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普及阶段(15%-50%),还有35%的发展空间,称之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是由高等职业教育功能所决定,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及受教育者个体素质提升的需求;“后大众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将进入理性发展时代,体系初步确立,并呈多层次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后,我国出现了“知识失业”现象,目前的“知识失业”从本质上讲属于结构性失业。造成“知识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本身的原因,又有学生和社会方面的原因。用“教育过度”来解释当前的“知识失业”问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忽视了这种过度是一种结构性过度。解决“知识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进行教育结构调整,其核心是面向市场调整教育布局,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目前教育结构调整应主要考虑政府政策导向、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以及克服教育惯性影响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教育政策调整需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普遍联系、对立统一、与时俱进中全面认识与把握;经济、人口、政治及价值等因素是影响教育政策调整的决定性因素;教育政策调整需遵循“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规律以及“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规律;应重点建立完善教育政策制定机制、执行调整信息畅通机制、预警机制以及回应机制等,以便更好地发挥政策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两为主”政策出台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入学问题得以缓解,但并没有根本解决。新城镇化背景下,其困境表现为以流入地城市分类为特征的差异性新“症候”:“隐性”限制流动儿童入学,部分流动儿童返乡成为“留守儿童”;通过“购买民办学校服务”的形式回应“两为主”政策,“以公办学校为主”被弱化;疲于完成“两为主”政策,挫伤流入地政府积极性,教育质量受到影响。形成如此困境的深层原因为:城镇化政策对教育政策的限制、财政政策对教育政策的负面影响。综合教育改革的视域则为摆脱当下困境提供了可行性思路:通过顶层设计理顺教育政策和城镇化政策的关系、调整财政政策使流入地政府的责权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变迁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调整,自一九三五年八月至一九三六年八月,经过初步设想、明确提出到正式形成三个阶段,完成了由“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政策转变,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相似文献   

6.
“两基”复查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的政策制度。国家、地方的相关政策构成了“两基”复查政策体系,全国范围的“两基”复查实际是一个政策执行的过程。在新的发展时期,部分地区出现了“两基”复查政策执行被“边缘化”等新问题,问题的出现与复查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环境变化和执行机构力量不足密切相关,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在政策执行方式、内容和人员方面做出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7.
"热点问题半月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形式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点问题半月谈”是河北科技大学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形式的一种探索。它既注重时效性,满足学生及时了解形势与政策的最新发展的需要,也注意保持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它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了教育与引导的功能;它采用了栏目化教学设计,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8.
“六节一贯制”是指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别集中安排于上、下午的一种教与学的制度,又称“午前教授”。上世纪50年代,在“全面学习苏联”的背景下,我国的一些高等学校一度曾实行这种制度,并认为其是来自苏联的先进经验,后来却发现有些“水土不服”。为此,主管部门不得不出台教育政策加以调整。这虽是一小事件,却值得深究,其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吸取。  相似文献   

9.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在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展开 ,3~ 6年级和 7~ 9年级设置综合性的科学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高等师范教育必须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进行相应的专业设置调整。所以 ,在高师设置“科学教育”专业是大势所趋。本文就高师“科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提出初步设想 ,以期为该专业的设置作一些准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多元一体”少数民族文教政策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在内容上重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礼教(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同时注意文教政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其价值取向是“以和为贵”。无论其经验还是不足,都值得认真地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1.
教会教育与中国人自办教育的长期共存和并立构成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双体"结构。在清末新政推行之前,教会教育在中国的新式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清末新政时期,中国的新式教育建立起来,教会教育受到治外法权和传教宽容条款的保护,与中国人自办的新式教育并存。民国时期,中国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高涨,经过收回教育权运动,绝大多数教会学校开始接受中国政府的管理,"双体"归于"一体"。  相似文献   

12.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因其废旧(科举)而终止了一个施行了1000多年的教育制度,又因其倡新(学)而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的新篇章,所以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特殊。从介绍近代以来至“新政”前的教育概况入手,通过对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特征、局限性及其原因的分析,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科举制度的废除,为近代教育和人才培养新体系的发展扫清了最严重的一道障碍;《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近代新式学堂的发展,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官派出国留学和鼓励自费留学,培养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大才;新式学堂开设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推动了“新学”的传播,促进了人才综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清末新政的新式学堂与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挽救垂危统治采取的应急举措,在新政期间,随教育改革推行,涌现出大批新式学堂,新式学堂从办学宗旨,教学对象,学习内容,办学模式等各方面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新政促进了新式学堂大量涌现,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式教育。对于这场教育变革,不同的士子有着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做出不同的评价。这一教育变革也影响到他们的教育活动的选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通过调适,积极参予到教育变革之中;另一部分人却迟迟无法走出教育变革的影响而处处感到不适,与新式教育始终存在着某种隔膜。教育变革下士子心态的多样化,说明近代士子阶层的分化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等层面,也反映在他们的心理世界之中。士子心态分化的情况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考察中国近代教育转型的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政策的制定围绕特定的教育宗旨,教育宗旨的提出反映特定的社会环境。清末,中国边疆危机严重,领土不断遭蚕食,西方社会思潮伴随列强的坚船利炮一并冲击着传统的东方社会。面对内忧外困的社会危局,教育革新成为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在清政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宗旨及相关政策指导,奉天近代教育迅速发展。但各种文献中关于奉天教育变革的具体过程记述较略。本文通过介绍奉天海城地区近代教育变革的具体过程,分析政府教育政策对地方教育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从汉武帝到清朝晚期,奉行的是孔子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教育理想;二是从1905年晚清政府做出"废科举,兴学堂"的重大决策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以"注重理性,学术自由"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曲折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科学总结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开创中国教育和大学创新新局面,是我国教育战线面临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杨天平 《教学研究(河北)》2002,25(4):293-294,371
20世纪初叶,晚清政府废科学,兴学堂,公布教育宗旨,强化国家对教育的管理,统一对各类人才的要求。1912年,民国建立后,于承继这一传统的同时,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而代之以资本主义内容,且首美育,从而为此后中央政府运用教育宗旨手段端正教育方向,规制教育行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戊戌维新变法前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看到晚清政府准备推行教育改革,设计了系统的教育变革方案,并积极上书晚清政府.其设计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系统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其内容在迎合中国士大夫传统思想的同时,体现出近代教育的要求,其目的则在于获取中国新式教育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清末新政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全面展开。一方面,代表新式教育的学堂日益兴起,一方面,延续数百年的科举制仍在苟延残喘。新旧体制交替、并存的时间仅仅几年,而这几年中的新旧磨擦却是折射历史的一面多棱镜。从中可以窥探出科举废除前后的社会舆论基本动向。  相似文献   

20.
李塨是清初卓越的教育思想家,他力图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教育体制,并进而将这种思想诉求贯穿于他所倡导的教育方法之中。李在批判汉至明代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习动、习行的教育方法以及自发互动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