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劳动标准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国际劳工标准,保护劳动的基本人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劳动立法的重要发展趋势。与国际劳工标准相比,我国的劳动标准立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应该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鉴于中国与国际核心劳工标准的差距,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特点,认为中国政府可以重点从相关政策以及立法规范等方面入手,积极应对。具体表现在:1)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即通过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与政策倾斜力度,增加就业机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建立全国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顺利就业提供保障。2)倡导就业平等与就业保护,重点解决农民工城镇转移就业中出现的问题。3)加强中国在劳工标准立法方面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在废除强迫劳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一直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争议的焦点之一,极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讨论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应早做准备,深入研究。中国应根据相关的国际公约要求,修改和完善现行劳动立法。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一直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争议的焦点之一,极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讨论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应早做准备,深入研究.中国应根据相关的国际公约要求,修改和完善现行劳动立法.  相似文献   

5.
国际劳工标准中移民劳工的社会保障机制正对其缔约国产生深切影响。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移民劳工跨国移动的现象日趋频繁,其权益保障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此种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率先制定了一系列致力于保障移民劳工的公约。公约具有独特的发展路径与共同准则,并从法律角度界定了国际社会的合法与非法劳工的问题。相关条约立法与法律实践对缔约国发生着深刻地影响。中国是所涉公约的缔约国,履行公约是中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思路存在与社会需求不符的问题,"劳善、资恶"的立法假设使《劳动合同法》出现了"泛道德化"趋向,将正常的劳动关系视为侵权关系,使《劳动合同法》变得异常的抽象。"国家-个人"的二元法律结构严重忽略了团体契约的存在,导致劳工集体维权机制缺失。为此,立法者必须转变立法思路,以建立"国家-社会-个人"的三元法律结构为宗旨,通过发挥劳工组织的作用来实现劳资博弈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劳动基准”应当是基础性的劳动标准,而此处“劳动标准”中的“标准”应与“国际劳工标准”中的内涵与外延一致,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可以通过劳动合同意思自治范围内的全部事项。因此,“劳动基准”应为法律对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意思自治范围内全部事项的底线性规定。由“劳动基准”一词的概念可以得出劳动基准法的适用范围——劳动关系中当事人意思自治范围内的全部事项,该事项包含了劳动合同可以约定的全部事项。此外,可将公务员、普通民事关系主体等不属于劳动者的主体排除出劳动基准法的对人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社会对于劳工权利保护意识的增强,国际性的劳工保护运动的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劳工权利保护问题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时考虑的因素。而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近年来也受到劳工权利保护名义下的贸易投资壁垒的阻碍。随着中国企业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浪潮的兴起,东盟国家的劳工权利保护、劳工标准和劳动待遇等问题也势必成为影响中国企业投资的利益实现。该文尝试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国内法关于核心劳工标准的法律进行比较分析,对中国投资者和投资企业如何合理利用东盟国家劳动力资源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劳动标准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劳动标准的实施十分重要,是实现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和价值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我国劳动标准目前在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都存在实施不力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立法上存在不完善和不合理之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畸形化;政府监察力度不足;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因此,应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进行改变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之间的矛盾更显突出。而国际劳工组织所拟定的一系列劳工标准,仍不能适应企业的现实发展。为此,由商人们创造的SA8000却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同,并逐渐成为调整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习惯规则,代表了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非正式制度中去寻找本土化更能对本土化进行正确的定位。国际劳工标准的确立既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反映,同时也成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限制的手段。我国应在本土化的前提下加强制度建设和改善国际形象,使国际劳工标准为中国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便孜孜不倦地探寻着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劳动教育是进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劳动教育课程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在小学阶段建构新时代劳动课程,是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要从劳动教育的目的、内容、过程、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多维度构建课程内容,做到与学习融通.,坚持教劳结合思想内涵的根本遵循;与生活沟通,深掘“具身性”劳动教育情境;与社会联结,彰显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国际接轨,坚守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与未来同向,实现“完人”培养过程和目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中国劳工标准的间接影响,并实证检验了技术路径和经济增长路径。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生产总量的增长都有利于中国劳工标准的改善。虽然无法证实国际贸易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影响中国劳工标准,但是存在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间接影响劳工标准的路径。也就是说,贸易开放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也间接促进了中国劳工标准的提高。该结论对处理劳工标准问题、改善我国劳工标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以富士康为典型的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心理疏导机制的构建是化解劳资纠纷,建立和谐劳资关系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以河北省为样本,对其当前劳资纠纷的新趋势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养虽然被官方称为行政处罚,但是严厉程度不亚于刑事处罚。劳动教养制度存在诸多法律缺陷:首先,与宪法确立的法治原则、人权保障原则不协调;其次,与《立法法》确立的法律保留原则不协调;第三,与正当程序原则不协调,因为对公安机关的权力需要进行适当的制约和监督;最后,劳动教养制度与我国未来可能加入的国际条约不协调,如果不改革将使中国违背国际义务。重拾劳动教养制度"教育和惩罚并重"的设立初衷,是其走向合法化、合理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了衡量劳动力市场发展程度的标准,以此展开了对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判断;还提出了上海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对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劳动教育的理论根基.从儿童时期起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始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学前劳动教育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促进幼儿智力和知识的提高,培养幼儿的审美...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基本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体制机制,但在劳资关系、城乡就业以及对外关系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本文基于以上三个动因的考察,提出我国今后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发展的三个重点领域: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统筹城乡就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公平就业;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妥善解决全球化中国内劳动问题与国际标准接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