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影响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促进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同时,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越长,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越大,需要依靠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保证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让学生可以无忧地进行小学阶段的学习。因此,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可以很好地了解目前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找到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来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推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问题,认为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应是广义的,即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广大教师,而不是或主要不是心理学专家。与此相应,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至少应具备这些能力即能帮助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自我认识、自我指导和自我实现。这决定了现有的高师心理学课程体系必须重建,以适应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之交,于美国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将心理研究与教育重点放在实现和促进人们心理的发展方面,与我国探索解决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多方面的契合点。本文拟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探析当前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缺陷与新的教育模式构建。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与主要观点积极心理学是当前在美国盛行的心理学界新兴研究领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第一目标;要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开展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积极组织系统的营造。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未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第一目标;要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开展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积极组织系统的营造。  相似文献   

6.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做出了贡献.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多元化信息环境的变迁,心理将教育为了满足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还需引进现代心理学研究最新的理论和成果,引进积极的心理学的理念,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提供新的思路的同时能丰富其内容,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本文旨在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的发展态势,以积极心理学视阈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重视挖掘人的潜能,强调积极的自我体验。目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沿袭了消极心理学模式,仅仅关注小部分问题学生,忽视了大部分普通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汲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其应用到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把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预防的阶段,只针对小部分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开展,反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21世纪之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其功能性和发展性,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积极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针对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对积极心理的内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其次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最后探索了积极心理对大学身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严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了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难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至今已经发展了30多年;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是以预防为主,以解决少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为目标,忽略了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求,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能够实现全体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将系统分析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并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积极心理学构建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余明明 《学周刊C版》2021,(15):127-128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新时代的课程改革标准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方面,需要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思考提高心理健康教学效率的措施。现阶段,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文章主要围绕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学生产生的促进作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展开分析,旨在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然后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及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最后提出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如一夜春风,给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活力。积极心理学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改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使高职学生的心理朝着积极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其积极的理念也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视野、新取向、新技术,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思路、技术手段的创新。积极心理学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以及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补充,在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教育的头等大事,在学校教育中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探索积极心理学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和幸福体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把工作重点仅仅放在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上,忽略了对学生心理潜质的开发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满足了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求。只有在积极心理学领域重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才能最终达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心理问题,更要发展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矫正和补充。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映云 《考试周刊》2013,(86):162-163
现在的学校都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但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一些误区。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致力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是心理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怎样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心理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秋燕 《文教资料》2007,(21):136-138
文章认为,消极心理学取向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教育功效、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心理问题的化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应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应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诞生背景和主要观点。然后简要回顾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教师应树立积极的心态和信念,开展多元化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大力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重视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理念;学生利导思维和辩证思维的结合,积极发展与问题解决的兼顾;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