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问题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拓展创新,提出问题;收集、选择、处理信息;亲身实践,直观感受;从问题出发,找对应量出发,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谈丹 《科教文汇》2009,(6):142-142
解决问题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拓展创新,提出问题;收集、选择、处理信息;亲身实践,直观感受;从问题出发,找对应量出发,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领学生自主走近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数学文本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会数学,更应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数学文本,自主习得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意识和能力。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文本渐渐淡出了数学课堂,学生数学阅读的意识和能力得不到培养。这种现状极不利于学生今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与自我终身发展的需要。如何唤醒学生的文本意识,培养学生数学阅读意识和能力,使数学文本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师益友呢?一是要挖掘教材因素,培养阅读文本的兴趣;二要提供阅读文本的时机,培养阅读习惯,三要教给阅读文本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其中"学会学习"即是使学生必须具备自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建文 《内江科技》2009,30(10):180-180,168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就"主动学习"方式目前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些探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王国武 《科教文汇》2012,(33):121-121,129
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设立了"实践活动"、第二学段设立了"综合应用"、第三学段设立了"课题学习",便于教师结合不同的学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等过程,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对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培养技能和方法以及创新能力都有了明确要求,尤其是在"课程结构"中,要求从小学至高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新课程标准还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作为目标之一.目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今年秋季在呼和浩特市已经开始实行.针对新课标的要求,生物实验教学该进行哪些转变?就这个问题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众多教师都认识到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建模是数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它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本文将从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途径以及在各科中渗入数学建模的思想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有助于我校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佘铭 《科教文汇》2009,(20):147-147
新的数学课程正努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所以说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是新课改的需要。要让数学走到生活中去,必须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产生兴趣,愿意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加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课外实践,在教学中丰富、在生活中深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应用问题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数学应用的实质是使问题得以解决.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对数学的认识,增强其学好、用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信息时代、终身学习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需要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否定意识、图书馆意识、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数学学科的不断深入,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不强,缺乏创新能力等,其中问题意识淡薄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学好数学的第一步就是问题意识,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去探寻答案,有所提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去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中教学实际,就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梁振荣 《科教文汇》2014,(6):165-166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数学学科的不断深入,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不强,缺乏创新能力等,其中问题意识淡薄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学好数学的第一步就是问题意识,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去探寻答案,有所提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去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中教学实际,就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张焕瑞 《科学中国人》2014,(5S):178-178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创新”。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多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本期特征集了各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方法与读者共享。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应用意识是现代数学教学致力培养的目标之一。构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将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广泛存在,从而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增强自觉地运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主动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去的意识,提高发现、提取、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索的主人、应用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应用题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问题意识、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教育目标融于一体,相得益彰,为个性化的人格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的重要手段,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和价值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鉴于以上认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必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也指出:初步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相似文献   

20.
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但现状是: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弱.长此以往,必将学而无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这里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