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扩展与延伸,一个由看不见的线路连接而成的“虚拟社会”正逐渐变为现实。当网络还仅用于军事、科研领域时,它与我们的生活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当人们通过电子邮件互致问候,在网上聊天、购物、拍卖、竞价,从网上获取信息时,它就和我们紧密连续在一起。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社会行为被搬到了网络上,在现实社会中生活,我们的行为主要依靠道德和法律来诃节,网络社会中的行为也不例外。因而,正当人们兴奋地讨论怎样为互联网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时,我想,网络社会的道德建设也是件刻不容缓的事了。  相似文献   

2.
网络道德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扩展与延伸,一个由看不见的线路连接而成的“虚拟社会”正逐渐变为现实。当网络还仅用于军事、科研领域时,它与我们的生活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当人们通过电子邮件互致问候,在网上聊天、购物、拍卖、竞价,从网上获取信息时,它就和我们紧密连续在一起。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社会行为被搬到了网络上,在现实社会中生活,我们的行为主要依靠道德和法律来调节,网络社会中的行为也不例外。因而,正当人们兴奋地讨论怎样为互联网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时,我想,网络社会的道德建设也是件刻不容缓的事了。  相似文献   

3.
关于民俗性质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不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永恒伴生物 ,而且是一种由社会的主体——人民大众创造和享用的基础性文化。从层次上看 ,民俗与官方的、上层的所谓“精英文化”相对而言 ,是处于社会中下层广大平民百姓的文化 ;从其形成来看 ,它是集体性的、群体性的人的意趣展现和生活习惯 ;民俗还具有联系传统与现实的性质 ,它从古代、近代沿习而来 ,又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世界及生活中,世界观的问题是根本问题,它决定着人的网络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并左右着人在网络中的行为。显而易见,若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来解决网络社会的问题,就必须首先抓住人们网络社会意识的核心问题,即网络世界观问题。通过网络世界观教育,引导青年正确认识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处理好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冲突与矛盾,是关心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以对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研究中心,从人们所生产生活的现实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去寻觅现实生活中“人”的本质问题,为实现人的解放从而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李蕾 《贵州教育》2012,(9):14-15
现在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一种遍布全球的公共设施,它是一个高效、方便、自由,普及面更广的传播媒体。但从负面意义上讲,计算机网络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点可能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广泛性等功能特点,使那些在传统媒体和现实生活中无法作案的人在网上找到了实施其违法犯罪的空间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总是面向未来,并以未来引导自己的现实生活与现实活动,即根据未来设计现在对于在理想与现实的张力中生存的人来说,对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对于把握现在是非常必要的。步入21世纪,自由时间的更多占有,人文与科学交融,整体观念增强,全球化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几大特征。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学说整个归结为“人学”,但它包含深刻的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源于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以“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为思想起点,视“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为人的本性,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与现代西方其它人本主义学说不同,它并不孤立抽象地谈人的自由本性和个人解放及价值实现,而是把人放到自身的生存活动及现实关系中考察,揭示人的异化的现实根源,在个人解放与社会解放的辩证统一中,探寻争取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它对于我们思考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人学课题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类哲学”是从人们的价值存在、类生命本性入手 ,探讨人的社会历史存在本质的理论成果 ,它要求人们只有从价值层面上去关注人、理解人 ,才可能真正在哲学中把握住“人”。所以它是提示了现实的人的价值及其未来解放的“真正的哲学”,也是在现代社会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类哲学”的提出对我们重新理解“哲学”、“人”的意义以及对当代社会实践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程小强  袁小云 《华章》2007,1(11):41
康德以自由意志为顶石的普世伦理,一直是伦理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阈审视,康德纯粹理性的伦理思想只是理性道德人战独角戏,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伦理思想注定不可能在人类社会得以实现,最终只能是道德彼岸的幻想.为了寻求人类生活中的伦理向度,本文站在现实生活的立场,走向马克思的伦理语境,即现实的、历史的、实践的伦理.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及向人类政治生活领域的渗透,网络政治参与已越来越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并以其鲜明的特性对当今社会的政治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其积极影响表现为:网络政治参与可促使政府管理发生深刻变化,可塑造出全新的政治文化,可推动政治社会化。其消极影响表现为: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导致"参与爆炸",可能导致非理性参与的扩大以及非法政治参与的扩大。为此,我们必须加快"电子政府"建设,加快网络立法,健全网络伦理规范体系,以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渠道,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秩序,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和社会的发展,语言变得越来越简单并且多样化,在各种各样的新语言形式中,网络语言就是一种。给网络语言下个适当的定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网络语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被广泛地接受。许多人,包括语言学家都认为网络语言不是一种规范的语言,然而,它却是我们语言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当然,它不可避免的也会有些缺点。网络语言在网络中十分流行并被广泛接受,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它多一些了解。为了对网络语言有更深入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必须知道它的产生、发展、基本特点,不同类型以及使用原则。同时,我们必须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怎样更好的利用它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关于人自我诞生的辩证法,也就是对人迄今为止的异化存在现实的描述,所以,它必然是批判性的,但不止于观念的批判,它试图恢复人的已经被异化的感性存在,恢复人与世界的感性关联。马克思的辩证法与人的具体生存经验和历史具有一种批判性的关联,这种关联是来自生活本身的超越性指向,并且这种超越性是要返回到现实存在中去,批判地澄清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感性生命的异化与颠倒,并通过革命性的实践活动来改造这种现实,也就是恢复人的感性生命自我实现的要求,这就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不断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校园内接触网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因此部分大学生步入"网"途,迷恋网络导致网络成瘾,严重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学业成绩下降.解决的措施是教育者适当辅导、干预,学校宏观控制.  相似文献   

