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登斌 《广西高教研究》2001,(5):111-112,F003
以多尔、派纳、卡普拉、斯拉特瑞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为基础,对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以予综合探析,并从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谢登斌 《高教论坛》2001,(5):111-113
以多尔、派纳、卡普拉、斯拉特瑞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为基础 ,对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以予综合探析 ,并从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志军 《湖南教育》2003,(22):17-18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后现代思潮,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西方,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考察各种学术领域,然后归纳出一套全新理论的现象时有所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化思潮对学校课程论的影响不断扩大而产生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各种传统课程理论,尤其对被视为现代主义课程典范的“泰勒原理”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并且以新的课程理论视角和价值观念阐释课程的本质,对建构新课程理论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具有现实的意义。一、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理论渊源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是与“现代性”的讨论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一、斯拉特瑞课程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文明的弊端日益暴露,已经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人类开始深刻的反思。20世纪后期在西方社会兴起了一股反理性主义的鲜活的文化思潮——后现代  相似文献   

5.
郑冬楠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28+131-128,131
后现代主义思潮进入教育领域,对我国的语文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语文特级教师群体作为语文教育思想的践行者,在其众多流派的风格中体现出了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相契合的诸多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思想的分析,力求为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课程文化观与网络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末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和社会思潮,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借助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来审视教育的种种问题。文章通过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探析,对网络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一股哲学思潮,以它有别于现代主义的哲学理念,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课程领域表现为在对传统的泰勒原理的批判、质疑和超越的基础上,发展了过程理论、实践理论、转化理论及批判理论等多种课程理论。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以其崭新的教育理念,不仅对中小学的课程改革而且对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课程建设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后现代主义视域重构高等教育课程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思潮广泛影响到文化、哲学、教育等领域,高等教育课程也必然受到波及.从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出发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取向进行思考,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试图建构基于后现代主义视域的高等教育课程观,以期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西方课程编制理论与我国课程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反恩传统课程编制理论的思想局限,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过程模式、实践模式和批判模式等西方课程编制理论的思想关联性,指出了我国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课程的后现代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研究性课程的大规模实践在西方国家几乎同时共起,研究性课程的取向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主旨在许多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研究性课程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推进研究性课程的研究、开发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日渐衰落,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否定和解构现代性的姿态登上了西方的思想舞台,它在西方哲学、学、美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本从庞杂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聚焦其中有关创新的理论和观点,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目的观、知识观、师生关系、课程观的影响和体现,探讨它们对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教育的启示,思考创新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家多尔的哲学思想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的流行哲学、一股鲜活的反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 ;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以及杜威经验认识论 ,奠定了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基石 ,形成和建构了多尔的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及其课程理论框架。多尔的课程理论在课程的本质、教师的角色转换、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内容方面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以现代教育“四流派”为个案,以价值观演变为主线是开展课程知识研究的一种重要策略。实用主义、要素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课程知识观流派都从自己的时代出发阐明了他们在课程知识领域的价值所向。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历史考察,可以认为:社会事件是决定人们对课程知识价值定位的诱因和关键;日益多元化是课程知识价值抉择的大势所趋;对民主化社会的执着追求主导着课程知识价值论争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课程观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及其基本特征,综述和分析了这一思潮在教育领域引起的冲击和变革,特别是在课程领域所带来的观念上的革命。同时评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对现代社会发展中所出现问题的深刻反思基础之上。斯拉特瑞是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者的代表之一,提倡在整体理解基础上的个体课程实践。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有诸多借鉴之义,启示我们在高校课程改革中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其成为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当代各种教育思潮盛行,后现代主义是其中的一种.后现在主义思潮有着自身的显著特点,对当今的课程改革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特点的基础上,阐述其对课程设置方面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是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一种西方哲学思潮。它为各领域的研究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开启了新的思考方向。自20世纪90年代起,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浸入比较教育领域。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现代比较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现代比较教育的重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传统高校课程显露出的缺陷和弊端渐渐不能满足后现代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需求,高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与此相对应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透射出它对教育和社会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将后现代主义引入高校课程改革的研究也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重点。在分析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对现代课程进行批判和质疑,进而呈现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小威廉姆E.多尔的课程理论——4R课程,揭示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对当前的大学课程改革具有的重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以后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化思潮为基础,提出一种崭新的课程理论视角及教学理论思想。研究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和教学观,可以合理地借鉴其精华,构建新的教学理论,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思潮成为影响全世界广泛的文化思潮,教育技术领域也不能免。本文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国外后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就,并提出网络教育是后现代主义教育技术的主要战场和突破口,以求呼唤一种积极的后现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