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个人全能以及6个单项的决赛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分析在新的奥运周期和评分规则下世界男子体操竞争格局变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男子体操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里约周期新格局雏形出现,日本美国强势复苏,以新人为主的中国男队创17年来世界锦标赛最差成绩,全盛时期终结;个人全能日本一枝独秀,美国、英国、巴西有相当实力,中国队后备不足,综合竞争力与日本有很大差距;单项群雄争霸,中国队强项不强、弱项更弱,仅双杠略有优势,跳马完全无竞争力,另4项则竞争对手众多。在新的周期里中国男队要加大全能选手的培养,积极适应新规则,提高动作的难度和质量,确保零失误。  相似文献   

2.
通过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的方法对我国男子体操队在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个人全能决赛、个人单项决赛三种比赛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点评。结果表明:我国团体和个人全能优势明显,有实力,但个人全能后备力量不足,单项决赛成绩喜忧参半。应继续扩大我队的优势,克服存在的问题,力争明年北京奥运会在团体、个人全能比赛中再创佳绩,并且在单项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美国体操运动飞快地发展起来,一些优秀体操运动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像一流的运动员托马斯曾经夺得过单项世界冠军称号。他在22岁时就获得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冠军和个人全能第六名。在1979年第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又取得了男子个人全能第二名和自由体操、单杠两项冠军。捷克体操专家阿·巴兹杰尔曾经在1978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收集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某些训练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1)1995年在广州举行的第67届世界男子举重锦标赛,中国男队获5金5银6铜,首次列金牌榜第一。 (2)1997年在泰国清迈举行的第68届世界男子举重锦标赛,中国男队获10金7银4铜,并打破两项世界纪录(大会共破4项世界纪录)再次列金牌榜第一,并首次获总分第一。 (3)中国女子举重队在清迈第11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中获16金5银2铜。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竞技体操已跨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在1981年2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我国获得了男子团体第三名。在强手云集的1982年第六届体操世界杯赛中,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李宁和童非,战胜了21届世界锦标赛全能冠、亚军苏联的科罗廖夫和马库茨等强手,分别获得个人全能冠、亚军。李宁还获得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和单杠五个单项第一,独得六枚金牌,创造了体操史上的奇迹,震撼世界体坛。正  相似文献   

6.
今年在瑞典哥德堡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继巴塞罗那奥运会后国际乒坛精英的又一次盛大聚会。赛前舆论和众多行家都纷纷看好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东道主——瑞典男队。果然在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杯争夺战中,瑞典男队不负重望,以三比一力克中国男队,实现连续三次蝉联金杯的梦想。其实早在八七年的第三十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当时的欧洲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竞争格局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观察法、文献法和对比法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男子团体、全能和单项比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队团体实力强大,具有A分总和高、成功率高、优势项目成绩突出等优势,日本是主要竞争对手;个人全能决赛中、日、德三国选手实力接近,总的A分高、动作稳定是夺冠的关键;单项决赛中国队鞍马、吊环、双杠实力雄厚,欧美选手自由体操和跳马实力突出;欧、亚、澳洲都有单杠高手,金牌归属取决于临场发挥.  相似文献   

8.
向明月 《桥牌》2010,(12):10-14
2010年10月1日到16日,第13届世界桥牌大赛瞒译世界桥牌综合锦标赛)在美国费城举行,中国派出男女队参加了公开团体、公开双人、女子团体、女子双人4个项目的比赛,中国女队获得了女子团体赛冠军、女子双人赛第4名和第6名的好成绩。中国男队作为一支全新的队伍,在强手如林的男子赛场上,也交上了进入公开团体赛第9名、公开双人赛第54名的答卷。答卷是否合格?这篇文章简单回顾中国男队的世锦赛之旅。  相似文献   

