学,而不会被动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当然,让学生预习,教师不能只是丢给学生一句话:"大家去预习."而应针对预习内容给学生提供预习提纲,提纲要能体现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尽量能让学生看得懂,使学生能学有所依.长期坚持,形成预习习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自然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主要靠学生自己阅读,自己领会。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出一套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营造自主学习氛围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对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  相似文献   

15.
郑生赞 《池州师专学报》2000,14(3):64-64,69
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中师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培养阅读能力,这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基本前提,二是编写自学提纲,指导学生预习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构成自学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自练自检能力和概括能力是主要的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从这几方面入手,加强讪D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主动阅读是自学的前提。在教学中,可抓住预习这一环节加以训练。先对学生提出一般性预习要求,即课前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课堂上教师则把主要精力用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课堂形式可灵活多样,如采用答疑式,让学生提出预习中的难点,教师解答;或由教师提出含有本课内容及难点的实例,由学生解答。最后由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  相似文献   

17.
韦昌明 《广西教育》2014,(29):34-35
正语文教学强调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教师在教学时习惯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一般的做法是课前给学生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熟悉课文,课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但实际收效并不佳。初中生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先入为主"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写作代替预习,为学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8.
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分别要求:“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这充分说明了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应培养中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一、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学习新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叫他们预习不可。”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明确预习要求、编写预习提纲、书写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果等环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了确…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自能读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而独立阅读能力要靠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才能形成。对一篇课文在讲读以前放手让学生独立预习,不仅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好时机,也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抓好学生的预习,一是要有明确的要求,要根据学生水平和教材特点,对查字典自学字词、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划分段落、发现问题质疑问难等各个方面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学生的预习搞得扎实深入。二是不仅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课本是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花精力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课本,培养他们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和能力。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课本的作用谈几点做法。一、新课之前,组织学生做好预习工作。预习是指在新课之前,引导学生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让他们初步熟悉教材,钻研例题。有时还可以让他们试做几道有关的习题,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哪些不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