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技期刊审稿人的审稿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基于审稿人的审稿动因分析,探讨期刊编辑部送审工作的策略与方法。【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与逻辑推理法,系统阐释科技期刊审稿人可能存在的审稿动因并提出对策。【结果】通过分析科技期刊审稿人存在的审稿动因,提出期刊编辑部应选择审稿动力与学术实力平衡的审稿人;应主动将审稿人和稿件分类,寻求稿件与审稿人的最佳搭配;应及时传递期刊进展,做好审稿意见反馈工作,增强审稿人对刊物的认可等。【结论】在充分考虑审稿动因的基础上合理送审,有利于保持审稿人的积极性,避免审稿时滞长、审稿人敷衍完成任务等问题,以实现审稿工作预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挖掘高校科技期刊审稿人审稿数量的分布规律,提出基于审稿人细分群体特征的优化措施及建议。【方法】 从期刊网站调取审稿人审稿数据(截至2018-05-20),分析其分布规律,同时参考部分调查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审稿人队伍建设措施。【结果】 审稿数量居前的审稿人符合二八定律,审稿数量少的审稿人则具有典型的“长尾”特征。审稿数量居前20%的人审稿周期较短,审稿逾期的也较少。【结论】 针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审稿人群体,应采取不同的维护措施,以优化审稿人队伍,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研期刊同行评议现状,深入了解审稿人对审稿行为的认知和态度,以探讨提高审稿时效和质量的对策。【方法】基于传统同行评议模式,以审稿人为研究对象,针对同行评议的重要性、审稿投入、接受或拒绝审稿原因、激励措施以及审稿专家遴选5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审稿人认为稿件的创新性和科学性最重要,且审稿意见能显著提升论文的结果和讨论部分的质量;审稿人的实际审稿时长通常在3天以内,审稿人认可14天的审稿时限,并认可具有高级职称或被编委推荐的学者成为审稿人。【结论】期刊编辑部可以通过加强与审稿人的沟通来缩短审稿时间、提高审稿效率;通过适时遴选青年审稿人,补充、活跃审稿人队伍;通过积极建立多元化审稿工作回馈机制,建立稳定的高质高效的审稿人队伍。  相似文献   

4.
发挥审稿人作用 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稿人的审稿质量对于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审稿人的选择、影响审稿人审稿质量的因素及提高审稿质量的措施等的论述,探讨如何加强审稿专家队伍建设,提高审稿质量,从而促进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文摘选择并建立审稿人档案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审稿是保证期刊质量的关键,选择合适的审稿人是保证审稿质量的关键,利用专业性文摘选择审稿人是提高审稿质量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具有缩短审稿时滞,找准找好审稿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审稿人谈审稿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请审稿人谈变影响审稿工作的一些内,外在因素,认为审稿人的多少,稿件的人情关系,审稿的方式,作者是否熟悉及审稿单的形式,是有可能影响审稿工作的外在因素;而稿件的质量和专业是否与审稿人相符,为最能影响审稿质量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机电工程》杂志审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部分审稿人审稿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审稿不及时,审稿意见简单、模糊、意见空洞;还有些审稿意见虽有学术评价,却无具体修改内容,缺乏参考价值;审稿意见不能突出重点,针对性不强等等.以上问题曾经使杂志社处于无法主要依据审稿专家的意见来判定稿件取舍的尴尬境地.针对上述问题,本刊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系列措施,主要包括:重视量化审稿和规范稿件评估;建立动态的审稿人数据库,对审稿质量、审稿快慢等情况进行定量评价、档案登记;不断扩大审稿人队伍;适当提高审稿费,加大刊物宣传力度,让审稿人乐于审稿;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审稿人的积极性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提高本刊的审稿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审稿质量与审稿人年龄、经历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2002年《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共刊登论文645篇,其中审稿人年龄能确定的审稿单共450份。将这450份审稿单按每隔5年一个年龄段分组(共7组)并统计审稿质量的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年龄在45~54岁之间的审稿人的审稿质量最高;年龄在54岁以上的审稿人的审稿质量次之;年龄在40岁以下的审稿人的审稿质量最低;5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和49岁以上长期从事某一方向研究的专家的审稿质量比同年龄段的更高些。由此可知,审稿质量与审稿人的年龄及学习、科研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9.
关于审稿人数据库和审稿规范化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审稿质量是保证杂志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审稿人队伍建设,建立审稿人数据库,有利于分析审稿情况,合理选择审稿人,并对审稿人进行动态观察和调整。同时为使审稿人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评价所审论文,提供一张量化和定性相结合的单稿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1月,我们对《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审稿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大体了解了本刊常用审稿人的现状及一些影响审稿结果的主、客观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审稿人队伍建设和审稿制度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