9.
《时尚球类》2005,(2):F0003-F0003
1956年出生,国家级裁判,现任中国掷球协会教练委员会副主任。夺得世界杯赛冠军、世界锦标赛亚军各1次,国际比赛团体和单打冠亚军18次。作为教练先后带队获得1次世界女子塑质球锦标赛亚军,18次全国锦标赛(青年)、精英赛冠亚军,10次国际比赛冠亚军,并保持一项全国纪录和六项亚洲(青年)纪录,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驰骋在当今的中国掷坛上。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伦敦奥运会前的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项目前八名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世界体操呈现多极化发展态势,中国男团依然极具竞争优势,但多方强手环伺;个人全能中国队后继乏人,日本队实力强劲;在单项中呈现出中、日、韩、美等群雄争霸的局面。建议抓好训练质量与竞赛组织管理,紧抓后备人才培养;实施重点突破战略,在保证团体实力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提高个人全能与单项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1.
独舞弈林     
由世界象棋联合会主办,中国澳门象棋总会承办的第十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于10月21日在澳门落下帷幕。中国队又一次凭借雄厚的实力征服了世界,特级大师许银川以8胜1和的战绩荣膺世界冠军,特级大师洪智获得亚军,同时许银川和洪智组成的中国男队取得了男子团体冠军;特级大师伍霞获得世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和比较法,对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运动员比赛成绩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以6金2银1铜总计9块奖牌雄居榜首,继续保持世界体坛霸主地位;单项比赛优势明显,新人发挥出色,收获3金1银1铜;中国男队全能实力急剧下滑,全能人才的匮乏是中国男队今后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3.
引子 金秋羊城,正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龙虎斗。 珠江上的二沙岛,彩带与绿荫簇拥着广东体育馆。第9届女子与第67届男子世界举重锦标赛在此举行。举重,这一人类追求健美、追求强壮的古老体育项目,激起人们一腔腔升腾的热望。 东道主的主角——中国男队的队员在默默地备战。上届世锦赛,他们跌入了低谷——团体总分第9,奖牌榜上仅仅1枚铜牌!这次在家门口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体操史上,男子体操世界冠军50-70年代是苏日之争,日本居领先地位。在1979年的世界锦标赛上,苏联队夺得了世界冠军,从而结束了日本体操的统治地位。80年代,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中。中苏之争已成为世界体操发展趋势的特点之一。回顾1981-1986年五次重大世界比赛,中、苏、日、民主德国各队个人全能和单  相似文献   

15.
提高试举成功率是举重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参加世界举重锦标赛的对中国男队和参加全国青年、省少年男子举重锦标赛的男运动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中试举成功率普遍偏低.影响试举成功率的因素有赛前训练、减体重、准备活动和选定试举重量等.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试举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第24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将于九月举行。中国体操队在这次奥运会上能拿几块金牌,这是体操爱好者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从比赛分组抽签情况来看——喜忧各半去年,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第2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是今年奥运会体操预赛。中国男女队分别获得世界团体第二名和第四名,双双获得出线权。这次奥运会,中国男队与苏联男队抽签同在第二组。在历届世界大  相似文献   

17.
女子部份     
一、概况参加第四届欧州女子少年体操锦标赛的国家共有二十六个,运动员六十一名。这届比赛的成绩普遍较好。获得全能三十七分以上的运动员有二十名,占女运动员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二点七。(见附表1-5) 在欧州女子少年锦标赛上,三名年轻的苏联运动员以精湛的技艺,力克群芳,夺取了个人全能决赛的前三名和除平衡木以外的三个单项冠军。十四岁的罗马尼亚运动员希丽瓦丝获得了平衡木第一名。在个人全能前十八名运动员当中,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东德各占三  相似文献   

18.
一、比赛概况第二十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于1981年11月23日至29日在苏联莫斯科举行。33个国家、27个成队、171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两次奏起中国国歌,四次升起五星红旗。在团体比赛中,苏联和日本队分别保持团体冠亚军,中国队战胜了东德和美国队,由上届的第五名升为第三名。苏联年轻运动员科罗列夫和马库茨,以高超的技巧和熟练的技术分别获得全能冠亚军。日本体操名将具志坚获得第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法,对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个人全能、单项决赛成绩及完成情况作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当今男子竞技体操世界格局正在悄然变化,以新人为主的美国和日本队横空出世,表现抢眼,不容忽视。我国选手实力强大,但谈不上傲视群雄,雅典奥运夺牌前景可喜,但也决不容高枕无忧。  相似文献   

20.
《新体育》1994,(7)
4月17日 第3届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在普莱西德湖结束,加拿大队以6比3战胜美国队,第3次登上世界冠军宝座.4月22日 挑战者穆尔在世界重量级拳王挑战赛中,以点数战胜了登上拳王宝座不到半年的霍利菲尔德,成为第一位获得重量级拳王称号的左撇子.4月24日 第2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降下帷幕.男、女12项冠军如下:男子个人全能:伊万科夫(白俄罗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