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架天平都配有一套砝码作为标准质量。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砝码盒里的砝码,砝码的质量通常是: ①1,2,2,5,10,20,20,50,100克; ②10,20,20,50,100,200,200,500毫克。 从砝码的组合很容易看出,这是一个有规律的“1,2,2,5”序列。为什么砝码要采用这样的序列组合呢? 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我们知道,被测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与天平砝码(质量已知的标准物)相比较来确定。因此,在测量所能达到的精确范围内,被测物的质量可认为是一些正整数的组合。在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可采用“等量累积代替法”使用砝码,使所需要的砝码个数最少。例如,25克就可以由20克和5克累积代替。不难发现,1~10以内的任何整数都可以由“1、2、2、5”这4个数经过适当搭配累积(相加)而成。如3=2+1,4=2+2,7=5+2,8=5+2+1,9=5+2+2,因此,只要准备质量数分别是1克、2克、2克、5克4只砝码,就可以满足1~10克整数称量的需要。同理,要称100~900毫克范围内100毫克整数倍的质量,只须要准备100毫克、200毫克、200毫克、500毫克四只砝码。所以,砝码盒内砝码的质量都采用“1、2、2、5”序列。如果这盒砝码的最小砝码是100毫克,最大砝码是100克,那么这台天平用砝码称量的精确度为100毫克,称量范围为100毫克~211克。这就是说,在这个精确度和称量范围内的任何数值的质量,都可由砝码盒中的砝码累积代替。如167.5克可由100克、50克、10克、5克、2克、500毫克的砝码累积而成。这就保障了在测量范围内,任何一个质量数值都能由这些砝码中的某几个组合出来,使所需的砝码数最少。  相似文献   

2.
《第二课堂(小学)》2011,(5):111-113
见一题目讲:"给你两个砝码(一个2克,一个5克)和一个天平,如何只用三步就把140克面粉分成50克和90克两份?"我百思不解,后来一看答案,卖糕的!我不禁泪流满面:"第一步,把天平和砝码卖了;第二步,用得到的钱买个秤:第三步,称面粉。”  相似文献   

3.
称物品     
<正>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一般用“克”作单位。现在有1克、3克、6克三个砝码,可以在天平上称出几种不同质量的物品?要想知道在天平上可以称出几种不同质量的物品,我们需要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一、砝码和物品分别放在两边如果只放一个砝码,则可以称出1克、3克、6克的物品的质量,有3种情况。如果放2个砝码,则可以称出1+3=4克,1+6=7克,3+6=9克的物品的质量,也有3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千克的认识教学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一、初步建立千克、克的概念。(1)学生用手掂一掂1千克重的大米、食盐和洗衣粉等物体,直观感知“千克”的重量;(2)出示天平秤,简介各部分名称,交代天平的用法后,教师将1千克重的食盐放在一个托盘里,另一个托盘里放1克、10克、50克砝码,天平不平衡,最后改放1千克砝码,天  相似文献   

5.
二进制     
先看一个问题:在等臂天平上称物,必须备有不同重量的砝码 若干.如果物重(整数)不超过31克,备有1克、2克、3克、…、31克 等31个砝码,当然够了.但这太麻烦,能否少备一些砝码呢? 宁玉认为只要备有30克、20克、10克、9克、8克、7克、6克、5 克、4克、3克、2克、1克砝码各一个,共12个砝码就足够了. 亚夫认为还可少一些,只要备有30克、20克、10克、5克、4克、 3克、2克、1克砝码各一个,共8个砝码就足够了. 老师则认为,学过二进制计数以后,便知道备有5个砝码就足 够了. 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二进制”谈起. 日常生活中,采用上次讲的“五…  相似文献   

6.
苏晓玲 《数学小灵通》2004,(12):47-48,42
1.现有100个物体,其重量分别为1、2、3、…、100克。设它们可以用有8个重量为整数克的砝码的天平分别称出其重量。请问最重的砝码的最小可能值是多少?并清写出所选的8个砝码的重量。  相似文献   

7.
早在二百多年前,数学大师欧拉就曾研究过天平砝码的最佳(省)设置问题,同时给出了: 若只允许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则有2~0(1)、2~1、2~2、…、2~k克重的砝码,可以称出1~2~(k 1)-1之间任何整数克重的物品. 若允许砝码放在天平的两端,则有3~0(1)、3~1、3~2、…、3~k克重的砝码,可称出  相似文献   

