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一、列宁始终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明确提出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二、列宁强调,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三、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反对教条主义的态度,又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所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看待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亟待正视的问题。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的是列宁主义,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高举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旗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胜利。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丢弃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个沉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合理成分.而在近几年经济学研究的某些方面却出现了一种忽视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倾向,对列宁的经济思想的研究尤其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与苏联解体后西方掀起的否定列宁主义的思潮有关.历史地看,列宁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来源,认真研究列宁的经济理论,对于弄清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一脉相承的关系,特别是对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列宁主义?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非常复杂和难以回答的问题。列宁在世时,并未把列宁主义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也未对列宁主义作明确规定。在纪念列宁的过程中,熟悉列宁的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布哈林等人对列宁主义作了解释。随着斯大林在党和国家领导地位的确立,他把自己研究列宁主义的成果上升为国家意志,并把列宁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苏东剧变以来,国际上出现了否定列宁主义的思潮,这一思潮对中国的理论界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重新评价列宁主义的问题,认为列宁主义能有效地冲击新自由主义的霸主地位。为了搞清楚什么是列宁主义,应当简要追述这一概念的来源,从历史的形成过程对列宁的革命理论、建设理论和晚年构想作整体研究,以此来构建列宁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列宁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相联系的桥梁,而农民问题是列宁主义能够对中国产生影响的重要催化剂。列宁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是解读列宁主义的关键环节,也是理解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点。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列宁的农民问题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和西方主流学界从不承认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相反,高度评价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活动家,又是20世纪最富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葛兰西同所谓"西马"创始人柯尔施、卢卡奇在政治立场(如对列宁主义和共产国际的态度)和理论倾向(如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态度)上泾渭分明、针锋相对。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对葛兰西的实践和理论产生决定性影响。安德森和科莱蒂把葛兰西说成"西马"出于其政治需要:否定传统马克思主义,反对列宁主义。"西马"非"马"是个筐,萝卜、白菜一块儿装;"思潮"凝聚左、中、右,真、非、反"马"大合唱——"西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国内个别学者认为葛兰西是"西马",除受安德森、科莱蒂影响外,主要是研究对象的复杂、研究材料的匮乏和研究方法论的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7.
无产级阶专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精髓。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实质的深刻阐述和分析,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重要检验和论证,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正如斯大林所指出的那样:“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列宁主义的出发点,列宁主义时根基,就是无产阶级专政问题。”①然而长期以来,我  相似文献   

8.
整体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它要求我们如实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来认识和对待,反对任何肢解、割裂、歪曲或断章取义、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凸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等著作中指出: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无产阶级领导的阶级门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展开的时代;在社会主义革命已在苏联取得胜利的时代;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斯大林又指出: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分不开的,是有机地联合在一起的;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的发展。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列宁又发扬了马克思、恩格斯关於共产主义教育的理论;并对许多实际的教育问题作了精辟的指示。列宁的教育理论和指示所包括的范围是很广的,这里不能够多说。现在我想结合着我国当前少年儿童教育上的一些问题扼要地谈一下。第一、列宁把学校看作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0.
战略策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成份冯锋,林红(一)众所周知,列宁在概述马克思主义、斯大林在概述列宁主义以及中共中央在概述毛泽东思想时,都分别把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思想做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战略策略思想的重要性,是同把实践的...  相似文献   

11.
马列主义是通常对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简称,也表明二者是一脉相承的。目前,有人把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声称列宁"修正"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而毛泽东又主要是学习列宁、斯大林的思想。对此,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在《理论动态》第1753期(8月30日)上撰文认为,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知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它的产生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条件,“列宁的思路”即“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条件之一。1921年的苏联与1978年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有相似的历史、相似的国情、相同的社会制度、共同的任务、相似的教训,因此,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特别是“新经济政策”思想就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思想来源,邓小平理论则是对“列宁的思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理论的意义     
有些人认为列宁主义是实践重于理论,就是说,列宁主义的主要点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变为事实,是“执行”这些原理,至于理论,列宁主义似乎是很不关心的。大家知道,普列汉诺夫曾经屡次嘲笑列宁对于理论,特别是对于哲学的“不关心”。大家也知道,现在许多列宁主的实际工作者不很喜欢理论,特别是因为他们由于环境关系而不得不忙于浩繁的实际工作。我必须指出:对列宁和列宁主义所持的这种非常奇怪的见解是完全不正确的,而且是丝毫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际工作者忽视理论的趋向是和列宁主义的全部精神相矛盾的,而且对工作是有很大的危险的。  相似文献   

14.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 ,是当前高校政治理论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门主干课 ,理所当然地要做好十六大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一、在绪论部分 ,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着重理解“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关系。十六大报告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上有新的表述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 ,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把这些内容贯彻到教材的绪论部分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中去。第一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5.
列宁主义作为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同俄国党内的孟什维主义、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列宁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分歧,是工人运动中两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的分歧。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者自诩他们坚持的是本来意义的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诬称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歪曲”,或者说是东方落后国家的产物,不具有普遍意义。中国共产党人一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今天它仍然是我们所要坚持的四项原则之一。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在纪念列宁诞辰120周年之际,回顾列宁与社会民主主义争论所涉及的一些重大问题,对于我们正确认  相似文献   

16.
学风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风问题本质上是思想路线问题,是指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认识和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学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因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的这种一脉相承性是很明确的。要真正理解这一问题,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自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马克思主义要着眼于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这是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部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光辉著作中阐明的一个重要观点。认真掌握这个列宁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彻底批判林彪贩卖孔孟的“中庸之道”,坚持斗争哲学,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把反对帝、修、反的斗争进行到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以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在同“左”、右两种反马克思主义学风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强调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目的在于引导全党同志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0.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林彪、“四人邦”一伙是马克思主义最凶恶最危险的敌人,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他们的反革命职业。对于他们,当然根本谈不上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分析了革命队伍内部对待马克思主义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一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这是无的放矢、理论脱离实践的态度,是反科学的态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有目的地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问题,这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态度,是马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