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敏  耿殿磊 《英语广场》2024,(10):11-14
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影视剧传播效果,优秀的字幕翻译能够帮助目的语受众领略异国风采,感受多样的文化氛围。本文以美国电影《速度与激情8》为例,总结了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并从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三方面分析影视字幕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目的论可以帮助字幕译者站在译入语受众的立场,理清字幕语言逻辑,有效传达源文本信息。  相似文献   

2.
冯璐 《考试周刊》2014,(40):6-6
作者借鉴西班牙语专业本科翻译课,以及高职院校西班牙语与其他语种翻译课的教学模式,总结自身在翻译课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构建更加适应高职院校西班牙语翻译课的教学模式,同时对此教学模式进行深入讨论,以便适应高职院校西班牙语专业对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影视字幕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翻译行为。根据不同的影视风格,译者应该始终以目的语观众为核心,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肖申克的救赎》的字幕翻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译者通过恰到好处的增译、减译和归化策略,对这部影片的字幕进行了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影视字幕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翻译行为。根据不同的影视风格,译者应该始终以目的语观众为核心,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肖申克的救赎》的字幕翻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译者通过恰到好处的增译、减译和归化策略,对这部影片的字幕进行了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电影字幕翻译是翻译领域的一个新热点。随着全球化和电影业的迅速发展,电影字幕翻译越来越得到重视,在翻译研究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本文简要概述了影视字幕及字幕翻译的特点和分类,从翻译的归化、异化、顺应法入手,对电影《功夫熊猫》中的经典片段的字幕翻译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将归化和异化相结合及如何处理好源语和译入语的关系,以期减少文化差距,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影视作品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是本国文化传播的媒介。影视翻译中采用大量归化翻译,致力于站在目的语观众的角度进行翻译。该文基于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着重探讨归化策略在具体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影视字幕翻译蓬勃发展。字幕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让目的语观众体会到最真实的文化。基于此,以《老友记》字幕中出现的文化图式缺省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四类文化图式缺省,并探讨在字幕翻译中最合适的翻译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雅各布森开创了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翻译的先河,给翻译研究者们带来了新的角度和方法.符号学把解释和操作非语言因素也纳入了翻译研究的范畴.基于此,利用雅各布森的翻译观来解读影视字幕翻译,证明影视字幕翻译中各种因素的制约决定了译者对目的语符号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本中幽默的翻译,一直是文学翻译的难点之一。影视翻译因其多渠道共同作用传递信息的特点,其字幕翻译想要完美、准确地表达原语的幽默效果,实在是难上加难。在某种程度上,一些原语幽默可以通过字幕翻译得到部分程度的体现,但确实有一些幽默无法在译入语中得到适当地体现,因此在字幕翻译过程中消失了。本文讨论了影视字幕翻译中幽默的可译性问题后,通过具体实例证明了这些幽默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影视字幕翻译是一个新领域。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老友记》字幕的翻译,分析如何在字幕翻译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使译入语观众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同时了解译语国社会文化生活,并且研究能够传递等值效果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影视字幕为目的语观众服务,让其获得与原语观众一样的感受。这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入语读者在领会译文时与原语读者在领会原语文本时的反应一致有相似之处。本文从影视字幕翻译的具体实践入手,借用热播电视剧《神探夏洛克》(第四季)的字幕英译,论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如何有效运用于字幕翻译,使其在语言、文化和艺术三方面达到对等以及译者为达到功能对等所采取的具体技巧。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如何使影视字幕翻译能够顺利地被目标语观众接受,以期达到与原语观众类似的观看效果;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图像的制约,在影视字幕翻译中要大量使用缩略法。缩减法在翻译中可分为三种:压缩性意译(reductive paraphrasing)、简化(simplification)和删除(deletion)。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如何使影视字幕翻译能够顺利地被目标语观众接受,以期达到与原语观众类似的观看效果;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图像的制约,在影视字幕翻译中要大量使用缩略法。缩减法在翻译中可分为三种:压缩性意译(reductive paraphrasing)、简化(simplification)和删除(deletion)。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对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专业开设"影视翻译"课程教学的思考。课程从理论讲解到实际操练,主要由几个板块构成:影视翻译研究概览、配音翻译、字幕翻译、戏剧翻译等。今天翻译行业正在实现从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翻译流程和运作模式到现代化、信息化、商业化的翻译流程和运作模式的转变,因此,我们在教学理念上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新,在传统学术性的基础上,更注重职业性,兼顾趣味性。作者认为,上好专业性较强的翻译选修课必须在教学理念、资源利用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角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与市场的联系,加快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阐述影视翻译的特点,对影视字幕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影视翻译的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影视文字翻译工作的开展,促进字幕翻译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外交流的发展和扩大,电影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的文化交流方式。由于语言障碍,影视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它使目的语观众更好地欣赏影视剧并了解文化差异。该文将具有代表性奥斯卡最佳影片作为研究素材,试图通过近十年最佳影片的翻译来探讨影视字幕的翻译策略,并最终归纳了减译,增译,归化以及异化等几类常用的字幕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文不但流畅通顺,简洁明了,而且更容易被目的语观众理解和接受,以此很好地实现交际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15,(6):27-29
针对影视字幕翻译的需求和应用特点,提出了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翻译实践策略。通过分析言语行为理论的内涵,对影视字幕的翻译过程进行了深度解读。重点从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等三个层面深入阐述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思想,并结合影视字幕的翻译实践一一进行论述,探索一种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影视字幕翻译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婧 《知识文库》2023,(23):20-23
<正>《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西班牙语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明了西班牙语专业的学科基础包含西班牙语语言、西班牙语文学、翻译、跨文化以及国别和区域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西班牙与拉丁美洲文学课程作为学科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学生就业、考研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其重要性经常被忽略。传统印象中的文学史和作品选读课程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和背诵文学常识为模式。对于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来说,老旧的授课模式只能满足其对于专八考试和考研试题中文学常识部分的需求。对于培养外语人才核心素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改编翻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技法,它冲破了传统译论中"信、达、雅"、"对等"等翻译标准的桎梏,是直译、意译失灵时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在语篇视阈下,改编翻译策略可灵活应用于商务广告、新闻报道、影视字幕等多种类型的语篇翻译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陈晶 《海外英语》2013,(9X):137-138
跨文化的发展与中外影视的频繁交流对影视字幕的翻译要求愈来愈高。该文以例证法阐述了归化异化策略在字幕翻译实践中的选择和应用,以期有助于字幕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