8.
动物学校的大象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山羊大叔的小卖部。他看了看价目表,掏出身上所有的钱,说:“山羊大叔,这些钱刚好可以买7千克苹果!”“好的!不过你们要等一下,我要称3次才能称好。”“怎么啦?”同学们异口同声地问。山羊大叔说:“这是一台老式天平,有1千克、2千克、4千克、8千克4个砝码,本来可以称出从1千克到15千克的所有整千克数。但是,前几天不小心丢了一个砝码,有的重量就不能称量了,如7千克、12千克……”“丢了哪个砝码呢?”小猪不等山羊大叔说完,就急不可待地问道。山羊大叔笑呵呵地说“:请大家想一想,谁能推算出丢的是哪个砝码,就…  相似文献   

9.
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学科结合性试题明显增多。解答好这类试题,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下面列举几类综合题并略加分析。一、物理与数学知识的综合例1 有架不准确的天平(左臂长为a,右臂长为b,a≠b),某人用它来称量某物体的质量。先将重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需用m1千克砝码使天平平衡;然后再将重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需要m2千克砝码使天平平衡。于是用Q=(m1 m2)/2千克估算物体的实际质量,若重物实际质量为P千克,那么  相似文献   

10.
分盐     
gtr 《同学》2003,(11)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古时候有两个商人共同经曹食盐,有一次,他们一起买到140g盐,按照约定和资金的比例,他们要把这堆盐分成50g和90g两堆。但是手边只有一架天平和2g、7g砝码各一个,用什么方法称三次把两堆食盐分开呢?  相似文献   

11.
一、填空题 :1.某人用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段粉笔的质量,他把粉笔放在右盘,在左盘上放2克和1克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移至0.7克处时,天平指针恰好指到刻度盘中央,则粉笔的质量是克。  相似文献   

12.
二进制     
先看一个问题:在等臂天平上称物,必须备有不同重量的砝码若干.如果物重(整数)不超过31克,备有1克、2克、3克、…、31克等31个砝码,当然够了.但这太麻烦,能否少备一些砝码呢?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活动课上,李老师要求同学们学会用天平来称物体的重量。他将班上同学分为每4人组,每组给架天平,一袋散装白砂糖,一个砝码盒,盒里装着1克、2克、5克、10克和20克的砝码各若干个。  相似文献   

14.
如果有1克、2克、3克……15克的砝码各一个,那么请问:在天平上最多可以称出多少种不同重量的物体来?  相似文献   

15.
1.某同学用天平称量8.4克药品,当天平平衡时才发现药品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则此时托盘内药品的实际质量是多少? 分析 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的质量,应把药品放于左盘,砝码放于右盘,1克以下用游码,所以,应有公式: 药品质量=砝码质量 游码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现在有一架天平.如果要称的东西的重量是在1克到30克中间,那么只要1克、2克、4克、8克、16克五个砝码.例如,要称27克重的物体,怎样使用这五个砝码?实际称称看."这道思考题,旨在帮助学生把数的组成与数的分解知识,扩展到使用天平称物体重量.目的是着重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时,要讲清两点:一、题中指定的五个砝码克数相加(1+2+4+8+16=31),和大于题中指定要称的东西的重量数,因此可推断出要使用的砝码只能是1至4个(含4个)之间,即最多不可能使用5  相似文献   

17.
近年各地市中考试题,为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出现了大量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跨学科的数学题,这类题要求学生把相关学科知识和数学知识巧妙结合,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题型新颖,趣味横生。现举一例,予以剖析与引申,以感受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体验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题目】某学生去商店购买糖块2千克,商店只有一架不等臂天平和1千克砝码一只。售货员先把砝码放在左盘,在右盘里不断加糖,使得天平平衡。然后把砝码放在右盘,在左盘里不断加糖,也使得天平平衡。把两次称出的糖块交给学生并收取2千克糖款。请你用所学知识说明…  相似文献   

18.
1.秤坏了谁吃亏 例1 某商店有一不准确的天平(其臂不等长)及1千克砝码.某顾客要购2千克糖果,售货员将1千克砝码放于左盘,将糖果放于右盘使之平衡后给顾客,然后又将1千克砝码放于右盘,再将糖果放于左盘,平衡后再给顾客,这样称给顾客2千克糖果,店家与顾客谁吃了亏?  相似文献   

19.
星期天,小明在超市买了0.5千克巧克力,但在计价时发现超市的电子秤坏了.于是售货员取来一架旧天平,一只200克的砝码和一只50克的砝码,但这架天平的两臂长并不相等.售货员和小明商议后,决定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称量:  相似文献   

20.
李云义 《高中生》2010,(15):49-49
已知有一台天平和7克、8克、15克、23克的砝码各一个。请问:使天平保持平衡状态有哪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