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亦即开发个体自身潜能、提高个体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新意、有个性的见解。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人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有所创新的。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作为老师,应当把自己由“权威”角色向“…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无止境》报告中指出:全球问题千头万绪,但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怎样开发人的创造力。所谓创新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新意的见解。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在地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体点说,就是在小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的人格。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具有发展思维的特点和优势。语文教师应当抓住学科特点和优势,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创建民主化教学环境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彻底摒弃阻滞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观念,不墨守成规,尊重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5.
卢山 《海南教育》2009,(11):40-40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亦即开发个体自身潜能,提高个体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新意、有个性的见解。那么,作为一名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应当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的作用。下面就如何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6.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亦即开发个体自身潜能,提高个体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新意、有个性的见解。那么,作为一名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应当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的作用。下面就如何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创新课堂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生应创造性地学,在师生民主和谐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感悟知识并不断创新. 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实践者,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是指个体成长中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即对别人来说未必是新的,而对自己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思维与活动,一般可分解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卫耀娟 《云南教育》2005,(19):26-27
杨振宁博士说:“我们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是要削弱基础,而是要改革基础课教学,把教学过程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过程统一起来。”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委颁发的新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学化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谓“培养创新精神”,即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而任何层次的创造力,都是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利用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在化学实验及实验习题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创造 ,从一定意义上说 ,人类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创造史。正是人类永不停息的创造活动推动着历史不断进步。江总书记反复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创造性人才。那么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1 凸现主体 ,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必须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越来越多地激励学…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孕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造力是人类活动中比较高级的一种能力,是人们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本文从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环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三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4.
创造力培养是当今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在全球格局中占重要地位的迫切需要。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造力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功能,也是语文教学提高效率、扩大效益的内在动力。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学生必须要有强烈而持久的语文学习动力。语文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是最具产生认知探索和审美追求的学科。如果语文教学能把创造力培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过程始终表现为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价值的过程,那么语文教学中的教与学双方都永远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其教学效率与效益便自然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杨振宁博士说:“我们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是要削弱基础,而是要改革基础课教学,把教学过程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过程统一起来。”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一、顺藤摸瓜,激活求新思维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除了具有知识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小语教师,应自觉地从创新教育的高度来教小学语文。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树立全新教学观念,致力学生身心发展。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  相似文献   

17.
黄敏洁 《广西教育》2014,(17):94-95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儿童的教育》一书中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也就是说,通过教师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江泽民总书记这一精辟论述 ,阐明了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关键 ,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 ,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教学 ,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导入观 ,为学生创新提供条件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讲求所谓“知人论世”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往往是先作者 ,后背景 ,再作品 ,这固然能使学生对陌生的课文熟悉些 ,从…  相似文献   

19.
陈书凤 《河南教育》2009,(11):44-44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这里的“创新”亦即“创造”。历史作为初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毋庸置疑.创造力的培养也是中学历史的一个基本目标。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20.
许恒 《成才之路》2010,(24):30-3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语文课程改革的灵魂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创新,就是推陈出新,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学生的创新的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