15.
论离婚过错的赔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婚过错赔偿制度作为新婚烟法确立的一项新的制度,无论从法律还是现实来看都有重要意义,社会各界对这种法律制度的理解以及适用也出现了较大的争议。本从历史沿革、科学含义及重大意义,特别是适用条件和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离婚过错赔偿制度作了剖析,力求达到准确理解和逐步完善制度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纳撒尼尔·霍桑 (180 4- 186 4)与艾米莉·勃朗特 (1818- 1848)这两位作家都具有浪漫主义气质。他们从文明和自然的角度去理解人 ,这也是浪漫主义的一贯传统。把人视为文明的受害者并向自然寻求安慰的看法同为霍桑与勃朗特所持观点。两部作品都探索了自然之爱与文明之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两位作家一致认为 :现实中 ,文明之爱将最终获胜 ,因为社会对个人具有决定作用 ,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的束缚 ;精神上 ,自然之爱独具魅力 ,虽死犹荣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自由和爱情的无限追求中 ,这也是浪漫主义作家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现实思维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唐代以前在中国社会中居主流地位,此后随着儒学的神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让位于本体思维方法。与本体思维相比,现实思维方法强调:(1)思维的问题必须来自现实,从身边的问题开始;(2)思维必须从现实的具体情况出发,而不能从抽象的理念出发,不能拘泥于一成不变的道理;(3)思维必须以现实为依据,而不能用前人的、书本的、以往的经验裁剪现实。中国文化从现实思维方法为主流转变到以本体思维方法为主流,西方文化则逐渐摆脱了本体思维方法。当现实思维方法居主流时,社会就会呈现勃勃生机,反之则会裹足不前。重新认识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现实思维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初入大学的大学生,面对全新的环境,体验到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将会对以后的大学生活甚至整个人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要走好初入象牙塔的第一步,需要从"心"开始。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的人学理论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不断地推进人的发展;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党的领导下才能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通过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进步和人民素质的提高来实现;人的发展与实现发展的条件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并且是互相促进和互相实现的,这是一个不断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的发展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主体;人的发展是立足于当前的现实,而又是一个现实与理想、现实与未来的统一;人的发展是全面的;人的发展是无限的。归纳为一句话就是,不断地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许多节日,节日开发有多种价值。节日具有休闲性、群众性、综合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目前,节日开发的现状不如人意,如对节日认识不足、宣传不够;重表演形式、轻文化内涵等。应采取措施开发节日,如重视传统节日,政府提供假日;挖掘节日内涵,提升旅游品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